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3):1-5.
摘要:用区间分析法研究土石坝的断面优化设计。根据土石坝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条件,建立了合适 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探讨了区间优化设计的求解方法。实例计算表明:区间分析法能有效 地解决土石坝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能得到全局最优解,克服常规数学规划法计算往往只得到局部最优解的缺陷;收敛性好,计算量小,简便有效;得到的优化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1998(3):11-17.
摘要:研究了高水头(H>200m)泄水建筑物隧洞内部消能的一种新型消能工,将竖井与隧洞切向连 接,在隧洞内形式螺旋形的旋转水流,这种水流结构可消散水流中大部分能量,使流向下游的水流剩余能量较小,减轻下游的消能负担和减少下游冲刷。这种消能工的最基本的水流形态环流,在其固体边壁存在着较大的离心力,其中心为大气压,整个水流不会出现负压,流速迅速降低,空化特性较好,不会产生空化与空蚀.还分析了旋转水流的消能机理、消能率、过水流量及流量系数。
1998(3):18-24.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斜坡堤坡度、相对水深、波坦、平面加糙率和加糙条石凸起高度等因素对 条石稳定厚度的影响及条石失稳的机理。通过理论和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了计算斜坡堤加糙后插砌条石护面稳定厚度的公式。
1998(3):25-30.
摘要: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对水泥石中微孔孔界面结构,特别是孔界面的分维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这些结构参数对水泥石比表面积和强度的影响作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水泥石中的微孔界面不具有分明的边界,而是有约5×10-10m的过渡层;水泥石中微孔界面具有分形结构特征,界面分形维数接近于3;水泥石的抗弯、抗压强度及比表面积等均与微孔界面分维存在较好的联系。
1998(3):31-34.
摘要:研究水文遥测系统的可靠性运行状态的监测问题,对于包括众多无人测站的水文遥测系统来 说尤其重要。给出系统的完整性及完整性指标——完整度的定义;提出并研究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系统完整性监测与估计方法;建立基于模糊推理方法的系统完整性信息融合监测模型。该模型对描述水文遥测系统的完整度具有可操作性。利用该模型,根据所选取的系统完整性环境中的指标参数,即可推理出系统的完整度。
1998(3):35-40.
摘要:试验研究了废黄河竖井双层涵洞输送水流和泥沙运动特性。试验表明:竖井进口段过水断面 呈渐趋收缩状,涵洞泄流能力增大;在通过小流量时,下层涵洞流速大,有利于依靠水力输沙;双层涵洞中间隔层具有随上下层涵洞流速差减小、脉动压力影响趋于微弱的性质。提出了轮换开启部分闸门,使开启涵洞内平均流速大于泥沙不淤流速的调控方法,解决了双层涵洞安全输送泥沙的工程措施问题。
1998(3):41-45.
摘要:提出了一种部分递归神经网络结构,给出了学习率的实时调整方法,并将之运用于贯流式机 组的在线预测。该网络克服了对被控对象结构先验知识的依赖性,并能反映调节对象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仿真试验表明,该网络能迅速地、较为准确地逼近实际系统的输出,可作为贯流式机组自适应控制的实时预测模型。
1998(3):46-49.
摘要:对生产计划问题的DP(动态规划)数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定理1指出了原DP模型需满 足两个条件;定理2指出当存在某一时期的需求量超过最大生产能力时,再生产点性质将不再成立。最后给出了生产计划问题更一般的DP模型。
1998(3):50-55.
摘要:简介了作者的流动显示方法(包括应用塑料示踪剂、间隙曝光装置、定时控制器和普通照相 机来拍摄水工整体试验中大范围流动的照片(流谱图);并利用微机图形处理系统,对实拍流谱图进行图/数处理(包括光学修正、网格插补等预处理和信息处理),从中识别出流体物理参数及其等值线分布图(包括流速场、流函数场和涡度场等)。作为实例,介绍了应用本流动显示技术和方法,在某电厂温排水整体试验中获得取排水口近区流场定量信息的情况,为评价和优化工程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8(3):61-65.
摘要:以白石水库泄水排沙底孔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按不考虑温度荷载和考虑温度荷载两种 情况对泄水排沙底孔进行应力分析,探索在各种变温边界条件下温度荷载对底孔应力的影响规律,为底孔结构设计和温度控制及防裂措施提供依据,对其它类似工程也有参考应用价值。
1998(3):66-70.
摘要:通过河道型水库进水口引渠的模型试验,研究了引渠方向、长度、深度、两侧收缩角的不对称程度以及河道流速、水位等参数对进水口流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引渠及进水口布置设计应综合考虑上述参数的影响,一般引渠要有足够的水深,长度与进口宽度之比为3.0~4.0,与河岸夹角θ在55°~75°范围内选取,两侧收缩角尽量对称时有利于改善进口流态及流速分布的均匀性。
1998(3):71-75.
摘要:为研究河道防洪堤坝事故的概率,把水文风险和水流风险区分开,根据风险理论给出一种考 虑水流风险因子的风险分析方法,探讨河道防洪堤坝仅因水流参数出现偏差而失事的概率,为正确评价现行防洪堤坝的安全性提供了必要的依据.算例表明,对于防洪标准较高的河道,应重视水流参数偏差引起的水流风险。所得结论对水文风险分析计算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1998(3):76-80.
摘要:在以1∶100比例尺制作的滩涂水库部分河段正态模型中,模拟抽吸水库底部含盐浓度较高的 咸水,从而稀释水库内总含盐量,降低在某些气候条件下水库中下层盐水泛咸全库的浓度值。用观察流体迹线的方法描绘水泵进口附近的流态。文中还介绍了在静止容器内含盐量按高度梯度变化的盐液中底部抽吸时的情况。
1998(3):81-86.
摘要:提出了一种用于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ASVG)的自调整因子模糊控制器,并应用于暂态仿真 研究。仿真结果表明:ASVG模糊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能根据误差的大小自动调整比例因子和量化因子,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的作用。该控制器算法简单、计算量小,有利于进行实时控制。
1998(3):87-91.
摘要:论述了微机励磁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及控制规律,微机励磁控制器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四种控制规律:比例式、比例式+电力系统稳定器、线性最优控制、基于H∞技术鲁棒性控制 。通过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小干扰、大干扰仿真表明,线性最优控制和基于H∞技术鲁棒控制较前两种控制规律为优,它们不仅能有效的提高系统的静态性能,而且在大干扰情况下,也能够为系统提供阻尼,改善系统的动态品质。
1998(3):92-96.
摘要:在采用Poisson方程进行曲线网格生成时,提出一种确定P,Q函数的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利 用边界网格节点的分布信息来控制区域内部网格节点的分布,在数值模拟河道、湖泊等复杂边界中的二维流速场时,可快速获得与复杂边界正交良好的曲线网格系统,使基于该网格的流场计算精度明显提高。
1998(3):97-101.
摘要:对淹没宽顶堰泄流量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淹没系数σ是随hs/H0,ε,m变化的, 并求出了新的淹没系数σ2。
1998(3):102-104.
摘要:论述李冰科学地利用地貌条件、河流动力均衡原理和河床平衡剖面理论,修建和管理都江堰的成功经验。
1998(3):105-108.
摘要:对高桩码头CAD绘图系统进行了研究,阐明了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并讨论了系统功能和技 术特点。考虑到用户需要,配置了各种处理模块,成功地解决了以数据为中心的数据存取和保护问题,编写了相应的设计程序。系统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和通用性。
1998(3):109-111.
摘要:给出界限刚度系数ξb和相对柔度系数η的概念,并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给出了ξb的数值。 当连续梁的K/(Eb)≥ξb时,可按铰支连续梁计算;当连续梁的K/(Eb)<ξb时,应按弹性支承连续梁计算。当相同跨数的弹性支承连续梁的相对柔度系数η相等时,其支座反力相同。编制弹性支承连续梁的内力计算表格只需跨数和相对柔度系数两个参数。
1998(3):112-115.
摘要: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是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极为有效的迭代法.本文改进了对称逐步超 松驰预处理共轭梯度法(SSORPCG法)的迭代格式,可节省计算量8%~50%,并给出应用SSORPCG法求解有限元方程组时的几个关键子程序。
1998(3):116-119.
摘要:以橡胶气袋为内胎、尼龙织物制品为外胎制作的密封气囊作为气压式升船机的升降系统,对气囊的结构形式、承载能力及变形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囊理想的结构形式是圆截面手风琴气箱式内外胎组合结构。该结构形式气囊充气后,既能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几何形状变形,又能承受较大的内压,支承较重的荷载.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气囊,就可以使气压式升船机在通航问题上发挥作用。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