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S4):1-6.
摘要:水能系统的调度可以抽象为多目标多模型系统.这一系统可以由递阶结构模型来统一.从抽象的结构模型和模型系统的具体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交互式递阶控制方法.针对陕西水火电网,建立了水能系统的补偿调节子模型和水火电网最优运行子模型,并按照理想参考点理论建立了聚合模型.求解结果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1997(S4):12-16.
摘要:针对深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建立了基于自由场输入和基岩输入地震动时程的坝—地基相互作用的时域整体有限元动力方程.引用无质量地基方法,简化了工程应用,同时满足精度要求,并通过反复迭代试算的方法确定了较合理的地基截取范围.通过数值分析成果与“小结构”模型试验成果相互验证,表明建立的数学、力学模型是正确的、合理的.
1997(S4):17-22.
摘要:本文提出的稳定化的等插值u-p有限元解法使得采用等插值成为可能.用本文方法结合自适应网格剖分,采用简单的线性三角形单元可求解边坡的滑动面及相应的极限荷载.文中给出了相应算例,其结果与理论解的误差小于5%.
1997(S4):23-28.
摘要:以三峡升船机上闸首结构设计方案的稳定分析为实例,提出了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水工建筑物稳定性的具体方法.在研究中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弹塑性单元和Welson非协调单元,并提出了模拟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和蓄水过程的方法.
1997(S4):29-34.
摘要: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财务价格下,考察建设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财务评价受财税制度的直接影响,也是国民经济评价的基础;本文重点探讨了水利水电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与财税制度密切相关的成本费用和利税构成及财务评价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1997(S4):35-40.
摘要:以跨流域水电站群中长期调度计划问题为研究主题,讨论了实用上的简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大系统的分解协调和决策者交互方式的补充,来实现综合的决策支持算法,其充分考虑了决策者对处理问题过程的参与.针对西北电网中的三大流域,八个水电站这一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该算法可以提高跨流域水电站群间的补偿效益,使调度计划出力过程相对平稳,符合了合理制定调度计划的应用要求.
1997(S4):41-46.
摘要:提出了一种大坝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如E,f,c)的新方法——Taylor级数法.除考题以外,结合某工程的模型试验结果对该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法是可行的.
1997(S4):47-51.
摘要:构造了一种新型单元——固体流体相互作用界面元来考虑水地基及库水与坝体的动力相互作用,建立了同时包含位移和压力为未知量的有限元公式,并通过弹性坝体、刚性地基、库底不同反射系数情况下的三角形断面重力坝坝顶加速度响应的算例,对这一方法进行了验证。
1997(S4):52-57.
摘要: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混凝土面板与地基防渗墙组成的坝体防渗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分析了趾板和防渗墙的连接型式、线路布置、施工程序对应力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先填坝至半高,然后打设平直的混凝土防渗墙,其应力变形不超过限值,使深覆盖层地基混凝土防渗墙上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技术上可行。
1997(S4):58-64.
摘要:利用调压室底部阻抗的模型试验成果,从调压室系统的基本微分方程出发,通过构造Liapunoff函数,得出了调压室稳定断面计算式.该式能反映调压室底部阻抗等因素对波动稳定的影响.由该式算得的调压室稳定断面小于通常调压室稳定断面.
1997(S4):65-68.
摘要: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水质评价模型,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并与模糊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处理相互矛盾样本的能力,应用于环境质量分类是可行的.
1997(S4):69-73.
摘要:推移质造床河流上建闸坝取水首部后,其所在河段将出现新的水沙运动态势,并导致新的河床冲淤演变,结果不乏淤堵取水口的可能.为防淤和保证取水,工程建造前应有手段能对其建成后的河床演变趋势作出预报.文中主要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1997(S4):90-94.
摘要:根据裂隙网络水力学模型实验结果,研究分析了裂隙网络基本结构对网络中水头分布、流量分配、流态变化等的影响.提出了对裂隙网络水流运动特征影响较大的主干裂隙带的概念,同时验证了笔者提出的裂隙网络水流流态划分的合理性.
1997(S4):95-99.
摘要:采用箱涵式双向进水室的泵站,水泵进水喇叭口直接伸入进水室吸水,其结构型式存在产生涡带的条件。根据蛇山泵站水力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了进水室中的流态,提出消涡的措施,获得了该站双向进水室最优的结构型式。
1997(S4):105-111.
摘要: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些在水资源优化分配方面有用的方法,并演示如何方便地运用这些方法有效地对复杂的水资源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采用大系统递阶动态规划方法(LHDP)确定重要参数的变化.此法能方便地求出模型的最优解和最佳协调解.
1997(S4):112-115.
摘要:通过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和试验,对少沙河流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体大小进行初步探讨,说明絮凝不仅促使少沙河流粘性细颗粒泥沙大幅度淤积,而且对水库异重流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合理利用异重流排沙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方法之一.
1997(S4):116-120.
摘要:应用混沌理论分析了黄河花园口实测年径流序列的混沌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花园口实测年径流序列为混沌过程,解析其行为的变量为6个,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很敏感,其预测能力小于50年.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