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社会革命的理论,更是构建社会和谐 的理论,革命和斗争旨在实现 和 谐。从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劳动本质论、社会关系决定论和需要本性论三重概括中可以厘析出 人性的四大要素(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理性和道德性)和由此决定的四种能力(生活热情力 、社会认同力、理性调控力和道德奉献力)。热爱劳动、善于共处和追求高雅是马克思人性 观的现代启示。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黄明理,张秀芹.论马克思的人性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4-6.(.[J].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ail Sciences),2008,(2):4-6.(in Chinese))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08-06-26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07-17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