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等公害事件是环境恶化的主要标志。日本社会学界围绕“水俣病”事件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展开了学术研究,为事件的最终解决和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水俣病”的社会学研究成果涉及弱势群体、社会结构、性别、社会和文化方面。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水俣病”案例的反思,开始研究环境治理的动力机制,以促使政府改进环境治理的政策和措施。这是日本环境社会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表现。
程鹏立.日本“水俣病”的社会学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0-33.(.[J].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ail Sciences),2008,(4):30-33.(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