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1-8.
摘要:首次对弹塑性随机有限元两种迭代计算方法(BFGS迭代法及子增量变KP迭代法)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弹塑性随机有限元迭代格式和加速收敛公式.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弹塑性随机有限元计算的伴随向量.算例验证了本文理论、方法及程序的正确性.
1996(1):9-15.
摘要:针对水电工程决策的特点,在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这类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过程中,对判断矩阵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引入了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概念,给出了一致性条件,进而用特征根方法确定权重区间,再根据各方案的指标值和权重区间计算综合评价值,并据此选择方案.实例分析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和实用的.
1996(1):16-19.
摘要:由环R上的σ-有限测度μ,引出了一个定义在可传σ-环H(R)上的一个集函数μ^,证明了它与Paul R.Halmos由σ-环S(R)上的σ-有限测度μ~(μ~|R=μ)所引出的定义在H(S(R))=H(R)上的内测度μ是一致的,由此指出了环R上σ-有限测度的扩张的另一条途径.
1996(1):20-23.
摘要:探索了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区划理论模型.模型表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区域之间的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作用形式,除了考虑经济、社会因素之外,还考虑了科技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模型分析了江苏、山东两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组成,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1996(1):24-28.
摘要:设备逻辑布置CAD虽然解决了图形的再生利用问题,但由于受限于屏幕的物理分辨率和视觉的误差以及操作的不习惯性,使设计效率难以大幅度提高,严重影响了CAD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利用“磁力效应”,设备的动态属性记录等实现了设备符号的精确定位、自动嵌入、记忆性恢复及设备的成批更新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设备逻辑布置设计的效率.
1996(1):29-36.
摘要:根据一档水条形山体测压管水位的原型观测资料,用确定性函数法和物理推断法建立测压管水位与水位、降雨、时效等因素有关的统计模型和预报方程,由预报方程预测条形山体在高水位和不利降雨情况下的地下水位,从而计算出山体可能滑动面上的上举力,在岩体自重和上举力共同作用下,用分解平衡法(Decomposing Eqilibrium Method)求其可能滑动体的稳定安全系数,从而判断其稳定性.
1996(1):37-43.
摘要:在资源型缺水城市,当无外来水源时,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决策者们常常选择超采地下水这一办法.尽管此举可能引发许多环境问题,但是在国内仍屡见不鲜.毫无疑问,如果继续超采地下水,完全可以想见,地下水资源最终将枯竭.本文研究了地下水枯竭现象、地下水枯竭的速度、深度、地下水枯竭产生的条件以及研究减缓地下水枯竭过程的对策措施.本文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枯竭的概念及确定枯竭速度、深度和枯竭年限的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大同市.所得结果,对于大同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6(1):44-49.
摘要:FoxBASE+的宏替换函数与CBBIOS213H汉字系统的特殊显示功能相结合,就具有显示颜色和坐标可变的点、直线、圆、矩形、矩形块的基本功能,并可在图上加注颜色和字型可变的汉字和符号.如果再与C语言相结合,便可显示各种更复杂的彩色图形,并可注上汉字和符号.本文探讨了FoxBASE+、2.13H汉字系统、C语言相结合的图形显示技巧.可供非计算机类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996(1):50-55.
摘要:介绍了一个雷达目标模拟系统的开发要点.该系统涉及到目标航路的实时模拟、PC微机多级中断嵌套结构、HDLC数据通信等内容以及一些编程技巧.实践证明,PC微型机在雷达研制与生产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1996(1):56-61.
摘要:通常打桩过程可以看作是圆柱形空腔体的扩张,并且假设扩张是处于平面应变状态,这一假设有明显的缺陷.本文提出用空间轴对称Biot固结有限元法对打桩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说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对打桩引起的地面隆起,桩周土的应力、位移、邻桩应力等问题进行了计算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1996(1):70-76.
摘要:) 通过水槽实验和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得到了错口丁坝的主流流场和压强场变化规律,导出了丁坝错口布置状态下,上游坝的最小回流长度,从而揭示了错口丁坝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理.为进一步探讨丁坝群的回流尺度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方法和思路.
1996(1):77-83.
摘要:通过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对活性炭中气孔孔径及其分布、比表面积和气孔表面分形维数等结构参数的实验测定与比较分析,说明了活性炭中气孔的孔径呈双峰分布;过渡孔与微孔比例以及微孔的发达程度等影响活性炭性能的参数随活性炭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活性炭孔表面具有分形结构的特征,分形维数与光滑表面对应的数值有明显差异,且可能成为表征活性炭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
1996(1):84-90.
摘要:在网络计划系统内,根据特定的约束条件和工程的实际进度,自动压缩或延长作业的延续时间,以获得一个可接受的网络计划的新版本,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机制.本文讨论了HPP系统的滚动机制的设计原则和实现策略.HPP的滚动机制已在实际工程中获得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1996(1):91-96.
摘要:永久变形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滑体变形分析,一类是整体变形分析,而在后一类方法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是Serff的等价结点力法和aniguchi的等价惯性力法,本文吸收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建立了一种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用于瀑布沟土石坝永久变形数值计算,结果符合一般观测规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1996(1):97-103.
摘要:首先分析了目前普遍用于质量控制的双侧限制管理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适用范围.继而进一步论述了单侧管理图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单侧限制管理图的控制界限计算公式.结合水电工程实例对本文提出的观点予以了论证.本文所提出的单侧限制管理图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是在双侧管理图的基础上引伸得到的,它的提出对丰富工程质量动态控制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1996(1):104-107.
摘要:根据某一大型水电站(代号甲电站)提出的一次洪水过程优化调度问题,用动态规划方法和逐次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结果发现,对于逐次优化算法,如果处理不当,将不能迭代收敛于整体最优解.此外,对逐次优化算法一致收敛性问题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发现在水库优化调度中,如果约束条件对算法的收敛性不影响时,POA算法的收敛性与总效益目标函数在整个可行域内的特性有关.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成果对水库优化调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