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低氧区形成机理的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介绍了近年来研究河口低氧区形成机理的水质模型,包括生化机理模型、物理机理模型以及生化机理和物理机理耦合模型。通过对这些模型应用实例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河口低氧区产生的生化机理和物理机理:河口地区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放到水体当中以及夏季水体本身的物理特点,包括层化作用和适宜温度等,造成某些河口水体底层产生低氧区。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苏伟,王业耀,马小凡.河口低氧区形成机理的水质模型研究进展[J].水资源保护,2004,(5):1-4.(.[J].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04,(5):1-4.(in Chinese))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05-01-27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07-17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