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思想

      2001(3):1-3.

      摘要 (108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邓小平继承发展了毛泽东等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研究成果,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对矛盾规律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使系统理论得到全面发展,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处理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 论自由与认识的主体性

      2001(3):4-8.

      摘要 (106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由是人追求的最高价值。自由不仅具有终极意义,也具有当下的意义。人类和个体为了争取更多的自由,必须充分合理地发挥认识的主体性。自由是各种限制的目的,是人认识必然性的目的,是人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人生活的目的。

    • 略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2001(3):9-12.

      摘要 (10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行了界定,并从历史角度予以考察,通过科学与人文的相互透视,说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 知识经济与人文关怀 ——兼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点

      2001(3):13-17.

      摘要 (10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它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与社会面貌,但对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 则,以价值理性支配工具理性。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保持对知识经济的理性批判,以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关怀的现代人才为己任,尊重人,关心人,不断拓宽新视野,创造新境界。

    •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及其调适

      2001(3):18-23.

      摘要 (125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思想观念领域出现了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局面,对此必须加以有效地调适。在正确处理一元价值导向和多元价值取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应时代要求和符合我国实际的新的价值观体系,进行观念上的整合,同时通过强化社会价值导向和建立合理的制度规范等手段,形成有效的调适机制,以此缓解冲突。

    • 试论我国缓刑制度的几个问题

      2001(3):23-26.

      摘要 (11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论述了我国缓刑制度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认为:缓刑宣告不属于刑罚裁量制度,而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过于原则,应予以具体化;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有漏罪的,不应一概撤销缓刑,而应当区别对待;战时缓刑并非一种独立的缓刑制度,而是缓刑适用的一种特殊形态。

    • 欧洲行政法进展研究——以跨国行政行为为例

      2001(3):27-29.

      摘要 (12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现欧洲共同市场是欧盟达到欧洲一体化的目标之一。为此,欧盟各成员国必须调整各成员国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对因此而逐渐形成的欧洲行政法的雏形、对欧盟法给各欧盟成员国带来的影响给予特别的关注,将有助于了解和研究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有助于中欧交流与合作。本文即以欧盟调整其内部行政法律关系手段之一的跨国行政行为及其演进为例,从一个侧面对欧盟行政法进行考察。

    • 工程移民房屋拆迁综述

      2001(3):30-34.

      摘要 (109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城市和农村房屋拆迁的政策框架,拆迁补偿的基本原则,拆迁安置的对象。论述了城市房屋拆迁货币补偿的内涵、意义及应 关注的关键问题以及我国实行的房屋拆迁审批与房屋拆迁许可制度,房屋拆迁的资金管理,房屋拆迁的监督,房屋拆迁招标投标管理,房屋拆迁清理,房屋拆迁的档案管理。

    • APEC投资自由化趋势对中国投资立法的影响

      2001(3):35-39.

      摘要 (10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APEC所推行的投资自由化进程,将对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将为法学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在投资法领域,APEC的投资自由化进程将影响到诸如我国在两大经济组织中的策略选择、国民待遇、对于征收的补偿、投资争议的解决以及投资措施等方面。我国法律对这些问题的规定尚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我国的投资法需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利用这一趋势寻求自身的发展。

    • 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探讨

      2001(3):40-43.

      摘要 (10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投资体制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程,渐进式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已从多方面突破了旧体制的束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现行的投资体制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分析现行投资体制存在的政企不分、政银不分等问题,提出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等相应的对策。

    • 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预测

      2001(3):44-47.

      摘要 (11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强省,正朝着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因此,对现代化及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对 "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及江苏省现代化战略步骤和目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的相关指标,应用横向和纵向比较方法,构建了测评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对江苏省现代化进程进行实证研究。

    • 对上市公司国有股变现的几点思考

      2001(3):48-52.

      摘要 (10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有效解决上市公司国有股变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在选择试 点上市公司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同时在变现价格和变现方式方面也应该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最终以市场为标准,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和国家权益最大化。另外,政府应积极鼓励市场创新。

    • 论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企业管理信息网的建设

      2001(3):53-57.

      摘要 (114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子商务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通过其巨大动力,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推动企业传统组织架构、管理运作模式的改变,进军高科技产业,以便在网络经济时代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本文尝试构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建设从基础到高端的企业管理信息网体系,提出推动以会计信息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网络化即企业内域网的建设,建立环境一致的内外域网,论述了内、外域网数据格式标准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 思维模式、成份空缺和汉英翻译

      2001(3):58-62.

      摘要 (124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结果。生活于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思维模式在语言上的反映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是广泛且深刻的。本文拟从汉民族和英美人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入手,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上的一些差别,剖析其对汉译英的影响,并讨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办法。

    • 礼貌准则体现的汉英文化差异

      2001(3):63-67.

      摘要 (120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化差异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貌准则所体现的汉英文化差异,常使学习者处于尴尬被动的境地。本文就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汉英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礼貌准则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不同民族精神、思维方式的体现。

    • 解构主义与翻译综述

      2001(3):68-72.

      摘要 (114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兴起,对人文学科的影响深远。本文阐述了解构主义理论对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影响,指出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提出解构之后重建新的翻译标准的必要性。

    • 互联网时代: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教师

      2001(3):73-76.

      摘要 (119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互联网正影响着社会生活 ,包括英语学习。 全球化的趋势与网络技术出现,使英语成为互联网交际的首选语言。作为教育环境与手段的互联网,对学生英语词汇、阅读技巧、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写作与学习动机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英语教师面临着角色的转换:“标准”角色,转向“参考 ”角色,“守‘材’”角色转向“创新”角色,以及“权威” 角色转向“教师+朋友+学生 ”角色丛。

    • 探寻不同文化的融合之路——解读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的国际文化主题

      2001(3):77-81.

      摘要 (16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亨利·詹姆斯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文艺理论家。他享誉英语文学世界,被称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与沟通欧美大陆的无冕文化使者。他小说中最常反映的是国际文化主题,即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詹姆斯小说中的欧美文化经历了一个由相互冲突到互相融合的发展过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展现了两种文化的相斥。 而在晚期作品中,这两种对立的文化在其主人公身上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是詹姆斯一生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懈的探索,詹姆斯终于在他的小说世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 汉语中的消极礼貌策略及文化内涵

      2001(3):82-84.

      摘要 (12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需要交际双方运用一些礼貌策略。汉语中消极礼貌策略体现出汉语民族“谦虚 谨慎”、“以和为贵”的文化内涵。

    • 艾略特诗歌的艺术特征

      2001(3):85-89.

      摘要 (13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英美现代派诗歌和新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艾略特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注意诗歌内容的选择,而且对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从“意象选择”、“象征手法 ”、“语言变异”和“音乐性”四个方面探讨艾略特诗歌的艺术特征。

    • 论清代常州词派妇女词的题材

      2001(3):90-94.

      摘要 (10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清代以前的妇女文学题材大都比较狭窄,然而在清代常州词派女词人的笔下,作品反映的内容大大丰富了,有关心时局,反映时代盛衰的,有描写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向往和平生活的,有要求人格独立、个性解放的,也有用于亲友之间交往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