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国家学说视阈中的主体性探微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伊始于抽象法,经过道德延展到伦理,再从伦理的家庭经市民社会发展到国家,这实质是主体性的生成历程。抽象法中的主体性作为占有外在物的人格而存在,道德的主体性是主观片面的自我决定,伦理的主体性是客观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国家乃是主体性原则的最高阶段,黑格尔对此前诸阶段进行了辩证扬弃,认为只有在国家这个实体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原则。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进.黑格尔国家学说视阈中的主体性探微[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4):31-33.(.[J].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ail Sciences),2012,14(4):31-33.(in Chinese))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12-12-18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07-17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