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个案分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得到了更多关注。从经济伦理学维度,借助美国学者爱德华·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为例,分析该译本翻译过程中包括原作者、译者、目标语读者、出版社等各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影响。通过译者葛浩文,莫言的作品走出了国门,为英语世界的读者所接受,出版社也获益颇丰。葛浩文在发挥其主体性,并力图实现各方利益共赢时采取了诸如省译、增译、变译等翻译策略。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孙宁宁,韩甜.经济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个案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3):82-85.(.[J].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ail Sciences),2013,15(3):82-85.(in Chinese))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13-10-10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07-17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