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3.
摘要:农村土地的规范有序流转,有利于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促使乡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为此,必须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土地流转法》,加强土地流转法制建设,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职能,发展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2009(1):4-8.
摘要:水文化产生于人类的水事活动,水利实践是水事活动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水利作为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使中国当代水利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进展。当代中国近60年水利事业的新面貌,不仅体现为水利工程的巨大成就,也体现在水利精神的开拓、创新。这既是对优秀水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中华水文化精神的发展和弘扬。
2009(1):9-15.
摘要:研究了水神崇拜的起源,以及国家主导下的水神造神和祭祀活动历程。以都江堰为例,探究了都江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水利活动所培育的文化现象——都江堰水神及其起源、嬗变。研究表明,民众参与的岁修与水神祭祀活动和谐地融合一体,为灌溉工程的管理和用水制度的实施注入了活力;灌区岁修礼祀制度与民间水宗教活动交融,赋予了历史时期都江堰的文化特质。
2009(1):16-19.
摘要:依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河流名称数据库收录的6万余条河流名称,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河流通名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化背景。初步结论为:①我国河流通名约80种,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两大区域分异规律,即东西分异和南北分异。东西分异大致与人口地理分界线一致,其线以东河流绝大多数以“河”为通名,其线以西河流通名则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色。南北分异大致以秦岭—淮河—太湖为界,此线以北河流通名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水系的利用和改造,而其线以南河流通名呈现出明显的自然特性。②河流通名分布的区域差异,除了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外,历史传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分布等文化因素对其也有着重要影响。
2009(1):20-24.
摘要:灾害移民是指因自然灾害因素、社会灾害因素等胁迫导致的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重建活动,具有不确定性、自愿与非自愿转换性、往复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它可以分为自然灾害移民、社会灾害移民与天文灾害移民,自发灾害移民与政府主导灾害移民,自愿灾害移民和非自愿灾害移民等种类。灾害移民过程涉及自然和社会两大系统的变迁。灾害移民需要研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问题。
2009(1):25-28.
摘要:汶川大地震给受灾地区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存在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诉求。在支援灾区的行动中,在政府主导下,我国企业的捐助体现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阐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并指出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还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9(1):29-31.
摘要:以汶川地震为切入口,分析了我国现行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灾害承受和管理能力建设,现行灾害救助体系与现代灾害保障需求,巨灾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健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即构筑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不断加强灾害承受和管理能力建设以及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
2009(1):32-34.
摘要:在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民主与权威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民主化实质上就是民主权威化和权威民主化的进程。这并不是两个过程,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平衡点就是宪政的确立,从而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很好的启示。
2009(1):35-38.
摘要:知识分子是精神世界的引领者,批判性是他们的精神本质,他们习惯独立于体制之外,对意识形态所做的欺骗进行抨击和嘲讽。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欺骗性,是统治者巩固政权所利用的意识工具,而列宁将意识形态调和成一种描述性的概念。作为精神引领者的知识分子在遭遇教化公民政治意识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时候,理应作出精神引领者还是意识形态维护者的选择。
2009(1):39-42.
摘要:施特劳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清晰地勾勒了不同现代性思想间的逻辑线索,展示出一幅现代性不断展开并逐渐陷入困境的图景。意识形态概念与现代世界和人类的现实历史命运相连,它随着现代性的出现而产生,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正契合现代性的三次浪潮,是现代性政治的典型表现。面对意识形态政治,应分析其内在冲突及其原因,防止现代政治进程中理性的过度膨胀,或是对于理性的彻底不信任;应承袭施特劳斯所主张的、古典政治哲学所具有的审慎的精神气质和理论态度。
李彦芳 ,
2009(1):43-45.
摘要:大陆法系传统的侵权法着眼于对受害人所受损害的补偿,因此拒绝惩罚性赔偿在侵权法中的适用。但随着民法的社会化,现代侵权法的功能应当由“补偿个体”向“考量社会利益”转变。现代侵权法的基本功能应包括“补偿”、“惩罚”与“预防”。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很好地实现这些功能,在我国未来的侵权立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是理性的选择。
2009(1):46-48.
摘要:复行为犯是由两个或者多个行为相结合而形成的规范的实行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具有规范性、实行性等特征。因其内部构成行为具有复数性,对其实行行为的单复存在着不同看法。作为犯罪实行行为的一种表现形态,复行为犯的实行行为与简单行为犯的实行行为只有自身结构复杂程度的不同,并无数目上的差别;复行为犯作为单纯一罪,只能有一个实行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复行为犯实行行为时,需确立4个标准:以刑法分则条文的规定为基本标准;结合实质标准;综合考虑形式标准;注意是否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2009(1):49-52.
摘要:目前我国的刑法体系无法包容伤害胎儿的行为,从狭义的伤害胎儿行为出发,对我国实践中伤害胎儿行为处理办法和理论争议进行总结和评析,以承认出生后为活体的“人”在胎儿时期的生命和健康是一项刑法法益为前提,提出了增设故意伤害胎儿罪的主张,并对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和罪名安排进行了具体的设想。
2009(1):53-55.
摘要:银行作为民营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一方面解决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出自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对促进与完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了银行参与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可行性及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参与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并从政策层面探讨了银行参与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对策。
刘江 ,
2009(1):56-61.
摘要:根据1952~2006年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的人数,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55年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基本符合配弟—克拉克定律,但各产业就业总量的变化却与之不甚相符。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背景下,预计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将继续上升,将在5年后达到峰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预计在2024年左右达到高峰,但不会超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中国促进就业的关键在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2009(1):62-65.
摘要:我国证券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证券营销代表的知识应用与管理问题日渐显现。笔者主要探讨证券营销代表的知识管理问题,包括分析其知识需求,设计以最佳案例库为核心的证券营销代表知识管理系统以及保障这一系统正常运转的有关环境。
赵红梅 ,
2009(1):66-70.
摘要:通过实证分析个人—组织契合度在人口特征变量上的差异,探寻人口特征变量与个人—组织契合度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组织契合度在性别、年龄、入职时间、文化程度和职位5个人口特征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性,而个人—组织契合度在婚姻状况和跳槽次数两个人口特征变量上的差异性不显著。进而根据实证分析结论,结合我国企业当前管理现状,提出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提高员工个人—组织契合度的途径。
2009(1):71-74.
摘要:由于知识产权的大部分构成成本凝结并沉淀于研发活动,传统的测试市场势力的指标对之失灵。知识产权本身虽不构成反垄断法意义上的市场势力,却促进着产品的差异化,从而有助于权利人市场势力的形成或强化。在评估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势力时,不仅要界定产品市场和地域市场,还要分析技术市场和发明市场。
2009(1):75-77.
摘要:法律语言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晦涩难懂的,法律语言中的抽象概念往往都可以通过隐喻来再现。以美国《公司法》中的“公司”概念为例,多方位分析探讨了法律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机制,并进一步阐释了隐喻在法律语言中的构建新概念、解释和推理功能。在法律领域,隐喻不但帮助人们理解抽象概念,而且还塑造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2009(1):78-82.
摘要:以人物为中心的影视作品,其翻译不可避免地涉及情感文化的传递问题。从情感的视角研究影视翻译策略,结果显示,影视译作的好坏,取决于译者是否有意识地关注情感文化的传递效果,好的译者通常有意识或者潜意识地关注着情感文化的传递,采用再创造、直接译出以及归化的翻译策略,创造、再现译入语观众习以为常的情感,以便为观众所接受。
2009(1):83-85.
摘要: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基本的理想。自由是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特征,是生命个体最根本、最终极的追求。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手段,而自由教育是以实现人的自由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是人类应该矢志不渝地追求的理想教育。同时,自由教育也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009(1):86-89.
摘要:目前,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平等和就业待遇不平等这两个方面。笔者从历史、社会、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分析,对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