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1-6.
摘要:介绍三峡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基于基本的项目管理原理,使用多级PDM活动网络作为计划与控制的模型,运用度量管理技术对项目执行状况进行跟踪与评价,并遵循模块化结构,采用开发与集成相结合的实现策略.其设计思想与实现技术对同类应用开发具有普遍意义和参考价值.
1996(2):7-13.
摘要:借助于土柱物理模型装置,试验研究了保守性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得到了污染物瞬时输入和连续输入条件下,非饱和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的过程.在分析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考虑可动水体与不可动水体因素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土柱内污染物的迁移过程.根据实测资料和数学模型的数值解,运用最优化技术率定模型参数,得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参数成果.
1996(2):14-20.
摘要:从水体基本方程出发,建立Lagrangian水体位移有限元支配方程,推导了水体位移元的基本计算公式,并对平面9结点水体位移元的自振特性和数值积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单元劲度公式中采用降阶积分技术和引进旋转约束系数等消除全部不需要的零能振型.最后,对Koyina重力坝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
1996(2):21-26.
摘要:对于电厂数据采集环境比较复杂、信号分散的情况,可采用隔离测量组件(IMP)作为分散式数据采集的前瑞,直接安装在传感器或变送器的附近.其具有防磁、防尘、防水、防震等性能.IMP还可以对采集的数据就地进行数字化加工及一些预处理,通过S-网络进行数字量的传输到主计算机.避免了由于信号电平较低,传输距离又较远时带来的信号衰减及噪声干扰.
1996(2):33-38.
摘要:井流消能是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消能效果甚优的新型消能方式.在井流流态中,超典型井流又因其消能效果最好而在低坝消能中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探明了超典型井流的流态特性及其演变规律,得出了可供设计应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本成果已在三十余座低坝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
1996(2):39-44.
摘要:在分析汽轮机、发电机常规控制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善稳定性的控制策略,即同时考虑电磁侧和汽机侧的相位超前补偿,以协调两者动作.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996(2):45-50.
摘要:考虑了一类四阶线性双曲型方程以特征线为数据支柱的边值问题,在支柱上给出了函数值或导数值,用迭代法讨论了问题的正规解或古典解.
1996(2):51-55.
摘要: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氮在包气带不同土质层中饱水条件下迁移转化的特征;建立了一维饱和土壤层中氮迁移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氮对地下水的污染因子是硝酸根;质是影响土壤氮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迁移转化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土壤颗粒中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层的净化容量增加,其中土层的反硝化反应速率的增加是硝酸根去除的决定性因素.
1996(2):56-61.
摘要:本文研究适于复杂地基条件下隧洞结构截面可靠度计算的随机有限元法以及体系可靠度分析的数学模型,导出了有关计算公式,编写了电算程序.计算了某水工隧洞结构的截面可靠度和体系可靠度,并分析了隧洞的长度和破坏区域的平均长度对体系可靠度的影响.
1996(2):62-67.
摘要:在液压同步回路中,对分流阀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动态性能,探讨了阀芯与阀体之间间隙等几何尺寸对其性能的影响程度和稳定工作的条件.
1996(2):68-73.
摘要:提出了一种确定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的最优化法,该法以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与由模型算得的曲线绝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以模型参数为变量,利用最优化技术优化迭代,求得最优解,即最优模型参数,它能使得由本构模型求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最优地逼近试验曲线.该法快捷、准确,适用于多种模型.
1996(2):74-79.
摘要:介绍了宽级配砾石土的几种应力路径试验结果,分析了该土料的变形特征,讨论了目前土的本构模型理论.邓肯非线性模型和修正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模拟应力路径转折的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可用于宽级配砾石土的应力变形计算.
1996(2):80-85.
摘要:根据Irwin的裂缝闭合积分求能量释放率的原理,系统地导出了空间有限元求裂缝尖端的能量释放率的有关公式.研究中假设缝端单元应力及裂后单元位移分布为局部坐标ξ,ζ的双线性函数,用单元的结点力和结点位移来表征单元的能量释放率,分析时只需一种单元网格,可以分析缝端为直线和曲线分布的各种线弹性断裂力学问题.算例表明,本文方法不需用较密的网格,就可获得相当高的精度,这为大型结构线弹性断裂力学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996(2):86-91.
摘要:基于等价结点力法,将地震动模拟为平稳高斯过滤白噪声过程,通过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建立一种土石坝地震平均永久变形有效算法,然后对瀑布沟土石坝进行数值计算,结果符合一般规律.
1996(2):92-97.
摘要:通过对受对称分布力作用下劈裂试件中受拉面积的计算和试验论证,得出了不同直径的劈裂试件,当其劈裂面上的受拉面积相同时,具有相同的劈拉强度,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用韦伯理论表示的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尺寸效应系数.45cm×45cm试件的劈拉强度为15cm×15cm试件的0.69倍.更大试件的劈拉强度尺寸效应系数可望收敛于0.65.
1996(2):98-103.
摘要: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水文信息处理软件《水文信息图文处理系统》的设计、功能及运行情况.该系统充分利用Windows的资源,使用户界面既美观又方便,应用软件的可操作性增强.整编的资料有降水、蒸发、水位、流量和泥沙.对于流量和泥沙资料,考虑了多种整编方法,扩大了该系统的使用范围.山东省水文总站试算成果表明,该软件的计算成果与现有整编方法的计算成果的差别很小,可提高工作效率10倍以上.
1996(2):104-109.
摘要:结合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分析了现行管理图判定标准所存在的问题,指出控制图判定标准的理论依据中所指的小概率事件存在含糊不清和判定尺度不同等现象,给控制图的判定带来困难.在现有基础上,明确了小概率事件的判定界限,推算出各种情况下的判定标准,给出计算判定标准的公式.
1996(2):110-115.
摘要:在一类异方差非线性模型中,在一定正则条件下,证明了回归参数的拟似然估计(QLE)的唯一存在性、强相合性及渐近正态性;最后导出了估计量的渐近方差的相合估计;从而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了Mccullagh(1983)、Jennrich(1969)及Wu,c·F(1981)的结论.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