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期刊荣誉
道德公约
投稿须知
投稿流程
审稿指南
期刊征订
联系我们
过刊下载
English
按年份查询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按期刊分类显示
按栏目分类显示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作者
年卷(期):起止页码
复制
第1期
201601001
地表水微生物溯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展
魏源送,郑嘉熹,王光宇,张玉秀,王亚炜
2016,32(1):1-11
201601002
淡水湖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杨柳燕,王楚楚,孙旭,郭丽芸,肖琳,宋晓骏
2016,32(1):12-22
201601003
滦河流域大中型闸坝水文生态效应
刘静玲,尤晓光,史璇,包坤,孟博
2016,32(1):23-28
201601004
基于风险的济南市水生态安全评价
陈磊,吴悦菡,王培,沈珍瑶
2016,32(1):29-35
201601005
太湖流域跨界区域水污染物通量数值模型构建与应用
庄巍,王晓,逄勇,李维新
2016,32(1):36-41
201601006
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廖朝轩,高爱国,黄恩浩
2016,32(1):42-45
201601007
3种水陆两栖植物在LID技术措施中的适宜性研究
朱木兰,郭燕萍,黄晓鸣,廖杰,高攀峰
2016,32(1):46-50
201601008
西江流域水文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吴志勇,林青霞
2016,32(1):51-56
201601009
黄河河口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牛明香,王俊
2016,32(1):57-63
201601010
基于生态补水的水环境改善效果评价体系
邢梦雅,陈星,周锷,向龙,金辉,朱丽丽
2016,32(1):64-66
201601011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生态保护的重点研究课题
陈茜,逄勇,王一秋
2016,32(1):67-71
201601012
海绵城市建设中河湖水系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
王晓红,张艳春,张萍
2016,32(1):72-74
201601013
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不同蓄水阶段对其下游泥沙特性的影响分析
马俊超,李琼芳,陆国宾,虞美秀
2016,32(1):75-78
201601014
基于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的嘉善污染总量控制
王晓,逄勇,韩梓流,周柯锦
2016,32(1):79-85
201601015
国外地表水水质指数评价法综述
刘玲花,吴雷祥,吴佳鹏,刘来胜,霍炜洁
2016,32(1):86-90
201601016
2013年武威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
张月珍,董平国
2016,32(1):91-96
201601017
嫩江干流典型省界缓冲区水质状况分析
张静波,姜厚竹,张继民,赵喆,郑国臣
2016,32(1):97-100
201601018
苕溪入湖污染物通量计算及区域污染物影响权重分析
杨柳,逄勇,王雪
2016,32(1):101-107
201601019
南方某水库底层溶解氧分布特征及低氧成因分析
陈仲晗,徐海升,刘翔,刘威,邓培雁
2016,32(1):108-114
201601020
有机滤光剂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及去除技术
刘付立,吴东海,陆光华,闫振华,刘建超
2016,32(1):115-119
201601021
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和措施
朱喜,胡明明,朱金华,张耀华
2016,32(1):120-124
201601022
天津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何贝贝,李绍飞,朱习爱
2016,32(1):125-129
201601023
湖水源热泵温(冷)排水三维温度场数值模拟
祝悦,韩龙喜
2016,32(1):130-134
201601024
水足迹研究进展及其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启示
黄晶,王学春,陈阜
2016,32(1):135-141
201601025
太浦河跨界合作管理模式研究
戴晶晶,尚钊仪,李昊洋
2016,32(1):142-147
201601026
2001—2012年郑州市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与相关对策
邓敬一,方荣杰,牛津剑,刘颜珲
2016,32(1):148-153
201601027
基于数理统计的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
王佳,魏文杰,董飞,姜国珍,张新华
2016,32(1):154-160
201601028
现代农业灌溉减排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王羽辉,谢三桃,骆克斌,闫志为,余婷
2016,32(1):161-166
201601029
青海省巴音河流域节水前后灌溉回归水计算
李茜,逄勇,罗缙
2016,32(1):167-171
201601030
东风西沙水库突发性溢油事故风险等级判定
常进,管桐
2016,32(1):172-175
201601031
基于可变环境标准约束的地下水修复优化模型
徐宗达,何理,卢宏玮,樊星
2016,32(1):176-183
201601032
宿州市城西水源地地下水限采及其效果分析
孙凤荣,温忠辉,束龙仓,荆艳东,鲁程鹏
2016,32(1):184-189
201601033
环保疏浚及泥处理4大热点话题讨论
朱伟
2016,32(1):190-194
第2期
201602001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
崔广柏,张其成,湛忠宇,陈玥
2016,32(2):1-4
201602002
临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实践与思考
湛忠宇,陈星,田传冲
2016,32(2):5-8
201602003
基于节水优先的水资源配置模式
向龙,范云柱,刘蔚,龙珂良
2016,32(2):9-13
201602004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
熊雪珍,何新玥,陈星,管仪庆,王繄玮,王丽
2016,32(2):14-20
201602005
基于“五水共治”规划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
王丽,毕佳成,向龙,陈星
2016,32(2):21-25
201602006
基于图论的平原河网区水系连通性评价——以常熟市燕泾圩为例
陈星,许伟,李昆朋,张其成,林松
2016,32(2):26-29
201602007
水量水质系统控制的流域水系连通方案
田传冲,陈星,湛忠宇,卢婉莹
2016,32(2):30-34
201602008
小尺度水域保护划界方法研究——以台州市新桥镇为例
林松,金建峰,张其成,龙珂良,王卫平,许伟
2016,32(2):35-40
201602009
下垫面要素变化对径流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
刘俊,尹洋洋,沙晓军,马箐,高颖会
2016,32(2):41-43
201602010
海流兔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周期和趋势分析
陈玉壮,管仪庆,谢悦波,张丹蓉,陈玥
2016,32(2):45-51
201602011
太湖地区典型小流域地下水储量动态模拟与分析
徐如超,向龙,崔广柏,查治荣,许伟,周鹏飞
2016,32(2):51-56
201602012
基于SWMM-MIKE11耦合模型的桐庐县内涝风险评估
栾慕,袁文秀,刘俊,周雁潭,库勒江·多斯江
2016,32(2):57-61
201602013
极端条件下联圩区外河网洪水安全研究
朱永澍,向龙,曹飞风,查治荣
2016,32(2):62-66
201602014
基于投影寻踪的湖泊生态健康评价
薛联青,朱祎真,王思琪,迟艺侠
2016,32(2):67-72
201602015
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姜翠玲,严伟,朱立琴,徐慧,程嫣嫣
2016,32(2):73-76
201602016
城市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与保护研究
陈星,许钦,何新玥,崔广柏,卢婉莹
2016,32(2):77-81
201602017
基于PSR的城市水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以“五水共治”治水模式下的临海市为例
王繄玮,陈星,朱琰,熊雪珍,卢婉莹
2016,32(2):82-86
201602018
台州市核心区生态补水最佳流量研究
陈玥,侯道平,陈星,张其成,庞晓飞
2016,32(2):87-91
201602019
基于空间分析的城镇水系生态景观规划方法
邢梦雅,徐慧,茹彪,孟祥永
2016,32(2):92-95
201602020
基于水生态文明的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
徐慧,孟灵芳,向龙
2016,32(2):96-99
201602021
浙江温黄平原典型河流水质改善方案研究
逄勇,王瑶瑶,胡绮玉
2016,32(2):100-105
201602022
太湖流域河网地区湖泊氮磷污染负荷研究——以江苏常熟南湖荡为例
张丹蓉,邵广文,管仪庆,张其成,冒甘泉,叶彬
2016,32(2):106-110
201602023
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模拟及污染负荷计算
管仪庆,陈玥,张丹蓉,杜璇璇,田玺泽,陈玉壮
2016,32(2):111-118
201602024
沉积物-水界面中可交换态氮对不同菹草密度的响应
燕文明,麻林,向龙,杨家亮
2016,32(2):119-122
201602025
山丘区水环境容量计算及限制排污总量分析——以临海市“五水共治”规划为例
陈玥,李一平,高小孟,章双双,孔文
2016,32(2):123-128
201602026
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变化及污染物通量分析
杨惠,陈江,谈剑宏
2016,32(2):129-132
201602027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下的水质评价
龙珂良,陈星,崔广柏,林松,王依依,范云柱
2016,32(2):133-138
第3期
201603001
鄂尔多斯乌海地下水水位上升原因分析
陈建生,陈亚飞,谢飞,徐燚,王彦超,江巧宁
2016,32(3):1-9
201603002
单一模型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探讨
刘礼庆,袁乃华,夏蔚芸
2016,32(3):10-13
201603003
止水不良孔导致地下水串层污染的机制研究——以衡水某试验孔为例
李敏敏,成建梅,李莎,郭达鹏
2016,32(3):14-18
201603004
呼伦贝尔高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张川,唐蕴,唐克旺
2016,32(3):19-23
201603005
基于可持续能力和协调状态的水资源系统评价方法探讨
郑德凤,张雨,魏秋蕊,孙才志
2016,32(3):24-32
201603006
国外典型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杨朝晖,褚俊英,陈宁,贺华翔
2016,32(3):33-37
201603007
生物群体智能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在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研究中的应用
许准,郭晓亮,徐昕,董壮,田浪
2016,32(3):38-43
201603008
基于斜生栅藻培养的城市生活废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赵昕宇,廖利民,成杰,张凯凯,季祥,巩东辉,蔡禄
2016,32(3):44-49
201603009
基于萤火虫算法和熵权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张凯,沈洁
2016,32(3):50-53
201603010
和谐论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孟珍珠,唐德善,魏宇航,张范平
2016,32(3):54-58
201603011
云南省城镇上山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评估与保障措施探讨
丁文荣
2016,32(3):59-63
201603012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协调评价
刘珊,吴成国,潘争伟,张礼兵
2016,32(3):64-68
201603013
基于渗透系数序贯高斯模拟的水库渗漏量不确定性分析
张 飞,温忠辉,戴凤君,李伟
2016,32(3):69-73
201603014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中的水生态优化措施
王丽,朱远生,杨晓灵,梁晓华
2016,32(3):74-78
201603015
湿地型生态岛植物适应性试验
王亚艳,李蒙英,倪鹏平,张剑刚,徐玉良,蔡聪,谢立群
2016,32(3):79-83
201603016
江苏省某市典型饮用水水源中抗生素质量浓度特征
胡冠九,陈素兰,穆肃,张蓓蓓
2016,32(3):84-88
201603017
微污染水库水超滤膜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郑钊,裘建平,操家顺
2016,32(3):89-93
201603018
珠江重要河流底栖动物水质生物学评价
王旭涛,谢昭,刘威,徐盛
2016,32(3):94-98
201603019
里下河地区典型湖泊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朱苏葛,刘凌,罗娟,杨艳青,燕文明
2016,32(3):99-104
201603020
化感植物-填料浮床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武延坤,朱嘉成,高静思,朱佳,周利,梁栋
2016,32(3):105-110
201603021
梯级水库输水线路伪鱼腥藻属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赵静静,张可方,高静思,朱佳
2016,32(3):111-116
201603022
风浪对浅水湖泊水质的影响机制
徐瑞忠,陆雪林,盛根明,胡静
2016,32(3):117-120
201603023
保障望虞河引调水期水质的引水顶托条件研究
徐凌云,逄勇,付浩
2016,32(3):121-126
201603024
丹江口水库典型入库支流水质评价与趋势分析
王文静,高鹏程,李捷,周裕红
2016,32(3):127-130
201603025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对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杨柳,逄勇,李幸
2016,32(3):131-136
201603026
沿海滩涂淤泥质黏土水盐迁移试验分析
吴明洲,王锦国,陈舟
2016,32(3):137-142
201603027
潭江泗合水流域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
冯麒宇,胡海英,黄国如
2016,32(3):143-148
201603028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其启示
朱威,周小平,蔡杰
2016,32(3):149-152
201603029
新形势下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思考
谢飞,吴俊锋,任晓鸣
2016,32(3):153-156
第4期
201604001
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与对策
张曼,周建军,黄国鲜
2016,32(4):1-10
201604002
外源地下水补给二连浩特盆地
陈建生,王彦超,谢飞,徐燚,陈亚飞,詹泸成,江巧宁
2016,32(4):11-20
201604003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科学难题
左其亭
2016,32(4):21-26
201604004
吉林省湿地调蓄洪水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估
赵欣胜,崔丽娟,李伟,康晓明,雷茵茹,李惠,梁兆瑞,程兆鹏
2016,32(4):27-33
201604005
基于浙东引水的萧绍宁平原引配水研究
周芬,李红仙,盛海峰
2016,32(4):34-38
201604006
河川径流情势主成分分析
张代青,于国荣
2016,32(4):39-44
201604007
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监控体系建设实践
郑国臣,李青山,范晓娜
2016,32(4):45-48
201604008
基于不同受纳水体的湖南省农业灰水足迹分析
王丹阳,李景保,叶亚亚,谭芬芳
2016,32(4):49-54
201604009
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在青海省农业用水预测中的应用
王洁,章恒全
2016,32(4):55-59
201604010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性评价
吴业鹏,袁汝华
2016,32(4):60-66
2016040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苏水资源系统安全仿真与控制
杜梦娇,田贵良,吴茜,蒋咏
2016,32(4):67-73
201604012
基于粒子群算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ET
0
模拟
鞠彬,王嘉毅
2016,32(4):74-79
201604013
淮河上游产沙模拟研究
邹宏荣,王烨,陆国宾,李琼芳,张弘,虞美秀,陈芸芸,闫方秀
2016,32(4):80-83
201604014
依据示踪元素寻找炮守营温泉区地热水
宋文明
2016,32(4):84-87
201604015
大型湖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防控技术发展述评
王寿兵,徐紫然,张洁
2016,32(4):88-99
201604016
强化微电解-水解酸化-SBR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
李长海
2016,32(4):100-104
201604017
PFM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混凝效果与微观形态分析
刘占孟,胡云琪,占鹏,聂发辉
2016,32(4):105-108
201604018
污泥厌氧发酵制氢研究进展
王园园,张光明,张盼月,杨光,宋欢,杨安琪
2016,32(4):109-116
201604019
湿生植物根系泌氧能力与其结构相关性研究
张权,杨柳燕,高燕,甘琳,宋晓骏
2016,32(4):117-121
201604020
津河水体藻污染监测识别及无机混凝剂除藻效能研究
杜进炜,张硕,钟远,孙力平
2016,32(4):122-126
201604021
不同材质水桶的使用次数对Sb和BPA渗出量的影响
郭豪,宋庆国,邱国福
2016,32(4):127-130
201604022
河口海岸污水稀释扩散特性的试验研究
叶涛焱,杭锦程,周晶晶,林天耀,宗凌韬,罗成
2016,32(4):131-135
201604023
改进的物元分析法在水质监测断面布设优化中的应用
蒋艳君,谢悦波,黄旻
2016,32(4):136-141
201604024
海河干流健康评估体系研究
罗莎,张凯,李强
2016,32(4):142-146
201604025
天津市中小企业参与水生态补偿意愿的实证分析
齐珊娜,侯光辉,段梦,张方
2016,32(4):147-153
201604026
信江流域生态健康预测分析
徐昕,陈青生,董壮,贾东远,李成
2016,32(4):154-159
201604027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误区
唐克旺
2016,32(4):160-160
第5期
201605001
基于生物操纵的富营养化湖库蓝藻控制实践
王寿兵,屈云芳,徐紫然
2016,32(5):1-4
201605002
大型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
杨柳燕,张文,陈乾坤,李丽,孙一宁,肖琳,宋晓骏
2016,32(5):5-10
201605003
基于PCSWMM模型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吴海春,黄国如
2016,32(5):11-16
201605004
湿润地区坡面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异性研究
刘宏伟,高菲,余钟波,高风华,向龙
2016,32(5):17-23
201605005
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对次洪的影响
陈芸芸,宋耘,李琼芳,马俊超,鞠彬,曾明
2016,32(5):24-28
201605006
水权交易机制探究
田贵良,杜梦娇,蒋咏
2016,32(5):29-33
201605007
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引洮工程水源区经济补偿研究
袁泉,骆进仁
2016,32(5):34-37
201605008
桐乡市河湖管护体制机制的创新
胡可可
2016,32(5):38-41
201605009
可利用水资源量正逆向联合计算方法
周琦,池飞,逄勇,周志勇
2016,32(5):42-46
201605010
城市再生水项目社会资本合作方选择
魏星,赵敏
2016,32(5):47-52
201605011
小井沟水库副坝上游汇水导流至主坝下游的可行性论证与效益分析
何本才,苏艾丽,何牧,高丹,沃琳红,张立伟
2016,32(5):53-57
201605012
富营养化水体中盐度对香蒲去除氮磷作用的影响
杨洁,刘波,刘小川,张凯
2016,32(5):58-62
201605013
高效聚磷菌的分离鉴定及除磷性能分析
王图锦,潘瑾,刘雪莲
2016,32(5):63-66
201605014
超滤膜与常规饮用水净化工艺适配性研究进展
胡晓勇,王盼盼
2016,32(5):67-73
201605015
基于云模型的东平湖枯水期地下水水质评价
胡尊芳,孙建峰,宋印胜,王仕昌,韩玉珍
2016,32(5):74-78
201605016
同位素溯源解析地下水库对地下水氮分布影响
康萍萍,许士国,禹守泉
2016,32(5):79-84
201605017
桂林毛村地下河水质评价
蒋然,朱小平,梁志宏,雷列辉,刘艺斯
2016,32(5):85-90
201605018
基于EFDC的闽江干流下游DO变化研究
张鹏,逄勇,石成春,罗丹,谢蓉蓉
2016,32(5):91-96
201605019
壳聚糖改性黏土作用下湖泛致黑悬浮物的沉降特性研究
徐磊,逄勇,黄亚文,张鹏
2016,32(5):97-102
201605020
NDA-66树脂处理DBP生产废水及吸附行为
王惠英,于鲁冀,余洋,吴小宁,柏义生,梁亦欣
2016,32(5):103-107
201605021
强化混凝技术对南淝河季节性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王丹,龚梦丹,陈义飞,丁士明,孙琴
2016,32(5):108-114
201605022
洪泽湖浮游藻类变化动态及影响因素
舒卫先,张云舒,韦翠珍
2016,32(5):115-122
201605023
近30年太湖沉水植物优势种遥感监测及变化分析
王琪,周兴东,罗菊花,陈冲
2016,32(5):123-129
201605024
1950—1990年北京永定河水利工程的环境负效应
张琳,李晗,张连伟
2016,32(5):130-135
201605025
三峡工程对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邹家祥,翟红娟
2016,32(5):136-140
201605026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黄柏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彭涛,王珍,赵乔,郭倩
2016,32(5):141-145
201605027
基于污染物通量的潘家口—大黑汀水源地水污染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郭丽峰,刘明喆,张辉,张俊,王乙震,Brigitte Vincon-Leite
2016,32(5):146-151
201605028
海绵城市建设的5点技术思考
胡庆芳,王银堂,徐海波,刘 勇,崔婷婷
2016,32(5):152-153
201605029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解读
石秋池
2016,32(5):154-154
第6期
201606001
滇池高等沉水植物50年变迁状况对生态修复的启示
王寿兵,徐紫然,张洁
2016,32(6):1-5
201606002
ENSO影响下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农业生产损失时空变化特征
张强,孙鹏,程辰,孔冬冬
2016,32(6):6-18
201606003
海绵城市建设内涵与多视角解析
张伟,车伍
2016,32(6):19-26
201606004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法定化思路研究
周鹏飞,张其成,胡东起,陈星,朱立琴
2016,32(6):27-31
201606005
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晓君,闫俐臻
2016,32(6):32-38
201606006
基于SWAT模型的青海省主要流域径流模拟
刘柏君,权锦,杨超慧,雷晓辉,王浩
2016,32(6):39-44
201606007
复杂断层矿区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
朱君,安瑞瑞
2016,32(6):45-50
201606008
国外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对我国河湖管理模式的借鉴
徐慧芳,王溯
2016,32(6):51-56
201606009
定靖中部地区地下水质量与分布特征分析
唐欢,康卫东,王润兰,皮锴鸿
2016,32(6):57-61
201606010
基于Copula函数的流域内降雨丰枯遭遇研究
吕振豫,穆建新
2016,32(6):62-69
201606011
人工湿地处理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时有机碳源的影响
赵联芳,谭少文,张鹏英,黄太虎
2016,32(6):70-74
201606012
正弦余弦算法-投影寻踪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
崔东文
2016,32(6):75-81
201606013
岸滤系统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及影响因素
郑晓笛,滕彦国,宋柳霆,胡斌,翟远征,左锐,杨洁,张波涛
2016,32(6):82-89
201606014
Fenton氧化预处理磷酸酯阻燃剂生产废水
卜庆伟,赵亭月,刘健,林琳,辛宏杰
2016,32(6):90-92
201606015
秸秆堆肥腐殖土PRB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研究
杨延梅,吴鹏宇
2016,32(6):93-97
201606016
太湖风生流垂向切变规律的原位观测
王建威,李一平,罗潋葱,戴淑君
2016,32(6):98-103
201606017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五水共治”决策的浙江省水环境安全评价
何月峰,沈海萍,冯晓飞,陈佳,卢瑛莹
2016,32(6):104-109
201606018
宿州市农村地下水重金属含量与健康风险评价
林曼利,彭位华
2016,32(6):110-116
201606019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黄显峰,贾永乐,方国华
2016,32(6):117-122
201606020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济南市水生态健康状况
张欣,徐宗学,刘麟菲,窦同文,赵长森,王博涵
2016,32(6):123-130
201606021
基于云模型的黑龙江上中游河流健康评价
耿芳,董增川,徐伟
2016,32(6):131-135
201606022
基于水功能区划的河湖健康内涵与评估原则
王乙震,郭书英,崔文彦
2016,32(6):136-141
201606023
黄河流域与水有关生态补偿框架的探讨
韩艳利,娄广艳,葛雷,靳会姣
2016,32(6):142-150
201606024
江苏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核算方法的优化
周洁,逄勇
2016,32(6):151-155
201606025
我国鱼道建设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
曹娜,钟治国,曹晓红,张沙龙,张轶超
2016,32(6):156-162
201606026
当前长江生态环境修复重点
周建军,张曼
2016,32(6):163-163
201606027
用PPP模式建设海绵城市
满莉,李雨霏
2016,32(6):164-165
第S1期
bh2016S101
南四湖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位影响因子研究
付雅君,曹升乐,杨裕恒
2016,32(S1):1-5
bh2016S102
基于SWMM模型的LID措施不同布设方式对径流削减作用
计宝鑫,张建丰,夏威
2016,32(S1):6-8
bh2016S103
山东省年度用水总量折算方法探讨
陈干琴,庄会波,李瑜,张永平,季妤,郑从奇
2016,32(S1):9-11
bh2016S104
淄博市水资源与经济状况分析及利用对策
王盼秋,曾丹,王波,丁厚钢
2016,32(S1):12-13
bh2016S105
“智慧水文”在黄岛的实践与探索
查治荣,宋云江,徐保超
2016,32(S1):14-17
bh2016S106
城市饮水安全中健康风险管理
马威,王萍,王宝宝
2016,32(S1):18-20
bh2016S107
引黄入冀补淀调水工程水资源利用分析
张永伟
2016,32(S1):21-23
bh2016S108
水利枢纽工程与城市群安全供水联动机制探讨
杨会刚
2016,32(S1):24-25
bh2016S109
磨子潭-白莲崖并联水库群不同削峰组合下的调洪方案比选
周 婷,陈笑,夏 萍
2016,32(S1):26-28
bh2016S110
中卫市沙坡头区节水灌溉现状问题与对策
沈宗科,沈静波,沈思毅
2016,32(S1):29-30
bh2016S111
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绿洲灌水定额对玉米耗水规律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金建新,雷金银,何进勤,尹志荣,桂林国
2016,32(S1):31-35
bh2016S112
变化水文条件对青草沙水库盐度的影响
缴健,窦希萍,丁磊,张新周,高祥宇
2016,32(S1):36-40
bh2016S113
上海市境内长江口水质时空分布特点研究
李蓝汐,丁磊,高祥宇,缴健
2016,32(S1):36-40
bh2016S114
不同标准在长江口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李蓝汐,丁磊,缴健,高祥宇
2016,32(S1):41-43
bh2016S115
珠江三角洲咸潮入侵的“自然-人工”二元系统动力学体系构建
徐礼强,于海霞,罗欢
2016,32(S1):44-46
bh2016S116
我国黑臭水体形成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王逢武,封勇
2016,32(S1):52-56
bh2016S117
利用微生物技术修复黑臭、富营养水体试点研究
罗智威
2016,32(S1):57-59
bh2016S118
广州市黑臭水体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
李珊珊,袁 星
2016,32(S1):60-62
bh2016S119
广州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与思路探索——以马涌为例
陈瑾,谭晓林
2016,32(S1):63-67
bh2016S120
水质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概述
孙健,陈曦,马威,王萍,王美荣,马长江
2016,32(S1):68-69
bh2016S121
潜流人工湿地系统水力设计原则及类型
朱红伟,李巍,张以胜,施蓓,陈煜权,逄勇
2016,32(S1):70-72
bh2016S122
滨海地区人工湿地技术探讨——以天津南港工业区人工湿地工程为例
刘贞
2016,32(S1):73-75
bh2016S123
无锡环城古运河水环境治理
王益群,钱易,陶文沂,杨邗
2016,32(S1):76-78
bh2016S124
水库淤积防治技术综述
闫振峰,王远见,蒋思奇
2016,32(S1):79-82
bh2016S125
黄河宁夏段河道冲淤预测及治理措施
宋天华,杨聪,李颖曼
2016,32(S1):83-87
bh2016S126
小清河济南段治理思路
焦峰超,任丽军,万小平,王旭,刘文杰
2016,32(S1):88-89
bh2016S127
甘肃文县中小河流治理的实践与探讨
赵学瑞,张庆文
2016,32(S1):90-93
bh2016S128
农田排水沟渠底泥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减量与修复
刘力奂,刘娟,张学伟,徐丽君,蒋岑
2016,32(S1):94-97
bh2016S129
生物转膜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张 科,肖波,李永强,王吉白
2016,32(S1):98-101
bh2016S130
微动力生物生态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现领,李金中
2016,32(S1):102-103
bh2016S131
我国水环境治理市场分析
陈 洁,胡欲洁
2016,32(S1):104-108
bh2016S132
环保疏浚底泥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
杨晓龙,练新
2016,32(S1):109-113
bh2016S133
城市黑臭水体清淤疏浚及底泥处理处置技术探讨
彭秀达,陈玉荣
2016,32(S1):114-117
bh2016S134
自由落体贯入设备在疏浚准备和适航深度确定中的应用
高亮,郑江
2016,32(S1):118-121
bh2016S135
水利工程施工噪声成因及预防对策
王蜜蜜
2016,32(S1):122-123
bh2016S136
基于LID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以常德市为例
吴震中
2016,32(S1):124-127
bh2016S137
固化/稳定化技术用于河道护岸生态设计的中试研究
贾玉宝,孙即梁,李飞鹏,乐绍林,章树久,陶红
2016,32(S1):128-131
bh2016S138
城市水系生态规划设计研究
马凯,赵林
2016,32(S1):132-136
bh2016S139
江苏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崔冬梅,朱翃宇
2016,32(S1):137-140
bh2016S140
河流生态治理恢复保护模式及分类系统研究
王武
2016,32(S1):141-142
bh2016S141
河流生态恢复尺度研究
张 成,刘素君
2016,32(S1):143-146
bh2016S142
石臼湖干涸后水量回复过程中生态特征变化研究
王冬梅,吴杰,张震,吕玲玲
2016,32(S1):147-150
bh2016S143
太湖健康评估对水系治理的启示
周娅,吴东浩,翟淑华
2016,32(S1):151-153
bh2016S14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张娟,郝达平,鞠伟
2016,32(S1):154-157
bh2016S145
贵州省赤水河干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及评价
吴琼,罗欢,杨芳,郑江丽
2016,32(S1):158-162
bh2016S146
河道资源化利用和生态修复
郑永敏,虞建宇,周益强,陈文萍,徐约胜,杨树杰
2016,32(S1):163-163
bh2016S147
黄河上游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对建设陕甘宁蒙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杨聪,宋天华,李颖曼
2016,32(S1):164-166
手机扫一扫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