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4):1-4.
摘要: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法制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我们必须分析邓小平法制理论形成的社会原因。邓小平法制理论是在邓小平回答重大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深刻吸取古今中外历史教训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优秀法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新思维形成的;是在对新的国际形势科学分析的过程中形成的。
2001(4):5-8.
摘要:法治与现代伦理精神是互相促进的,然而法治理想的内在精神与当代中国伦理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现代伦理精神的建构必须以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为起点, 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民主政治的高度完善、科学理性精神的培育为条件。为此,在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同时又要强化法治理念、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2001(4):9-13.
摘要:婚姻是双方当事人自由、平等和责任的有机组合。理想的婚姻模式不仅应当以感情为基础、 以理性为先导,而且既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也不能违背伦理道德的要求,同时还必须是双方权利与责任的统一。
2001(4):14-17.
摘要:BOT方式是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的实施是靠一系列合同来保证的,其中某些合同,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合同。研究其性质,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BOT项目的实施,更好地发挥BOT项目方式在公共工程建设中的的效用。
2001(4):23-27.
摘要:利用康德提出的理性极限意义上表现“二律背反”特征的四类知性范畴与现代脑科学揭示的具有反映机能的人脑皮层四叶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结构,把作为理性对象的历史逻辑结构与作为思维本质的辩证逻辑结构统一起来,为丰富信息时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认识论提供新视角。
2001(4):28-32.
摘要:由于耕地资源稀缺、土地承载力有限、库区环境容量不足、调整土地艰难等因素,水库移民农业安置面临困境;由于传统的农转非利益消失、企业安置难度大、安置资金成本高、移民自身文化技术素质低、非农就业风险大等因素水库移民直接农转非安置也面临挑战;但城镇化和工业化需要吸纳农民而且对农民有吸引力;同时具备农转非条件并愿意离开农业的农民在一些地方大量存在。鉴于此,将农转非安置方式加以变通,在必要的政策和经济措施条件下,用移民把符合农转非条件的农民从土地上置换出来,移民有土安置。
2001(4):33-35.
摘要:通过估算当前我国货币替代的情况,探讨影响我国货币替代的一些因素,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作实证计量分析,指出汇率水平是影响我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
2001(4):36-40.
摘要:旅游业在我国是朝阳产业,要使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中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衰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巨大障碍。而人们认识偏差造成政策失误、生态大锅饭导致的环境资源市场失效以及管理上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是造成这种障碍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措施与对策,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001(4):41-45.
摘要:分析了现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战略调整及其战略变化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联系,讨论了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趋势、动因、组织形态。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中国技术进步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得出的结论是:合作研究开发是中国技术进步的最佳形式,而跨国公司则是与中国合作研究开发的最佳竞争—合作伙伴。提出在引资引技活动中,中国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引资引技政策建议。
2001(4):46-49.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企业原有的财务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要求。以价值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理念向企业打开了一个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自身增值的新视角。本文阐述了以价值为基础的财务管理内涵并从筹资、投资、营运资本、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以价值为基础的具体财务管理方法,希望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所启示。
2001(4):50-53.
摘要: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的通病是笔头功夫比耳朵功夫强。训练不够固然是根本的原因,但是在训练中,也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造成听力理解能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有语音障碍、对词汇和语法的熟练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等等。如果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学生的听力水平会迅速提高。
2001(4):54-57.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大学外语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使课时效率达到最优化水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掌握必备的语言技能,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转变其学习心态,使求知过程成为不断接受新知识并使之转变成交流能力的过程。
2001(4):58-62.
摘要:艺术包含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在情感驱动下的积极建设,借助艺术审美,人们能够越过低层次的生活需要,进入自由创造的精神生活层面,艺术是情感的、理想的。
2001(4):70-73.
摘要:《世说新语》版本系统较为复杂,本文择其要者加以考论,以明辨今本《世说新语》版本之源流。
2001(4):74-78.
摘要:对十余年来有关遵义会议研究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和新的进展进行述评,主要是:遵义会议与中共独立自主道路的开端问题;遵义会议与红军的军事转折问题;遵义会议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问题;遵义会议与扎西会议的关系问题等,并对十余年来遵义会议研究提出几点思考。
2001(4):79-83.
摘要: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同美国的初步接触。国共内战时期,美国在“遏制”苏联这一大战略的框架下,对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前景,一直持敌视和阻挠的态度,从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积极看法。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曾有过争取外交承认的努力。但终因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势力染指台湾,中美矛盾激化,美国成了新中国的“头号敌人”。
2001(4):89-92.
摘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而向普及化迈进是我国高等教育界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持续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终于跨上了快车道。这是高等教育又一个持续扩张发展时期的开始,目标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大众化教育不能牺牲质量。坚持教育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机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的重要课题。
2001(4):96-98.
摘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存在一些弊端,在网络环境下现代图书馆在观念上、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