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1-7.
摘要:进行了三峡大坝地基花岗岩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建议采用伯格斯(Burgers)模型来描述三峡大坝基岩的粘弹性性质,并确定了相应的伯格斯模型参数.
1997(2):8-14.
摘要:山东黄前水库粘土心墙土坝采用劈裂灌浆技术加固.本文根据Biot固结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坝体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及坝轴线附近劈裂缝的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现场实测资料比较.计算中对坝体土料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椭圆——抛物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以反映坝体劈裂灌浆加荷的复杂性.
1997(2):15-20.
摘要:根据室内外碾压混凝土的渗流试验结果,系统地分析了碾压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坝的渗流特性,导出了有关碾压混土坝渗流分析的理论算式及有限元分析模型.结合三峡工程的具体情况,指出碾压混凝土坝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是保证防渗及排水等渗控措施的效果及稳定性,在满足应力和稳定的前提下可放松对碾压混凝土层面处理的要求.
1997(2):21-24.
摘要:令PR是环R的有限生成投射模,P+=HomR(P,R),S=End(PR),则可得到:如果R是一个左ZIF环,sPR是S-有限表现的(R,S)内射子,那么,S也是左ZIF环。此外,还讨论了内射子、平坦子的一些性质.
1997(2):25-29.
摘要: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度理论研究了20种农药的溶解度、正辛醇-水两相的分配系数、土壤有机碳吸附常数、生物浓缩因子四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后三者存在明显的关联性,说明农药被正辛醇、土壤、生物体溶解、吸附或吸收有相似的特性.
1997(2):34-38.
摘要:遥感技术应用于水深量测,对水利工程规划、防灾、滩涂开发等方面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文中探讨了运用遥感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量测大范围浅水水域水深的可能性,并通过长江口北支水域的试验证明这种可能性.结果表明,遥感技术量测水深,效果较好.
1997(2):39-45.
摘要:通过地中蒸渗仪和试验场种植试验,探讨了地膜覆盖、桔杆覆盖、无覆盖种植条件下土壤温度、含水量垂向分布及变化特征;根据水量平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膜覆盖和无覆盖条件下作物不同生长期土壤蒸发、土壤水分补给和消退规律,研究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地膜覆盖种植的增产效益和节水效益.着重阐述了地膜覆盖种植在控制作物棵间蒸发、节约用水、开发和利用土壤水资源和降水资源中的重要意义.
1997(2):46-51.
摘要:通过阐述监测与评估管理原理和信息系统基本原理,针对中国工程移民工作中存在的社会、经济、管理等问题,提出了适合中国工程移民监测与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并建立了监测与评估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系统,为工程移民实施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997(2):52-57.
摘要:设想近江侧筑闸、近海侧敞开的通吕运河经拓宽挖深,通过一维非恒定流数值计算和有关规范,确定运河规划控制尺度,并分析其沿程(全长81.8km)冲淤变化特性.根据小庙洪水道的历史演变和水文泥沙条件,选择蒿枝港以北3km处新港闸附近作为通吕运河出海口岸较合适,本文对长江第二入海通道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997(2):58-64.
摘要:应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建拱坝数据库,确定拱坝体型厚高比、最小体积、最大柔度三个参数的统计模型,并对数座拱坝进行检验,得到比较一致的结果.提供的三个参数可供设计人员在拟定拱坝体型几何参数和进行体型优化设计时参考,并为宏观判断大坝安全性提供对比资料.
1997(2):65-70.
摘要:首先以水资源系统为背景,探讨了贝叶斯决策的观点、方法及传统贝叶斯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不精确概率分布的概念、定义;然后提出了基于有限状态空间不精确概率分布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指出了经典的效用函数决策方法及完全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是该方法的两个特殊情形;最后给出了演示该方法的算例.
1997(2):71-75.
摘要:从理论上系统地介绍了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叶栅几何参数如叶栅稠密度、叶片的相对扭角、转轮叶片数和叶片厚度对水轮机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在同一试验台上所做的四套贯流式转轮的能量特性试验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叶栅参数对水轮机性能影响的规律,为以后开发低水头水力资源提供了转轮设计的依据.
1997(2):76-81.
摘要:根据微折板的力学特征,分析了微折板施工吊运过程以及桩基不均匀沉降条件下微折板的内力及位移与不均匀沉降量的解析关系,推导出支点不可自由侧移和可自由侧移两种情形微折板的内力及位移的解析式,讨论了不均匀沉降量、桩基允许承载能力与微折板的内力及位移关系.
1997(2):114-116.
摘要: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