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吴九红 曾开华
    2003(3):36-3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3.03.013
    [摘要](971)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6)
    摘要:
    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影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各层次要素间的反馈关系,建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并以郑州市为例,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政策方案的量化、优化和选择方法。
    2  水权研究综述
    苏青 施国庆 祝瑞样
    2001, 19(4):3-11.
    [摘要](173)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0)
    摘要:
    3  浅谈引黄灌区区域泥沙资源化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戴清,刘春晶,张治昊,王艳华
    2007(1):51-5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1.018
    [摘要](884) [HTML](0) [PDF 77.35 K](2166) [Cited by](17)
    摘要:
    介绍区域泥沙资源化的实践:淤临淤背加固大堤;放淤改良土壤;淤筑高地;建立两 用水库,既沉沙又蓄水;坑塘蓄水,分散沉沙;浑水灌溉、输沙入田;作为建筑原料利用等等。指出:资源水利治水思路在引黄灌区水沙配置理论、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中具有指导性理论作用。在资源水利思想的框架下,区域泥沙资源化实践中应予关注的基本方面是观念更新、配置优化、关键技术和资源管理。
    4  移民社会保障体系探讨
    陈绍军,陈阿江,周魁
    2002(4):59-6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4.017
    [摘要](837)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3)
    摘要:
    在确定移民社会保障建立概念、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移民问题实际,提出移民社会保障系统由五个子系统组成,即移民社会保险子系统,移民社会救助子系统,移民社会福利子系统,移民社会优抚子系统以及移民其它社会保障子系统。同时指出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若干个项目。每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并结合T水电站S库区移民安置实践进行了案例研究。
    5  水价、水权和水市场
    吴恒安
    2002(1):17-2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1.005
    [摘要](2250)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2)
    摘要: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m3,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随着人口增加和国民经济发展,我国用水量将增加到2000~8000亿m3/年,水资源已呈现缺口,因此加强节水和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而采用经济手段,研究和解决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问题,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水利发展机制,是促进节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中之重。 水资源,商品,水价,水权,水市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m3,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随着人口增加和国民经济发展,我国用水量将增加到2000~8000亿m3/年,水资源已呈现缺口,因此加强节水和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而采用经济手段,研究和解决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问题,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水利发展机制,是促进节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中之重。
    6  海南省水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
    周祖光
    2004(4):35-3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4.012
    [摘要](897) [HTML](0) [PDF 83.22 K](3453) [Cited by](12)
    摘要:
    针对海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海南省水资源的特征,包括水资源量、供需状况及水质、水环境等,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强化和完善总体规划,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流域水资源科学利用,重视生态建设以及加强水质安全研究等。
    7  基于供应链的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的可行性研究综述
    王慧敏 张玲玲 王宗志,胡震云
    2004(3):2-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3.002
    [摘要](869) [HTML](0) [PDF 76.68 K](2078) [Cited by](11)
    摘要:
    将供应链理论与方法、技术思想、信息、契约设计引入到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中,重点论证了供应链理念引入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配置与调度供应链的概念模型和运作模式。
    8  黄河口淤区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
    张治昊,王艳华,戴清,李敬义,袁玉平
    2007(6):44-4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6.017
    [摘要](813) [HTML](0) [PDF 113.28 K](2177) [Cited by](11)
    摘要:
    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口淤区土地资源,发挥其淤背固堤与经营创收双重功效,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口淤区开发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包边盖顶厚度不足、水资源贫乏、科技含量低及管理水平差是制约黄河口淤区开发的主要因素;改善土地质量、推广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管理水平是未来黄河口淤区开发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
    9  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段跃芳,戴尚安
    2002(3):34-3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3.008
    [摘要](980)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0)
    摘要: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是国内外广为关心的问题。根据2001 年在三峡库区进行的为期半年的调查以及移民研究文献的回顾,我们对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应通过综合利用各种移民安置方式、提高移民补偿标准、稳步推进库区退耕还林的步伐、建立和完善移民参与机制等措施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以确保三峡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目标的实现。
    10  几种主要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王远 吴玉柏
    2002(6):35-4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1
    [摘要](1088)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0)
    摘要:
    简介水稻控制灌溉、浅湿调控灌溉、动态灌溉技术,分析这3种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和投入产出比。选取通南高沙土,丘陵山区(3级提水),丰沛井灌区,南水北调宿豫、铜山、丰县3梯级灌区渠道防渗工程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并分析计算了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工程的经济效益。
    11  投标人报价的低价困境分析
    张利荣 吴建斌
    2004(1):11-1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1.004
    [摘要](820) [HTML](0) [PDF 57.40 K](2442) [Cited by](10)
    摘要:
    阐述投标人相互之间的竞争是一个非合作博弈,投标人为中标经常陷入竞相杀价的低价困境中,指出投标人陷入低价困境的原因是投标人激烈的竞争、成本价限制的可操作性比较差和招标人的利益驱动;投标人报价的低价困境的后果是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解决投标人报价的低价困境,建议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工程计价管理模式,对大型工程等采用综合评标法,加大招投标的执法力度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力度。
    12  中国的灌溉发展及其作用
    高占义
    2006(1):36-3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6.01.013
    [摘要](969) [HTML](0) [PDF 79.05 K](2453) [Cited by](10)
    摘要:
    分析中国发展灌溉的必要性,回顾农业灌溉的发展状况,从提高作物产量、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和改善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灌溉及农村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并提出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和效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加生态系统用水、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等建议。
    13  准公益型水利事业单位办企业的思考
    陈崇德,李红
    2007(1):63-6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1.022
    [摘要](772) [HTML](0) [PDF 70.20 K](1931) [Cited by](10)
    摘要:
    以准公益型水利事业单位兴办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重点从企业的科技含量、技 术水平、资金运转、市场竞争力以及与管理单位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水管单位在兴办企业及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准公益型水利事业单位如何办企业,如何理顺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完善和出台准公益型水利事业单位兴办企业的分类管理办法与优惠政策的建议。
    14  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成自勇,张芮,魏巍,丁林,李晓玲
    2007(1):63-6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1.023
    [摘要](908) [HTML](0) [PDF 111.69 K](2670) [Cited by](10)
    摘要:
    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不合理的开采、用水者的经济动机激励失衡是造成水资源短缺 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除了依靠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实施虚拟水战略外,最根本的在于改善目前的节水经济激励机制状况,建立节水激励机制,构建节水型社会,防止水资源污染及水土流失,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15  水权市场的基本构造与建设方法
    胡继连 葛颜祥 周玉玺
    2001, 19(6):4-7.
    [摘要](39)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9)
    摘要:
    16  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分析及设想
    刘芹 方国华 朱庆元 张劲松
    2006(2):2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6.02.008
    [摘要](1040) [HTML](0) [PDF 69.54 K](2257) [Cited by](9)
    摘要:
    在对投资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水利事权划分、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宏观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设想,包括扩大投资渠道、依据项目性质采取筹资方式、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水利投资调控体系等。
    17  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研究
    陈晓坤,李金莲
    2006(6):2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6.06.009
    [摘要](743) [HTML](0) [PDF 77.55 K](1856) [Cited by](9)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接轨,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研究 也在逐渐兴起。新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再次引入,有必要对公允价值在 我国的应用作深入细致的研究。笔者在探讨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8  我国农村饮水困难的分类及其对策分析
    王婷婷 陈菁
    2005(1):42-43,61.
    [摘要](37)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8)
    摘要:
    19  我国城市水价浅析
    方玲 裴源生 王立
    2003(2):32-3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3.02.012
    [摘要](803)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8)
    摘要:
    通过对我国现状城市各不同用户水价的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各大区城市水价的结构体系和改革状况,并针对各种不同缺水类型城市提出了水价调整的不同办法。同时通过对用户承受能力的分析,指出水价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  天然水资源价值理论及其实用计算方法
    李永根 王晓贞
    2003(3):30-3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3.03.011
    [摘要](928)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8)
    摘要:
    基于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分析天然水资源的资产性质,揭示水资源价值的内涵,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是国家所有的资源资产,对水资源资产的保卫和保护等劳动构成了水资源的价值,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实质是水资源资产产权即“水权”的价值,“水权”的价值应该以“地租”的形式实现,它不受是否凝结着一般无差别人类劳动的限制,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据此提出了水资源价值测算方法并对河北省资源水价进行了测算。同时认为,工业城镇水资源价值比农业灌溉高的原因不是用户不同,而是质量或社会成本高,如保证率高、水质好、超采地下水、挤占农业用水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