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咸水体抽水修复的模拟试验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根据青岛市大沽河下游咸水分布区水文地质条件,采集该地区代表性中砂进行砂槽模拟试验,分析了抽水量、抽水井的位置以及抽水持续时间对咸水体修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行抽水修复时,各观测点盐度依次降低,并且形成突降;抽水量越大,咸水的去除速率越高,修复时间越短,抽水量从80.2mL/min分别增至160.2mL/min、240.2mL/min时,修复时间缩短为之前的52.4%和34.9%;将抽水井安置在隔水边界附近,能够有效地抽取高浓度咸水,显著提高地下咸水体的整体修复效果;该试验条件下,抽水持续时间为115min时,虽然结束抽水时的出水盐度为0.274%,但是依靠自然修复仍然能够满足饮用水标准,相较于出水盐度为0.10%的抽水持续时间缩短了30.3%,大幅降低修复成本,对咸水体的工程研究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琴,郑西来,等.地下咸水体抽水修复的模拟试验[J].水资源保护,2013,29(1):14-17.(.[J].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13,29(1):14-17.(in Chinese))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2013-01-19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07-17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