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1-3.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01
摘要:在分析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外部战略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战略分析。结果表明:今后10~20年必须以立法为龙头,从9个方面入手,处理好节水与用水以及自觉与制度两个关系;发挥好缓解、优化和铸造3项功能;使用好定额、政策、规划、经济、法治和道德6项约束;本着先易后难等原则,主次有序地部署中期和 长期节水战略任务。
2010(6):4-6,11.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02
摘要:构建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种植结构和产值结构演进优化指数与农业用水结构和用水经济效率结构演进优化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水价调整对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值结构、用水结构、用水经济效率结构演进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农业水价调整能够促进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值结构、用水结构、用水经济效率结构演进优化,这为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提供了依据。
2010(6):7-11.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03
摘要: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通过支付意愿调查,对厦门市公共休闲环境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评估运用SPSS16.0软件,采用卡方χ2和独立性检验技术对支付意愿及支付意愿值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的性别职业、文化和职业程度与支付意愿显著相关,而年龄、月收入和是否为厦门市居民等因素与支付意愿相关不显著;职业与支付意愿值显著相关,文化程度、月收入和是否为厦门市居民与支付意愿值极显著相关;2008年,厦门市公共休闲环境的非使用价值为0.65亿元,人均支付意愿 中位值为41.5元/a,其中,存在价值为0.17亿元,生态价值为0.26亿元,社会价值为0.22亿元。
2010(6):12-14.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04
摘要:以灰色系统理论与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量化定性指标,综合考虑协会组建状况、协会运行状况、渠系工程状况和协会带来效益等因素,对用水户协会进行综合评价。以安徽省肥西县为例,应用该方法对肥西县农民用水户协会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良好。
2010(6):15-19.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05
摘要:在分析河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农业节水潜力、工业节水潜力、居民 生活节水潜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10~2020年,按平水年计算(P=50%),河北省工业节水潜力为16.6亿m3,农业节水潜力为11.1亿m3,居民生活节水潜力为3.71亿m3。并从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几方面分析了河北省不同行业的节水效益,结果表明,河北省不同行业节水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明显。
2010(6):20-23.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06
摘要:为解决水库移民工作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项目法人和水库移民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我国水库移民管理实际出发,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水库移民、地方政府与项目法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状况,提出了水库移民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政策公开透明原则、让信息多的人监督信息少的人原则和制度简单化原则。
2010(6):24-26.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07
摘要:在经济社会中,企业逐利活动应受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约束,但由于外部性问题和由信 息不对称所可能引致的道德风险行为,使企业的逐利活动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的本质是对市场的替代,从水利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现代社会发展等方面对水利企业的外在要求指出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历史必然性,并从意识、标准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2010(6):27-29,32.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08
摘要:为明确国际河流水权概念,在梳理相关理论观点并通过经济学与法学的双重视角对水权概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内法与国际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际河流水权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套用国内水权理论研究国际河流开发利用问题以及主张国际河流水权,背后暗合的是超越国家主权界限的“沿岸国共同体论”;国际河流水权内涵的不确定和其理论基础的过于超前决定了国际河流水权概念无法成为有效解决国际水事争端的话语工具,国际河流水权至少在目前并不是一个有着真实外延的理论概念。
2010(6):30-32.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09
摘要:针对辽宁省大凌河流域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大凌河流域水量分配思路,采用用水定额预 测法、分类权重法、模糊决策和层次分析决策法进行水量分配计算,得出了现状年及规划年辽宁省大凌河流域水量分配结果。
2010(6):33-35,39.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10
摘要:从城市规划角度分析苏南小城镇水网系统存在的问题,以水网系统的控制性指标体系构建为基础,从生态规划建设层面探讨生态承载力计算技术和环境评价技术以及水网系统生态建设的辅助方法;从政策体制层面剖析当前制约水网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政策体制创新的途径。
2010(6):36-39.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11
摘要:叙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调查了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持证上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开展调查研究,实施教育培训工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2010(6):40-43.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12
摘要:分析了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及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 和不足,提出要提高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考核管理体系,以提高其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项目法人责任制的作用,保证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的规范和工程的质量。
许春晓,邹剑,李萍,胡青芳,李纯,陈海波,邓昭明,朱茜,向文雅
2010(6):44-48.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13
摘要:从体验动机角度研究水利风景区游憩者的消费行为特征,旨在为湖泊水库等水利风景资 源的市场开发提供参考。以长沙千龙湖水利风景区为例,利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基础数据采集,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水利风景区游憩者体验动机的7个主因子,然后依据体验动机将游憩者分为3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游憩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为千龙湖水利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创新水上游憩活动产品、细分市场的建议。
2010(6):49-52.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14
摘要:为借鉴一般旅游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使水利风景区快速实现成熟化发展,对水利风景区与一般旅游区的规划管理及其属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明晰了水利风景区资源管理的特性 和其旅游开发的方向,提出了水利风景区规划管理的5点启示:①完善水利风景区的等级体系;②注重水利风景区市场和形象分析;③增加水利风景区解说系统;④完善水利风景区动态管理和淘汰机制;⑤加强与旅游部门规划管理的合作。
2010(6):53-56,60.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15
摘要:在对生态信息和生态预警控制这两大新兴环境管理思想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结合生态信息与生态预警控制两种方式,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在水利风景区中建设生态预警系统,监控生态信息,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2010(6):57-60.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16
摘要:从系统的角度阐述水利风景区水生态环境维护、水利功能与旅游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水利风景区旅游地域系统的特征,指出水利风景区旅游地域系统具有要素的特殊性、功 能多重性和系统脆弱性等特征;提出了促进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系统观指导水利风景区的旅游规划,以系统各要素发展规律指导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创新投资机制,理顺管理体制等。
2010(6):61-65,68.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17
摘要:对国内库区旅游的研究进程、方法和结果等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认为库区旅游研究应扩大库区旅游目的地实证研究的覆盖面,加强库区旅游经营管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库区旅游游客的心理、行为研究,积极创新库区旅游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2010(6):66-68. DOI: 10.3969.j.issn.1003-9511.2010.06.018
摘要:在对石梁河水库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石梁河水库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探讨了石梁河水库建设水利风景区的可行性,并提出几点建议及设想:加强组织领导、科学 编制景区发展规划、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改造现有水利工程,提升景观的吸引力、创建多元化投融资管理机制,促进水库景区良性发展。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