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可浸出性的相关性研究

      2007(2):121-1240.

      摘要 (1011) HTML (0) PDF 128.22 K (1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4个典型的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为试验样品,研究了污泥中Cu,Zn,Ni,Cr,Pb和Mo的化 学形态分布以及可浸出性,并对金属的形态分布与浸出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Zn主要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形式存在于污泥中,Cu和Pb主要以可氧化态形式存在,Ni,Cr,Mo主 要以残渣态赋存.在相同浸出条件下,金属的浸出率不仅与金属和污泥的特性有关,而且金属在污泥中赋存的化学形态对其可浸出性也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金属的浸出量与其在污泥中的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 河流鱼类栖息地水力学条件表征与评述

      2007(2):125-130.

      摘要 (1024) HTML (0) PDF 163.15 K (17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鱼类栖息地水力学环境进行准确、全面的描述,回顾了鱼类栖息地水力学问题的研究历史.根据特征量描述对象的不同,将用来描述栖息地特征的水力学变量划分为水流特征量、河道特征量、无量纲量和复杂流态特征量.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特征量获得方法、使用范围进行评述.

    • 基于栅格的新安江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2007(2):131-134.

      摘要 (972) HTML (0) PDF 151.44 K (1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分布式模型和新安江模型的最新理论,建立了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新安江水文模型,该模型能够考虑网格之间的水量交换.将建立的模型用于钱塘江支流密赛流域的洪水模拟计算,并与新安江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基于栅格的分布式新安江水文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该流域进行洪水模拟,其模拟精度于原新安江模型的精度相当.

    • 受潮汐影响的闸控河网水质的模拟

      2007(2):135-139.

      摘要 (1012) HTML (0) PDF 216.95 K (1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河道法为基础建立水动力学计算模块,模块集成了产流、汇流模型,包括了多种闸门运行控制方式的模拟.以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的水质模型(WASP6)为基础建立了考虑水质主要指标CODCr,NH3-N,BOD5和DO及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的水质计算模块.该耦合模型水量和水质同时耦联计算,特别适宜于受潮汐影响的河网水质的模拟.模型利用上海市青浦、松江区河网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CODCr的计算误差在-25%~18%之间,NH3-N的计算误差在-14%~20%之间.考虑到实测数据的误差,模型水质计算的精度完全满足工程计算精度的要求.该耦合模型可以用于受潮汐影响的闸控河网水质的模拟.

    • 太湖流域营养物质输移的模拟评估研究

      2007(2):140-144.

      摘要 (1021) HTML (0) PDF 131.07 K (15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太湖流域上游来水区作为研究区,利用1995年、1998年和2002年实测的气象、水文水质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以SWAT模型为模拟工具,对土壤本底营养盐、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排污、牲畜养殖排放、农业化肥使用、工业点源排放等5种营养来源进行了敏感性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和工业点源是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农业化肥、牲畜养殖、生活污水、土壤本底营养盐及其他面源等非点源营养物质来源是太湖外源输入的主要形式;在营养盐入湖总量中,大约86%的总氮和88%的总磷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总氮、总磷入湖量的贡献份额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湖西区和武虞区是营养物质外源输入的主要贡献地区.

    • 高藻期滦河水处理工艺流程对比试验研究

      2007(2):145-148.

      摘要 (1009) HTML (0) PDF 148.50 K (1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天津滦河高藻原水进行常规处理工艺、常规处理-活性炭工艺、常规处理-预氧化和臭氧活性炭工艺处理效能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处理工艺投加适量的混凝剂可有效控制浊度,但其对TOC和藻类的去除率仅为38.7%和89.5%;在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后续活性炭过滤后,TOC和藻类的去除率可达65.1%和97.0%;在臭氧预氧化和常规处理基础上增加臭氧活性炭工艺,TOC和藻类的去除率可达83.2%,98.3%;同时臭氧预氧化可提高气浮对藻类和TOC的去除效率,臭氧中间氧化也有利于提高活性炭对TOC的去除.

    • 基于净效益最大化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2007(2):149-152.

      摘要 (1013) HTML (0) PDF 100.04 K (1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水资源价值、边际机会成本、最优化数学等理论,基于水资源净效益最大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思想,以水资源承载力、用水部门生存条件、用水公平性及可持续发展约束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约束为准则,建立了基于水资源净效益最大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受益区,对该区域2010年丰水年份、枯水年份的水资源量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与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

      2007(2):153-158.

      摘要 (994) HTML (0) PDF 165.64 K (16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保障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利用,在系统地研究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预测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探讨了多目标规划的水资源配置规则及优化配置的方法.通过研究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水平的调控手段,提出了21世纪黄河流域水资源再生性科学对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指出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人水矛盾的根本途径. 

    • SWAT模型在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径流变化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2007(2):159-163.

      摘要 (1075) HTML (0) PDF 160.35 K (1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青海湖布哈河流域过去几十年径流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90年代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变化趋势,对布哈河径流变化进行了预测,得出未来30年径流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大,青海湖水位下降速度将会减缓甚至出现上升趋势的结论. 

    • 石羊河流域近50 a来水资源变化的定量分析

      2007(2):164-167.

      摘要 (996) HTML (0) PDF 118.29 K (1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选取石羊河流域的5个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786%.根据3个主成分各自对应的特征向量特点,分别解释为人为因子、温度因子和降水因子并进行回归分析. 根据回归方程,近50a来人为因子在水资源变化过程中起主导负作用,其影响力占总影响力的 -58.48%,大大超过了降水因子22.35%的正作用;而温度因子虽其影响力不是很大,只占总影响力的-19.17%,却加剧了水资源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

    • 水域生态系统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

      2007(2):168-171.

      摘要 (1173) HTML (0) PDF 112.23 K (1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多重尺度的生物过程和非生物过程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动态平衡状态容易受到干扰而破坏.在分析水域生态系统干扰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组成,从工程角度将水域生态系统划分为4个尺度,即微小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和大尺度,然后对这4个尺度所对应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进行了概化,讨论了各尺度之间的关系,说明 了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在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 含水量变化对土壤温度和水分交换的影响研究

      2007(2):172-175.

      摘要 (2001) HTML (0) PDF 118.44 K (17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热容量是土壤热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试验和分析,研究了地面土壤含水量日变化及含水量垂向分布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含水量对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运动和土壤中热量的传输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系统,无地面水分补给时,土壤中的含水量变化与地温的日变化有关,土壤水的热运动是土壤层向蒸发面供水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适线法估计P-Ⅲ分布设计年径流量的统计试验研究

      2007(2):176-180.

      摘要 (1046) HTML (0) PDF 125.15 K (1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水资源评价中常要用适线法估计不同保证率下设计年径流量,目前对不同准则适线 所得的设计值精度几乎没有进行理论分析,因此,至今还不太清楚所得成果的精度以及不同准则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同时,在适线过程中,存在着考虑部分点据还是采用所有点据进行适线的争论.为此,以参数和设计值的不偏性和有效性为评价标准,以P-Ⅲ分布为总体线型,通过统计试验计算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采用绝对值准则适线优于平方和准则的结论 .当采用部分点据,特别是少于20%的点据进行适线,将导致结果较不稳定,精度较差,而考虑全部点据进行适线好于部分点据适线,其设计值比总体值略偏小,但仍可以接受. 

    • 基于卡尔曼滤波技术的河道汇流实时校正

      2007(2):181-185.

      摘要 (1123) HTML (0) PDF 159.34 K (1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河道汇流实时校正算法,采用非线性马斯京根矩阵解法,将河道汇流表达为一个时变线性系统,满足了卡尔曼滤波状态空间表达的要求.在进行滤波时,对系统参数矩阵的实时修正减小了河道汇流的非线性对线性滤波的影响.通过对每个子流域的“远程”和“本地”卡尔曼滤波校正,使全流域得到了全面合理的校正.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噪声方差阵和量测噪声方差阵实时统计方法,该统计方法可有效地防止滤波发散现象,提高滤波预报的精度.通过在三峡区间流域上的应用,证明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河道汇流实时校正算法的有效性.

    • 双圆盾构(DOT)隧道的地表沉降分析

      2007(2):191-196.

      摘要 (1111) HTML (0) PDF 203.92 K (18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双圆盾构隧道的特点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和不同计算方法.测试分析表明:双圆盾构隧道与圆形盾构隧道相比,双圆盾构隧道具有占用地下空间小、隧道断面形式多样化、切削面平衡操作简单、掘削土量少等优点;而隧道几何形状和埋深,土体性质的施工扰动,隧道衬砌的变形,盾构推进的平衡压力、姿态,同步注浆等是影响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双圆盾构隧道地表沉降与圆形盾构隧道具有相同的机理,但沉降值较大;双圆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槽的形态可以用正态函数表示,但最大沉降并不一定产生在隧道中心点.

    • 击实土单轴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2007(2):196-190.

      摘要 (1158) HTML (0) PDF 141.38 K (1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黏性土体内的裂缝产生与其抗拉强度有关.在分析土石坝心墙水力劈裂、地基裂缝等问题时,考虑抗拉强度对深入研究土体应力变形特性有重要意义.对3种不同土料的击实试样进行了抗拉强度试验,其中,1种土料为塑性相对较高的黏土,另2种为砾质黏土.通过试验,研究了各种土料在不同击实功、试样由非饱和变化到饱和状态、不同制样含水率时的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黏性土的抗拉强度随着击实功的增大而增大;试样由非饱和变化到饱和状态后,其抗拉强度大幅降低;在同一击实功下,土体的抗拉强度随着制样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 .

    • 动荷载下砂土与EPS颗粒混合的轻质土(LSES)的强度标准及破坏机理研究

      2007(2):197-201.

      摘要 (1029) HTML (0) PDF 159.79 K (1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砂土与EPS颗粒混合的轻质土(LSES)是一种在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中都难以饱和的土工材料,因此其动强度只能选择应变作为破坏标准.通过分析LSES的强度组成和动三轴试验结果,认为其在动荷载下的应变累积经历了3个阶段:初压阶段、强化阶段和破坏阶段,并由此选择压应变的最大值作为其破坏应变εaf.围压、水泥掺入量和EPS体积分数对εaf都有显著影响.随着围压和EPS体积分数的增大,εaf增大;而随着水泥掺入量的增大,由于LSES塑性的变化,εaf则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过程. 

    • 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温敏特性研究

      2007(2):202-204.

      摘要 (1122) HTML (0) PDF 83.58 K (1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单介绍了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阻率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温敏特性,在温度升高的初始阶段,试件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呈现NTC效应;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呈现出PTC效应,并且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变化,NTC/PTC转变温度也发生变化.基于试验结果,对NTC/PTC效应的转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拱形桁架最小重量设计中遗传算法的应用

      2007(2):205-208.

      摘要 (1105) HTML (0) PDF 157.57 K (13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拱形桁架,取其整体重量为目标函数,以桁架的拱高、厚度和各杆件的截面特征为设计变量,以杆件应力、稳定性和节点位移为约束条件,依据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优化计算,并对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拱形桁架的最小重量设计是可行和有效的. 

    • 利用土工格栅减小桥台桩土压力和桩体位移的研究

      2007(2):209-212.

      摘要 (1027) HTML (0) PDF 148.68 K (1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工艺普遍采用先进行桥台桩的施工,后进行桥台台背填土施工的工艺,造成部分桥台桩受到较大的土压力作用而发生较大的位移,给工程带来不良的后果.针对此现象采用在桥台桩后土体内铺设土工格栅的方法,以减小土体对桥台桩的土压力并减小桥台桩的位移.根据现场实测的结果,该施工工艺效果良好. 

    • 有效剪切面积对直剪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2007(2):213-216.

      摘要 (1100) HTML (0) PDF 133.16 K (1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现行土工试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程中,对于直剪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均未考 虑剪切过程中土体本身或土体与其他材料接触面上剪切面积的变化.为此,推导了剪切过程中接触面剪切位移与有效剪切面积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现行数据整理方法引起的计算误差. 结果表明,现行数据整理方法低估了土体或土体与其他材料接触面上的剪切应力和抗剪强度指标;直剪试验的剪切方向应沿着试样盒的长边方向布置.

    • 混凝土应力计算的变形法误差分析及方法改进

      2007(2):217-219.

      摘要 (1207) HTML (0) PDF 97.91 K (1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变形法计算混凝土应力时,假设应力在各个时段内以突变形式增加,并对这种假设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为提高精度,在渐变应力比突变应力更符合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应力在各时段内线性变化的假定,在此假定下推导了应力计算的一般公式,用于实测应变资料的分析计算.与原方法比较,改进后的方法能更好地保证计算后第一应力不变量为常数. 

    • 膨润土微观结构SEM观察中的表观孔隙率

      2007(2):220-224.

      摘要 (1240) HTML (0) PDF 180.14 K (17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膨润土微观结构SEM观察时出现的表观孔隙率与宏观孔隙率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SEM观察时冻干法对饱和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影响,得到表观孔隙率与宏观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式,证实了膨润土中存在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且2种类型的孔隙可以通过SEM的试验方法区分开.随着干密度的变化,粒内孔隙的孔隙比保持不变,根据SEM分析得到的粒内孔隙比与已有结果很接近.表观孔隙率与宏观孔隙率不一致主要是由于SEM照片没有反映出膨润 土的粒内孔隙造成的.

    • 基于Logistic曲线的作物累积蒸发蒸腾量模拟研究

      2007(2):225-228.

      摘要 (985) HTML (0) PDF 130.27 K (1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作物全生育期内累积蒸发蒸腾量的变化规律,采用Logistic曲线建立了夏玉米 、设施栽培番茄和西瓜的累积蒸发蒸腾量随生育时间变化的模拟模型,并通过Logistic曲线的不同阶段分析了作物生育期内的需水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番茄和西瓜的全生育期累积蒸发 蒸腾量呈现出符合Logistic曲线的“慢—快—慢”的变化规律,采用Logistic曲线模拟大田和设施栽培作物累积蒸发蒸腾量是可行的;与FAO推荐的生育进程划分结果相比,根据Logistic曲线对大田作物玉米的生育进程划分结果相差不大,而设施栽培番茄和西瓜的生育进程划分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 旅行商问题的一种启发式算法

      2007(2):229-232.

      摘要 (1208) HTML (0) PDF 140.00 K (1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一个有向图表示旅行商避开某一城市到1个顶点的所有最短路径,并在每条弧上定义一个线性表,用以记录所有包含该弧的图,从而将判断某条弧和某个顶点是否应该存在于某个子图中的最短路径上的问题转化为线性表的相关操作,进而讨论了图上的弧都在某一最短路径上的充要条件,以及如何顺序产生第1列到第n列的顶点上的图,如何从这些图上搜索出近似最优解的方法.

    • 相对因子宽度与可S-因子分解矩阵

      2007(2):233-237.

      摘要 (1037) HTML (0) PDF 154.94 K (1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S是实数集R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S上的矩阵B, 使得A=BBT,则称A是可S-因子分解的.对于一 个实对称矩阵 A,如果存在一个最小正整数k以及实矩阵(长方形)V,使得 A=VVT,且V的每一列至多只有k个非零元素,则 称A的因子宽度为k.利用可S-因子分解矩阵的S-秩以及因子宽度,引入相对因子宽度的定义,给出了一些可{0,1}-因子分解矩阵的相对因 子宽度与因子分解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S-秩和相对因子宽度,刻画了一类矩阵.

    • R(L)型诱导空间的分离性

      2007(2):238-240.

      摘要 (1081) HTML (0) PDF 113.00 K (1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Hutton-Reilly分离意义下对R(L)型诱导空间分离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Ti(i≤3)分离性是R(L)好的推广,即(LX,δ)是Ti空间当且仅当其R(L)型诱导空间(R(L)X,ω(δ))也是Ti空间.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