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1-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01
摘要:依据多年实地调查资料,在对大汶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保障,以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大汶河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并从开源节流、污染防控、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及投入运行机制与水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实施对策,旨在为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09(4):7-1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02
摘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管理中委托代理双方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结果表明:在不对称信息下,存在供水部门将提供给用水户的本地水谎称是外调水以收取较高水费的可能,导致用水户为了减少用水费用而少用或不用外调水,从而影响了调水工程的效益。为了提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经济效益,必须消除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壁垒,对流域水资源与区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设置两级管理单位,将管理主体组织结构扁平化,以降低委托代理双方之间的信息差距。
2009(4):11-13,1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03
摘要:为构建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在对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进行科学定位基础上,分析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以及分摊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在初级补偿阶段和高级补偿阶段的生态补偿方式组合形式。
2009(4):14-1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04
摘要:为缓解江苏省土地资源短缺状况,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通过分析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盐化滩涂区围垦养殖复垦的开发模式,脱盐滩涂区以粮棉种植业结合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发展模式。阐述了滩涂开发整理的灌溉排水、水质控制、脱盐改碱、农田防护、土地平整等方面的建设标准。
2009(4):17-2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05
摘要:运用归纳、对比、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增强粮食安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土地生产力,扩大人口环境容量,优化土地配置和产业结构,促进了制度创新,吸引了社会投资;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并提出建议:协调处理好保障粮食安全与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存监测、共赢模式与互补模式、可接受的与不可接受的水土流失程度、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等的关系。
2009(4):23-2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06
摘要:针对山西省大同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影响的现状,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着重论述了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与成效,提出了以“民生水保”为核心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2009(4):26-2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07
摘要:为评估太湖生态系统供水服务价值,以资金、劳动力、总用水量为自变量,以GDP为因变量,建立了太湖供水CD生产函数。利用太湖下游地区苏州市1993~2007年统计资料,计算出2000年苏州市GDP单位供水价值为938元/m3,并以此为扩大指标,评估出太湖生态系统供水服务价值为33412亿元。
2009(4):29-3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08
摘要:以陕西省渭南地区富平县农村饮用水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可选的3种取水模式,构建了取水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熵权TOPSIS的取水模式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评价结果符合当地特征,可供地区政府决策时参考。
2009(4):32-3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09
摘要:针对沙河、漯河以西,由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和沙河、澧河、北汝河河道堤防以及泥河洼滞洪区共同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利用现有资料,依据《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 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和流量连续性原理,采取错时段叠加的方法,还原漯河控制断面洪峰流量。在该洪水计算成果和统计分析洪灾资料的基础上,以2008年为基准年,计算出漯河以西防洪工程体系1967~2008年累计防洪经济效益为72743亿元(年均1731亿元),分摊到昭平台水库为22187亿元,白龟山水库为23030亿元,泥河洼滞洪区为4161亿元,河道堤防为23365亿元。
2009(4):37-3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0
摘要:介绍了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的水价管理现状,分析了影响村镇供水工程生活用水供水成本、水价制定及水费征收的各种因素,结合当前的相关政策标准,提出降低供水成本、建立合理水价体系的措施和建议。
2009(4):40-4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1
摘要:根据衡水市桃城区用水实际,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以农业节水为重点,以水价调节为手段,提出了“一提一补”节水激励机制,并将该机制在桃城区40余个村进行了试点实践。实践结果表明, “一提一补” 节水激励机制体现了多用水受罚、少用水受奖的激励节水理念,充分利用价格杠杆,调动了农户节水积极性,使农户从 “要我节水”变为“我要节水”,为农业水价改革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2009(4):44-46,5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2
摘要:介绍了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在分析农村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的目标、依据和指导原则基础上,总结出农村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的3个内容:农村饮用水污染事件、农村饮用水源短缺事件和农村饮用水供水装置或输配管网损坏事件,认为应从组织保障、应急水源和物资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和管理保障5个方面,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
2009(4):47-5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3
摘要:为实现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期社会风险的科学管理,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期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政策科学理论分析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期社会风险管理问题,认为管理模式包括社会风险管理政策制定、执行及评价。阐述基于Agent的南水北调工程社会风险管理政策制定模型的4个组成部分,并设计了运行期社会风险政策执行模式。
2009(4):51-5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4
摘要:针对现行水利工程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够、整体规划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明确水利工程旅游开发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严格遵守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原则、合理规划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布局、重视景区建设评价工作、加强政府管理主体的领导,实行可持续发展开发战略等建议。
2009(4):55-5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5
摘要:针对不同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工程建设成本和工程交易价格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工程定额在工程造价管理不同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企业定额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变革的必然结果。
2009(4):58-6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6
摘要:围绕小浪底旅游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介绍了该企业导入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并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精细化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9(4):61-62,7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7
摘要:通过分析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企业在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强黄河水利委员会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管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黄委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引导企业利用产权手段管理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实行产权多元化等,以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2009(4):63-6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8
摘要:介绍了英国完善的供排水监管体制,针对我国现状,借鉴英国供排水服务监管承诺标准要则,提出,我国水务一体化改革“自下而上”要与供排水服务监管“自上而下”同步;建立供排水服务标准罚则,使客户从自身利益出发参与监管;细化供排水服务监管标准细则,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确定监管路径;通过企业自律性承诺,体现企业竞争优势;规范供排水企业例外情况的确认;引进借鉴国外监管机制,实现中国国民与洋水务总部所在国同等国民待遇。
2009(4):66-6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19
摘要:在阐述我国农业用水权转让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河南省群库灌区向中洲铝厂用水权有偿转让的方案为例,分析了用水权转让价格及其测算依据、转让年限以及用水权转让对灌区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农业用水权有偿转让过程中灌区管理部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对策。
2009(4):69-7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20
摘要:介绍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对灌水量效应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认为农业水价调整对灌水量的效应存在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两类,但农业水价调整对灌水量的效应最终表现为 需求效应。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对灌水量需求效应的分析模型:基于灌水量和水价的分析模型和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分析模型,并对这两种分析模型进行了比较,认为,两种分析模型构成塔里木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对灌水量需求效应分析的方法体系,但是随着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短缺,将更侧重于采用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分析模型。
2009(4):72-7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9.04.021
摘要:介绍了云南省会泽县从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入手,通过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晰了水利工程的所有权,落实了管理权,搞活了经营权,确保了小型水利工程有人用、有人管,建立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水利工程建管新路的具体做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