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4):1-7.
摘要:探讨了数字水文模型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框架,首先利用数字高程数据自动提取流域水系,构建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主要包括数字高程模型中凹陷区域的识别和处理、平坦部位水流流向设定、子流域集水单元勾划、河网生成、河网与子流域编码及河网结构拓扑关系的建立;然后在每一集水单元上建立数字产流模型,再根据河网结构拓扑关系建立数字河网汇流模型,从而形成数字水文模型.通过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强化观测资料的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水文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洪水的涨落过程.
2000(4):8-12.
摘要:根据长江、黄河、海河及淮河的部分河段上古洪水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按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洪水计算的方法,将有古洪水资料的洪水频率计算成果与无古洪水资料的设计洪水成果相比较,从参数区域协调平衡、相同控制面积下设计洪水成果等的合理性检查方面论述加入古洪水资料后其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
2000(4):19-22.
摘要:从细观力学和断裂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混凝土材料中骨料和水泥砂浆界面上变温引起的开裂损伤,给出了裂缝随温度变化的扩展规律,将损伤变量表达为 温度的函数,从而为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由于变温而造成的损伤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的变温荷载亦会引起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
2000(4):23-28.
摘要:根据半无限大地基弹性沉陷公式,利用线粘弹性—弹性相应原理及Laplace变换等数学工具 ,导出了Kelvin型和三参量型粘弹性地基沉陷公式.用空间八结点徐变等参单元离散上部结构,地基沉陷采用粘弹性理论解,提出了对软基上结构进行仿真计算的半解析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实例计算表明,仿真算法能很好地模拟整个工程从开挖、施工到正 常运行的全过程.
2000(4):29-35.
摘要:在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动床试验,验证优化防洪规划岸线在特大洪水作用下的河床演变规律,并提出治理南北港调整分流比措施的研究成果.
2000(4):36-39.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水气两相流数学模型计算明流长隧洞的通气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能适应不同的工程布置和运用条件,运用该模型计算通气量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数值计算揭示了通气量随隧洞运行条件的变化规律,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有关的参考依据.
2000(4):40-44.
摘要:分析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调整价格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公式法价格调整精度的因素.计算并比较表明,与单一公式相比,多重子公式的价格调整精度更高.文中还结合国内工程项目合同价格调整的现状,提出在确定价格调整公式时应考虑的公式形式、价格指数数目等因素.
2000(4):45-49.
摘要:给出一种适合于水电机组线性最优调节器的加权矩阵的确定方法——基于次时间最优控制的加权矩阵的确定方法.仿真表明,这种方法有助于设计者快速、准确地得到合适的加权矩阵,避免了盲目试验.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使用较多的对角加权矩阵,给出了相应于机组转速、导叶开度、桨叶开度、水头以及转速的积分等状态变量的权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000(4):50-53.
摘要:介绍用于实时显示的泥石流三维模型动态内插方法,它是根据水力学、计算数学与泥石流运动学原理,运用计算机动画中移动点约束条件插补算法,结合泥石流本身独有的特点,对泥石流两次摄影构成像对之间按时序内插,以获取用于三维动态显示的数据的方法.在本方法中,加入了影响泥石流流态的四种因素,解决了泥石流流体在计算机三维动态显示数据来源问题,数字模型恢复摄影两次曝光之间未捕捉到的运动信息使泥石流动态显示成为可能,从而为泥石流动态模型进一步量化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0(4):54-58.
摘要:本文考虑到无网格伽辽金法只需节点信息,不需将节点连成单元,并具有精度高、后处理方便等优点,从而用它求解接触问题.这里采用的方法是将Katona界面单元引入EFGM,迭代求得两物体间的接触状态.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基本可行.
2000(4):59-62.
摘要:结合案例分析研究,通过模型计算确定排污交易量,分析排污交易所能取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全面地阐述了河网地区点源排污交易的条件、方法.研究表明,采用 排污交易是实现环境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偿使用的有效手段.
2000(4):63-66.
摘要:综述了利用删除法进行前馈神经网络设计的研究现状,并在重点分析根据隐节点输出相关性进行自删除的几种算法的基础上,在一个较高层次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隐节点自删除算法.算 例说明了这种算法不仅可以压缩线性相关隐节点,而且可以删除不重要的隐节点,其重新计算量也大大减小.
2000(4):67-71.
摘要:应用经过拟合的模型,对实例中实施的抽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作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时段内场址区碳酸盐岩含水层中TCE污染羽状体的分布范围及其浓度均有比较明显的减小,去污效率比较理想.已由抽水试验证实,其有利因素之一就是污染含水层介质具有较强的水力传导性.鉴于系统的不确定性,应对抽出处理方案进行多阶段设计.
2000(4):72-76.
摘要:用水体位移有限元分析库水底部含有淤沙对刚性坝动水压力的影响.将淤沙作为弹性材料,对材料参数和不同厚度淤沙对动水压力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2000(4):77-80.
摘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程资产要实现保值、增值运行和实现滚动开发的目标,提出重视、加强水利工程资金运作的思路,提出拟建或在建大中型水利枢纽运行期最大可承受运行费用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大型水利工程分析应用的实例.研究的结果将为大中型水利枢纽的运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00(4):81-84.
摘要:介绍了用于电力系统动态测辨设计的一种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采用LEM模块作为电网的电流电压输入转换模块,LEM模块是用磁补偿原理制作的霍耳器件新型的电流电压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线性度好、动态性能好及隔离好等优点.系统的智能采集卡自带CPU和FIFO缓冲器,插于工控机ISA扩展槽.智能数据采集卡通过FIFO存储器与工控系统机共享 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和数据缓冲容量.在数据采集卡上设置了状态命令信箱,用于接受工控机系统的命令和反馈采集状态.采集卡中,对AD转换的驱动电路也作了改进.
2000(4):85-91.
摘要:通过对激振源、合理计算模型及其解的初步分析,提出柱型机墩垂直振动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及计算方法,供工程设计参考.
2000(4):92-96.
摘要:对河道采沙从流态变化和对河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a)采沙使河床局部变形,打破了水沙运动的平衡;采沙坑对水流的作用类似于跌坎,相应地横向次生流和平面流场也 被迫调整.(b)水流流态变化引起溯源冲刷,进而导致河床全面调整,影响河床稳定.建议加强统一管理,以科研成果为基础指导有序采沙,力求变害为利.
2000(4):97-100.
摘要:基于接触面单元,导出一组能反映两扇闸门斜接柱接触变化的本构方程式.详细研究了闸室水位升降过程中两扇闸门接触区域的变化情况以及对门体应力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调整背拉杆预应力克服闸墙变位引起的不良影响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2000(4):101-103.
摘要:介绍了由城镇供水生活用水需求弹性和工业用水需求弹性计算生活用水需求函数和工业用水需求函数的方法;以水厂最大利润为目标,建立了最优水价模型,推导了最优水价公式,并给出了一个算例说明模型的应用.
2000(4):104-106.
摘要:结合重力坝断面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讨论了进化策略的实施步骤.实例计算表明,进化策略所得结果近似全局最优解,用于重力坝断面优化设计简单有效,得到的优化方案经济、合理、可靠.
2000(4):107-111.
摘要:应用微分几何、空间解析几何以及画法几何的原理,提出了构成两种典型的直纹渐变曲面管道几何模型的简易方法,并以这两种管道为例,对其横断面的变化及其函数方程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和分析,并为这类管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了方便实用的数学模型.
2000(4):112-115.
摘要:基于气垫式调压室室内水位波动的周期(或频率)随时间变化不大的特点,按小参数幂的渐近展开方法求解了气垫调压室的基本方程式,得出了机组弃荷时的涌浪计算公式.
2000(4):116-118.
摘要:讨论了二次型在单位球面及其闭子集上的极值问题,并引入广义二次型的概念,利用正交变换从两个方面推广了二次型的极值与其对应的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