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1-5.
摘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但是市场本身的 缺陷造成了经济与道德、整体与个体价值的冲突,使得一些资产阶级思想滋生蔓延。尤其是 部分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趋于弱化,这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 挑战。
2006(2):6-9.
摘要:外交思想研究是张闻天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0~2005年,学 术界对张闻天的国际战略思想、外交政策思想、外交风格及其在外交战线上的实务工作等都 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张闻天的总体研究中仍处于薄弱地位。
2006(2):14-17.
摘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思想政治教 育应有的放矢,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求,解决其思想上的困难、知识上的饥渴、精神 上的独立和心理上的压力。
2006(2):18-20.
摘要: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 政地位的巩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体素质较低,能力不强,干部队伍结构陈旧,腐败 现象严重。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培训制度,提高农村基 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完善村民选举制度及其配套的制度,树立农村基层干部的威信,建立健 全农村基层干部基本生活保障机制。
2006(2):21-24.
摘要:校园外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理论与实务问题。本文 通过研究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少年庭的相关案例,分析此类案件受案率呈上升趋势,但调解 结案率低,赔偿内容不规范,进而对涉及未成年人特点的赔偿项目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
2006(2):25-29.
摘要:以行政许可申请人的权利保护为视角,讨论了行政许可申请人受益权的含义,并在 此基础上阐述了自然资源特许经营许可申请人受益权的主要特征及我国自然资源特许经营许 可申请人受益权保护缺失情况,进而提出首先应当在自然资源特许经营许可制度中设定行政 许可申请人受益权,并加以严格的界定和合理的制度设计,以平衡政府权力和个人权益之间的 冲突。
2006(2):30-32.
摘要:由于民事再审程序的提起会导致原审裁判重新受到审查,使得案件重新处于不确定状态 ,因此,这一程序包含着丰富的诉讼法律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对再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行再审制度显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在系统分析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如下建议:改“有错必纠”为“依法纠错”的指导思想;废除法院自行决定再审的规定;限制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范围;规范民事再审案件的范 围;建立第三人异议之诉等,以重塑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
2006(2):33-37.
摘要:我国现行《刑法》将贿赂犯罪的内容仅限定为财物。但 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查处的贿赂案件出现了财产性利益与非财产性利益相互交织的新情况 ,尤其是“性贿赂”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公众和学术视野,由此也引发了对“性贿赂”行为犯罪 化的争论。本文从“性贿赂”这一概念的法律界定入手,阐述“性贿赂”行为犯罪化的必要 性,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经验,提出我国对“性贿赂”行为犯罪化的立法模式,以期对此问题 的研究和立法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2006(2):42-44.
摘要:中国传统农村乡土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乡土规则与国家法律 的冲突。用作具体分析的个案材料是电影《被告山杠爷》,笔者的关注点从这个电影本身反 映的事件引出,试着剖析乡土规则有效性的内在本质——面子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尝试用社 会学理论去挖掘乡土规则背后的支撑点,同时也是对当代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的一种反思。
2006(2):45-47.
摘要: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移民整合的基本特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建立 政府领导,确立移民主体,实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移民整合运行机制,从而达到促进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达到移民“逐步能致富”和构建和 谐社会长治久安的移民整合目标。
2006(2):48-52.
摘要:分析了江苏省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培养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各种问题的 原因,进而提出了在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各环节中实行培养科学系统化、配置市场化、评估激 励资本化、管理保障社会化以及约束监督契约化,以求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 的人才支撑。
2006(2):53-55.
摘要:水资源保护税是对水资源的使用及水资源污染进行的征税,它通过价值机制促使水资源 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水资源保护税的设计取决于它所要达到的目标 ,即一定能使水资源保护税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水资源消费行为和污染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实 现其预定的目标。水资源保护税的设计主要从税基、税收主体、征税对象、征税环节、税率 、征税手段、纳税期限等方面来实现其目的。
2006(2):56-58.
摘要: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将买方市场分为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 两类。通过对买方市场下的一次博弈、买方市场下的重复博弈两种情形的研究,来探讨生产 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在这两种情形下所采取的不同博弈,从而得出在不同的买方市 场情形下价格制度是如何安排的。
2006(2):59-62.
摘要:在交际活动中,英美人对以获取明确信息为目的的问话,常常选择答非所问的回应方式。 这种回应以三种形式居多,最突出的特点即是回应内容看似离题,实则与话题有一定的相关性 。促使说话者做出此种回应选择的原因复杂多变,客观上增大了英语学习者交际的 难度。对此,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006(2):63-65.
摘要: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委婉语的理解和使用直接受语境的影响和制约。 本文从语境的选择、建构等角度,着重分析语境在委婉语的信息传递和解读过程中所发挥的 作用。同时,探讨了委婉语及其语境互为建构的关系,指出动态地理解委婉语,并在交际过程 中利用共有知识建构相关语境才能实现理想的交际目的。
2006(2):66-69.
摘要:礼貌虽有普遍性,但礼貌原则下的各准则的重要性因文化、社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的礼貌用语进行对比,找出两种文化 在遵循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各准则上的差异,以及言语交际过程中对于礼貌原则的不同侧重 点及其文化根源,以达到减少交际误会、更好地实现东西方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006(2):70-72.
摘要:句段关系是共时语法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着眼点之一。日 语补助动词在句段关系上存在一个明显的特征,这个特征反映了相应的语义差异。根据这种 句法特征可把日语的补助动词分为三类。同时,这种句法特征符合日语句法的总原则,即先 命题、时范畴、
2006(2):73-76.
摘要:《明史·兵志》作为人们研究明代军制时经常征引的基本文献之一,其成文过程亦 不容忽视。与整部《明史》的成稿过程一样,该《志》自康熙十八年至乾隆四年,经过了三个 阶段的纂修。其阶段性的成果分别是万斯同《明史·兵志》、王鸿绪《明史稿·兵志》、张 廷玉《明史·兵志》。
2006(2):81-84.
摘要:在唐朝,楷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法度森严是其总的特点,楷书在法度化的同时 出现了整饬化的倾向,表现为过于整齐而失之生动,学界对唐楷法度化方面的研究已较入, 而对 整饬化的认识却相对不足。探讨唐楷整饬化的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明晰对唐楷的认识。本文 从书法本体方面探讨其整饬化的形成原因,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唐代楷书。唐楷整饬化 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个别书家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006(2):85-88.
摘要:河海大学建校90年来,几代水利人用心血凝聚的“河海精神”,是河海大学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探究“河海精神”,对于当代中国水利与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当前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2006(2):89-90.
摘要: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各有利弊,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要综合评价科技论文学术水平及价值;公开、公正、客观评定科技成果鉴定;设立高校 专利基金资助专利评价;要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多元化的技术评价方式。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