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3):1-4.
摘要:采用组合式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板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分析.混凝土材料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为考虑材料达到极限强度后的性能,用弥散裂缝模式模拟混凝土拉裂后的应变软化及应力释放,用应变空间破坏面近似处理混凝土的压碎型破坏;钢筋采用等效薄膜模拟.经与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性较好.
1999(3):5-8.
摘要:根据现场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是野外水文地质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当抽水含水层的边界形状、边界条件较为复杂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公式 用来计算水文地质参数.考虑有越流和一侧有隔水边界的影响,基于承压不完整井稳 定流抽水试验资料提出了一种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采用该方法通过一次稳定流抽水试验可以同时确定出主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和弱透水层的越流因素.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可以通过一次抽水试验 资料获得较多的水文地质参数.
1999(3):9-13.
摘要:运用非线性科学理论和方法,对边坡变形破坏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反映边坡系统动态特性的关联维数D2和Kolmogorov熵K2的计算公式.实例分析表明,滑坡变形失稳过程具有混沌和分维特性,可以用分形理论来研究滑坡预测问题.
1999(3):14-16.
摘要:本文构造了R2×R2中的一个锥子集Γ,以沿向量场的Hilbert变换为工具,证明了以Γ的特征函数为象征的拟微分算子在L2(R2)中是无界的.
1999(3):17-21.
摘要:把港口生产视为随机服务系统,建立了模拟港口营运状况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港口吞吐量、船舶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服务时间和平均排队长度等港口营运参数的模拟计算值与实际统计值基本一致,表明该仿真系统能够客观地反映港口的实际营运状况,可为港口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999(3):22-25.
摘要:在动态形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夯动力计算的动态有限单元法,建立和推导了相关的有限元公式.该方法克服了以往一般有限元法计算强夯动力问题时无法考虑加固土质振动特性等缺点,能较实际地反映强夯加固的动力特性.并编制了动态有限单元法计算程序,经实例计算表明,结果是较满意的,说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正确可行.
1999(3):26-29.
摘要:探讨了平面及空间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在预应力锚索加固岩体的研究中的应用,在程序中采用双弹簧单元和空间弹簧单元来模拟锚索和胶结体之间的粘结—滑移特性.提出了“预锚附加应力场”的概念,研究了附加应力场的具体分布形态和影响因素,认为预锚加固作用的实质不仅仅在于提供直接平衡力,更在于加强岩体结构,并调整和改善岩体应力状态.
1999(3):30-33.
摘要:在研究项目管理循环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建立起完整的项目管理循环概念;认为项目管理循环不仅包括项目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而且包括项目竣工后整个运营阶段和项目寿命结束后仍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影响的阶段.在探讨项目 监测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研究项目管理循环和监测与评价过程的相互关系,认为项目监测与评价不仅包括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监测与评价,而且包括竣工后运营 阶段的监测与评价和项目寿命结束后仍然产生影响阶段的监测与评价.监测与评价的对 象是项目全系统、全过程.
1999(3):34-38.
摘要:通过分析指出,用近似于矩形或长方体的常规实体单元描述平面或空间岩体问题中的软弱结构面,其精度比简化的节理单元或夹层单元要高.在计算效率上,由于简化的节理单元或夹层单元的劲度矩阵元素与常规实体单元相同,因而简化的节理单元或夹层单元并无优越性,对岩体中软弱结构面的描述可采用常规的实体单元而无需进行特殊处理.由于结构面的屈服、破坏一般是沿着结构面的走向发生的,且抗拉强度较低,因而提出了适用于软弱结构面的广义摩尔库仑(简称MC)屈服准则.用两个简单算例来验证本文提出的常规实体单元结合结构面广义MC屈服准则对带软弱结构面岩体进行弹塑性分析的 合理性、正确性.
1999(3):39-44.
摘要:推荐一种开放组合式微机型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的设计方案,介绍微机监控装置的硬、软件设计思路和原理.该监控装置能对直流系统的运行做到自动监控、报警及遥测、遥控等,能较好地满足无人值班(守)的需要.
1999(3):45-48.
摘要:以水文循环的基本单元——“流域”为研究空间,以流域中人和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流域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及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并对岷江上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测度.
1999(3):49-51.
摘要:将控制技术运用到拱型结构的振动控制中.运用单点和多点控制方法,将主动控制力表示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线性函数,在频域内探讨了拱型结构某些关键部位的加速度频率响应随地面运动频率变化情况,研究了主动控制力参数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并对带有主动控制装置的拱型结构在随机激励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用速度的线性函数主控力形式可明显降低结构加速度响应,控制力的最佳位置与要控制的振型有关.
1999(3):52-56.
摘要:奥氏体不锈钢SUS316Ti的手工焊焊接接头(焊条A102)承受80%的屈服拉应力, 在氧浓度为1.0 × 10-4,温度为550℃的液态钠中腐蚀1500h,对试样进 行SEM和Auger俄歇能谱分析以及Ar+的溅射.结果表明,焊缝中由于存在δ铁素体,加速了Cr,Ni的扩散,使其抗钠腐蚀性能下降.而焊接接头的热影响 区母材的腐蚀机理都为晶间腐蚀,所以无明显差异.因此在制造快堆时,必须考虑到焊缝中的δ铁素体含量,以保证快中子增殖堆的安全运行.
1999(3):57-62.
摘要:根据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粉煤灰掺石灰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击实性、渗透性、压缩性及抗剪性,确定出最佳配比,并分析了粉煤灰掺石灰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这种混合料可用作桩材料,且因其透水性好还可作为垫层料,用粉煤灰混合料垫层可代替砂垫层.由于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工程特性,故用其加固地基效果良好.
1999(3):63-68.
摘要:研究了长江南京八卦洲汊道的河道自然演变规律和河道演变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讨论了河道整治工程规划和整治工程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等.给出了城市河流河道整治问题的一个实例.
1999(3):75-78.
摘要:利用直接积分法结合子结构技术和网络并行计算的特点,提出一种求解结构动力响应的网络并行解法.该方法在并行形成各子结构的劲度矩阵、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及荷载列阵后,并行进行各子结构的静凝聚,然后采用并行子结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迭代求解结点位移,从而确定结构的动响应.算例表明,随着子结构内点数和时间积分步数的增加,能获得较高的加速比.
1999(3):79-83.
摘要:基于增量Wilsonθ法推导出增量形式的结构动力方程的数值迭代形式,并针对非线性结构的静动力数值分析提出了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改进增量方法.改进后的增量法,理论简单,程序实现方便,而且能更好地控制每步迭代入的误差,能模拟整个加荷过程,并成 功地应用于土石坝与地基的静动态相互作用研究.
1999(3):84-86.
摘要:对混凝土加质量块悬臂梁结构、三种不同比尺的纯悬臂梁及加质量块的石膏悬臂梁结构做了振动实验,根据材料前四阶的振型动态弹性模量和非振型动弹模(包括从材料的静弹模到一阶振型动弹模以及在各阶共振频率之间的非振型动弹模)随频率变化的结果,建立理论模型.并对动弹模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和机理进行了探讨.
1999(3):87-91.
摘要:基于非线性弹性理论,假定索是理想柔性的且满足虎克定律,根据单索的平衡方程及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两跨连续索在中间节点滑 移的一种理论解法,建立了其非线性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公式,并根据NetonRaphson叠代方法建立了非线性求解方法和步骤,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靠合理,概念清楚,计算简单,精度与非线性数值解非常接近,足以满足工程要求.
1999(3):92-94.
摘要:采用椭圆型方程生成网格,网格的初始解由代数方法给出,讨论了系数选取对网格疏密调整的影响.变换的椭圆型方程用GaussSeide l迭代,并辅之以超松驰加速收敛,分析了收敛准则对计算时间、网格光滑性及精度的影响. 最后对复杂边界的水库生成了符合要求的曲线网格.
1999(3):95-98.
摘要:在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中,水库入库径流的描述直接影响水库运用的动能经济效益和工程安全.为了更客观地反映雨源型河川径流内在的随机 特性和时历特性规律,较好地反映河川径流的连续性,将中小型水库入库径流过 程按连续随机过程处理,提出雨源型水库的入库径流具有马氏链特性的条件,将 十分复杂的径流关系简化为相邻时段间的相关关系,使问题大为简化.根据卡氏建议,将径流转换成对应的另一变量,按正态分布规律的频率密度分配微分方程,建立全年各时段的径流转移概率矩阵数学模型,作为水库入库径流的数学描述,实用性强.
1999(3):99-103.
摘要:采用网河区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对广州西村和石门两水厂的拟搬迁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拟迁址处的 水质较现水源地的水质明显改善;在控制好未来污染源的条件下,拟迁址处的水质基本可满足水源地的要求.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