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1-9.
摘要:提出了水深与流场缓变水域波浪传播数学模型——水流中依赖时间变量并考虑能耗的波浪“缓坡方程”及其等价的控制方程组,分析比较了无水流情况此理论模型与其相应的两种抛物型近似的差别,提供了长江口波浪变形数值模拟计算工程实例.实例表明,该模型能适应河口三角洲大范围水域波浪传播数值计算.
1999(2):10-13.
摘要:利用XRD、固体核磁共振(NMR)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测试技术对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水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两种新型的水化磷酸盐:C7P3Hx和C6PHy.前者是一种大片状的晶体,三强线为:0.2092(100), 0.8216(56),0.3091(41);后者呈连续的大小不等 的圆形小颗粒,是一种凝胶相.在两者中,至少有一种以双聚体[P2O7]4-形式存在,而以C6PHy的可能性更大.
1999(2):14-16.
摘要:利用圆内解析函数的几个性质,改进了SchwarzPick定理,得到了Hermite二次型的一个非负下界估计.
1999(2):17-21.
摘要:对影响长江南京段防洪堤结构稳定的不确定性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防洪堤工程失稳风险计 算的数学模型.借助于Monte Carlo方法,具体计算了目前长江南京段防洪堤工程失稳风险的 大小.计算表明,目前长江南京段防洪堤发生边坡失稳的风险度为1.15%,发生渗透变形 的风险度为0.63%.
1999(2):22-27.
摘要:长江南京段洪水位存在明显上升的趋势,为确保新水情下防洪堤的安全,首先分析了引起该河段水位上升的原因,然后按3种方案研究了今后长江南京段出现不同水位的风险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水位突破历史最高值10.22m的重现期为27年,10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达10.8m左右.
1999(2):28-31.
摘要:借助扫描电镜(SEM)获得加载过程中Ⅰ型裂纹尖端失稳前包含变形信息的形貌图;由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各时刻对应的塑性应变;利用统计分析手段拟合出测量区域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
1999(2):32-34.
摘要: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系统环境辨识与诊断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建模步骤,然后从郑州市农村经济实际出发,建立了郑州市农村经济系统辨识与诊断模型,得出了影响郑州市农村经济系统 的重要因素、有利因素、潜力因素和制约因素.模型运算结果表明,目前郑州市农村经济系 统中存在着农业产出水平低、人口增长过快、工业效益差等主要问题.还找出了问题的主要 根源:教育水平低;科技管理人才缺乏;宏观调控不力.
1999(2):35-39.
摘要:依据对粉煤灰桩及其类似柔性桩身应力传递特性的研究,分析了桩身摩阻力的分布规律;用Mindlin解考虑简化的桩侧摩阻力的分布形式,推导出求复合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公式,为复合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法.
1999(2):40-44.
摘要:指出了常用Thompson方法中调节因子对生成网格曲线所存在的问题;从另一角度发出,借助于自然界符合椭圆型函数关系的某些物理现象,导出了一种新的调节因子表达式,并着重探讨分析了该因子的适用条件.长江三峡工程河段、第二松花江曾通河段实际水域的应用检验表明,该调节因子对强弯河段及多连通水域网格布置具有良好的效果.
1999(2):45-50.
摘要:与传统的半逆解法不一样,采用弹性力学的Hamilton理论和分离变量法,推导和求解了侧边为齐次边界条件的平面矩形域问题的解法,并进而把求解思想推广到非齐次边界条件情况,没有采用边界条件齐次化方法,而成功地求出了矩形域非齐次边界条件的解,从而扩展了分离变量法和弹性力学的求解方法.
1999(2):51-54.
摘要:提出了一种将模拟进化方法与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相结合解决大系统优化问题的优化方法——分解协调模拟进化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表明:分解协调模拟进化法兼具模拟进化法及分解协调法的优点,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适用范围广;若将并行计算技术引入该法,计算时间将大幅度减少;该法为快速地解决大规模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1999(2):55-59.
摘要:用有限元法对单桩的锤击贯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沉桩引起的土体动应力反应峰值,并以此作为土的前期固结应力,进行使用期桩土共同作用分析,得到桩基的承载特性.初步实现了在桩土共同作用分析中对沉桩影响的真正考虑.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较好吻合验证了本文锤击沉桩数值模拟及考虑沉桩影响的桩土共同作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1999(2):60-64.
摘要:应用随机生产模拟理论,建立了等效电量函数法分段模型.从抽水蓄能的主要功能--调峰填谷作用以及较高的可靠性出发,以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首先对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运行产生的节煤效益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然后对抽水蓄能电站最优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从而证明了随机生产模拟方法的实用性,并由此得出了抽水蓄能电站的最佳运行方式.
1999(2):65-68.
摘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调价的必要性,介绍了文件证据法和公式法两种调价方法,论述了单一调价公式的精度对业主和施工承包商之间风险的合理分担所带来的影响.计算分 析表明,单一调价公式中采用的价格指数数目与调价风险有直接关系.文中还结合国内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合同调价公式的现状,指出:确定调价公式时应综合考虑置信度、价格指数数目、价格上涨幅度等因素.
1999(2):69-73.
摘要:在研究嘉兴市地面沉降发展过程、规律及其主要危害的基础上,讨论了应急开采与允许开采的区别,并提出用“警戒水位”和“危急水位”作为地面沉降地区限制承压水开采的定量标准.研究了动态管理地下水的信息系统及其层运算方法,为地下水管理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1999(2):74-80.
摘要:根据拱坝的结构特点,针对乌江构皮滩拱坝坝址区存在的层间错动带、软弱夹层及断层破碎带等的复杂地质条件,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研究其应力应变及稳定问题,对大坝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为初步设计提供应力、位移及稳定安全系数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1999(2):81-85.
摘要:针对少沙河流上船闸引航道泥沙淤积问题研究资料甚少的情况,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贵港枢纽船闸引航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分析了引航道淤积的机理及特点,得出了3个特征年份引航道泥沙回淤量及引航道口门区最大淤积厚度.研究表明,少沙河流上的船闸引航道淤积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建设中必须考虑相应的清淤措施.
1999(2):86-89.
摘要:提出了非饱和膨胀土的结构性凝聚力和结构性内摩擦角的概念,给出了结构性强度的确定方法,研究了非饱和膨胀土的结构性强度与含水量和吸力的相关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膨胀土的结构性强度是结构性凝聚力与有效凝聚力的差,结构性强度的对数与基质吸力的对数呈直线相关.
1999(2):90-95.
摘要:将B-H模态综合法推广到材料非线性体系中,采用子结构凝聚法求解非线性动力体系的振动响应,方法简捷,求解体积小,是分析非线性动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运行时间比常规有限元法短,结果可靠.
1999(2):96-99.
摘要:就灰关联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农作物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使用灰关联分析法进行农作物品种综合评判的具体做法与步骤,并以鲁西北棉区两熟的小麦 配套品种(系)为例,进行了具体的评价计算.计算结果全面客观,切合实际,克服了以往评判中只注重某一或某几种性状而忽视其它性状所造成的偏差,表明灰关联分析法是进行农作物品种综合评判的一种便于操作的、科学的、有效的方法.
1999(2):100-102.
摘要:首先讨论了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d(Dxt)/dt=f(t,xt)的Lipschitz一致渐近稳定性,给出了(变分)Lipschitz一致渐近稳定成立的充分条件,其次利用变分Lipschitz一致渐近稳定性讨论了该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并给出了存在定理.
1999(2):103-106.
摘要:用水文地质数学模型,对蔚县矿区各井田奥陶系灰岩岩溶水不同设计水平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根据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分析了人工补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立了矿区水资源系统的管理模型;用对偶单纯形法对之进行了求解,证明了优化管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给出的最佳管理方案,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途径,收到了较好的效益.
1999(2):110-112.
摘要:连续介质模型和不连续介质模型是岩体的两类力学模型.根据两类力学模型的适用范围并运用劳丹的科学合理性模式,指出:两类模型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今后应建立既能反映连续性又能反映不连续性的统一的岩体力学模型.
1999(2):113-115.
摘要:针对人们处理较多自变量的大型回归问题时设计矩阵难免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的问题,讨论了文义压缩最小二乘估计(即GSLS估计)的一些性质,如相似性、优良性、精度等,认为GSLS估计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估计类.
1999(2):116-118.
摘要:
1999(2):116-109.
摘要:就半河局部河工模型的关键问题--半河纵向边界应具备的条件、选定方法,以及半河纵向边界存在的问题发表了看法,指出:半河局部河工模型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单独或与数学模型研究相配合,可以解决工程建筑物尺度相对较小而附近水域较宽广条件下的工程实际问题.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