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4):1-6.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将耗散相关εij和能耗率ε分解为非均匀部分和均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均匀部分分解为主要部分即各向同性部分和剩余部分.分析了各向同性部分εh与脉动能k、横向微比尺λg的关系,指出εh随着脉动能k的取值,落在阻力平方区、过渡区和阻力线性区等范围,提出了可以代替 紊流模式中并不精确的能耗率简化方程的算式.
1999(4):12-15.
摘要:利用Bézier、有理Bézier曲线的算子表示,非常简捷地证明了Bézier曲线和有理Bézier 曲线的分段性和包络性.类似的方法很容易推广到Bézier、有理Bézier曲面上.
1999(4):16-19.
摘要:基于非线性弹性理论,提出了适合悬索结构大位移分析的改进的两节点索单元有限元模型.在位移函数的表达式中计及了索元自重垂度的影响,从而克服了目前悬索结构普 遍采用的两节点索元无法直接计及自重垂度影响的缺点.采用Lagrange轴向应变的表达式建立了索元轴向应力、应变的直接关系,并基于Lagrange描述和虚功原理得到了索元的非线性 平衡方程与切线刚度矩阵.采用Newton Raphson法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精 度明显优于两节点直线索单元的精度,适合于中、大跨度悬索结构的大位移分析.
1999(4):20-23.
摘要:以应力应变曲线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误差达到最小为目标,反演出相应于最大应力的等效单轴应变值εic,并回归得到三轴受压时εic的计算公式;对二轴受压一轴受拉、一轴受压二轴受拉及三轴受拉等受力状态提出了εic的计算方法.算例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合理的.
1999(4):24-29.
摘要:从研究方法、明渠紊流拟序结构、泥沙运动与床面形态、拟序结构与泥沙运动和拟序结构与床面形态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在展望了研究趋势后,提出今后应该进行更加精细的实验研究,加深对拟序结构与泥沙运动相互作用的理解.
1999(4):30-34.
摘要:基于水电工程施工中填炸药和插锚杆作业自动化过程的关键技术是寻孔,采用模糊控制理论,研制了模糊控制器.用数字单片机作为硬件支撑完成模糊控制,并对以该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进行实时动态仿真,充分证实了模糊控制器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999(4):35-38.
摘要:针对河道整治模型试验所提出的在北港文山里河段设置束流工程这一预案,用数学模型对此束流工程进行专项的方案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能改善北港河道水流条件、保证行洪安全和航道稳定的束流工程方案.
1999(4):39-44.
摘要:以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理论为基础,论述了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意义、方法和计算模型.以小浪底水库某县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对该 移民安置区土地承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土地承载力的对策.
1999(4):45-49.
摘要:水利枢纽工程投资费用合理分摊是正确计算各部门效益的前提,本文首先使用主次分摊法、枢纽指标系数分摊法、效益比例分摊法、可分离投资费用剩余效益分摊法等常用方法对小浪底枢纽工程投资费用进行分摊.为了使投资费用分摊更加合理,在常用分摊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运用离差平方法对该工程进行了分摊,并对各种方法下的运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1999(4):50-53.
摘要:对掺石灰处理膨胀土的掺灰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样饱和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膨胀力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比较,提出了不同龄期的掺灰率应用不同EDTA耗量标准曲线的建议及用三轴仪量测膨胀力的改进方法,供公路路基土工试验参考.
1999(4):54-59.
摘要:在实体泥沙模型试验中,煤粉是常用模型沙.它在长系列实体泥沙模型试验中,与细颗粒泥沙运动特性有误差.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细颗粒煤粉干容重随淤积历时的变化,探讨了其密实机理及对起动流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煤粉的沉积密实程度对起动流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999(4):60-63.
摘要: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破坏后的混凝土截面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到了断裂面的统计特征,分析了强度与骨料断裂比例的相关关系,有助于对断裂机理的进一步了解.从三维级配分布得出二维级配分布,为二维数值分析混凝土的性能提供前提.
1999(4):64-67.
摘要:概述了神经网络的有关理论.研讨了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的步骤、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对上海港集装箱运量进行了预测,并与灰色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P网络的预测精度高,是解决高度非线性系统预测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999(4):68-72.
摘要:在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坝安全评价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开发技术基础上,采用了基于Client/Server网络体系的“一机四库”系统结构,并论述了该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功能、相互连接及实现方法.
1999(4):73-77.
摘要:较为详实地介绍了天文潮分析及预报实用系统开发的总体设计、自动分潮优化潮汐调和分析及预报的原理、系统的详细设计、系统的开发工具以及系统的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系统的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且该实用系统的开发对专业性很强的科研成果向实用性方向转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999(4):78-82.
摘要:从图件扫描数字化误差理论分析出发,利用定向点和采样点的自动对中和多种人工采点方法的实验数据,对误差原因及分布规律进行了验证,得出了扫描数字化精度与手扶跟踪数字化精度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对提高大比例尺图件数字化的精度和速度具有借鉴意义.
1999(4):93-96.
摘要:分析了预锚加固体系现行设计方法所依据的基本理论,认为改进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加固机理和效应的认识.通过分析预锚体系的特点,对单根预应力锚索研究的重点问题以及如何提高预锚加固的效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此外,还探讨了有限单元法在预锚计算中的应用,以及群锚体系的整体效应和计算特点.
1999(4):97-100.
摘要:用二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并对堆石料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用邓肯E-B模型作了应力、变形分析,得到坝体变形、面板变形和应力等成果.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重要的结论,即参数的变化对位移影响很大而对应力影响很小.对堆 石料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9(4):101-106.
摘要:以新安江大坝右岸坝基薄层页岩为例,依据多年大坝观测试验资料和软岩泥化机理,提出从软岩矿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坝基渗流等四方面的评价准则,评判新安江大坝页岩性状的变化.
1999(4):107-110.
摘要:探讨岩体内圆形洞室锚杆支护前后的应力、位移解析解的变化,即围岩特征曲线 .结合Labiouse等的系列文章及其他有关资料,应用位移边界理论、Lamé公式及弹塑性理论,编制了TURBO Pascal及Excel计算程序,评价洞室围岩的应力位移特征.与Labiouse的结果比较,应用本文的计算过程得到的结果极为理想.
1999(4):111-115.
摘要:首次提出适用于求解连续及不连续介质结构可靠度的随机界面元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导出 了基本公式,研制了计算程序.在算例分析中,用MonteCarlo法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实 际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靠而有效的,且适用于复杂结构可靠度问题的求解.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