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1-7.
摘要:根据分层流紊动扩散能力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存在明显差异的特征,建立了三维代数应力通量模型.模型以有限体积法离散,SIMPLEC方法求解速度、压力和温度耦合方程组.对某分层流试验数值模拟计算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对于各向异性的分层流,代数应力通量模型与双方程k-ε模型相比,更好地保留与模拟了其基本物理特征,所得结果更趋合理.
2001(2):8-10.
摘要:将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控领域,并针对某一混凝土重力坝水平位移实测值建立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监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其预报精度优于常规的统计回归模型.
2001(2):11-14.
摘要:利用给出的α阶Carleson测度(α>0)的定义以及算子理论方面的有关知识去研究Carleson测度,刻画了α阶Carleson测度与某些空间的函数之间的紧密关系,得到了用BO函数、BMOA函数等的积分不等式刻画α阶Carleson测度的定理1及推广定理A的推论.
2001(2):15-20.
摘要:根据长江流域防洪系统问题,以“先泄、后蓄、再分洪”为洪水调度原则,进行实时调度仿真模拟,并以长江流域1954年洪水为实例进行模拟验证.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信息反馈技术实施防洪系统实时调度时,将网络调度模型中节点之间的传播时间融合到网络时空结构中,调整了网络结构,减少了迭代次数和算时,且在网络结构中便于考虑上下游水库蓄放水时间空间差异的协调配合;宜昌至汉口的洪水演进由原来3段分为6段,从而计算精度得到提高.
2001(2):21-25.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有效的农田氮素水体污染防治途径.研究表明,节水灌溉(湿润灌溉)情况下渗漏水中总氮浓度、氮素渗漏量、氮素渗漏损失代价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渗漏水中3种形态的氮素(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以硝态氮为主,铵态氮和有机氮占的比例较低;和常规灌溉相比,相同施氮处(264.75kg/hm2)采用节水灌溉时稻谷增产4.1%,氮肥当季利用率提高3%、氮素渗漏量下降8.9kg/hm2,水稻节水灌溉是当前降低太湖地区水体氮素污染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2001(2):26-29.
摘要:在水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收益现值法概念定义的基础上,对收益现值法数学模型建立及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等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供水部门收益现值法和供水目标收益现值法的使用,收益现值法的应用程序、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尽管收益现值法中预期收益额、折现率的估算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研究还是可以计算定的,且评估结果能真实反映水资源资产价值,易为供需双方所接受.
2001(2):30-33.
摘要:分析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本特征,从形态、机制、物系三个方面研究移民区域发展的恒动系统,提出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方法,指出: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应特别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循环的发展规划,应体现公众参与性,应注重多学科的互补性.
2001(2):34-37.
摘要:根据非接触式存储器的读写原理,对读写器电路作了改进,适当增加了磁场强度,在设计读写器天线时充分考虑读写器天线线圈与非接触式存储器线圈间的耦合因子,优化了天线设计,提高了接收灵敏度,延长了读写距离.
2001(2):38-42.
摘要:针对Saint-Venant方程组离散后所形成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将Gauss列主元消去法与压缩存贮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存贮单元少、舍入误差小且数值计算稳定的计算方法,使得河网非恒定流的数值计算更加高效,并且计算的精度可得到充分的保证.
2001(2):43-46.
摘要: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以月平均500hPa,100hPa高度场及月平均海温场为预报因子,对广东省翁江流域的月径流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基于EOF迭代的预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月径流长期预报新方法,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2001(2):47-51.
摘要:根据“一票否决”的思想,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一个可以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数学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计算简单,而且其结果能在方案发展不协调时进行调整,使模糊排序更具科学性、客观性.文中还给出了利用这一数学模型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判的实例.
2001(2):52-56.
摘要:根据费用/进度控制的基本原理,给出适合投资控制的水利水电工程费用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类费用控制目标的设置模型以及合同项目投资控制目标设置模型.所建立的模型为研究费用/进度控制系统行为状态和集成控制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
2001(2):57-60.
摘要:通过某电站勘探平洞的超挖测绘,分析了平洞超挖块体的边界条件,确定了超挖块体的类型及其特征,推导了各类型超挖块体体积及其有关重心位置的计算公式,评价了各类型超挖块体的体积及其相关分布模型,以及块体重心位置的分布特征,这对于节理岩体地下洞室稳定性评价以及加固处理方案的确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01(2):61-65.
摘要:就分布式多媒体系统DMS中同步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首先论述了形式化规范语言LOTOS的约定与基本概念,然后对其进行了基于时间的扩充,引入时间操作算子,确定了相应的语法定义和语义规则.通过基于时间扩充的LOTOS,对分布式环境下的多媒体同步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复杂的多媒体严格同步系统和具体的算法描述.
2001(2):71-74.
摘要:从来水和用水不确定性角度分析黄河下游水量调度风险.对来水采用典型解集方法生成来水系列,对用水根据降雨概率分布生成用水系列,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建立了水量调度风险分析模型,给出风险的定量描述,从而使水量调度决策更加符合实际 .
2001(2):75-78.
摘要:提出了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变f序列响应面法和相应的收敛控制准则,并应用于非线性极限状态函数的可靠度计算.该方法用简单的二次函数逐步逼近原来的复杂函数,并由该二次函数计算可靠指标的近似值.这一方法简化了迭代计算过程,减少了迭代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对于大型复杂结构的可靠度分析较为适宜,并可推广应用于动力问题等的可靠度分析.
2001(2):79-82.
摘要:通过对土石坝渗流的成因分析,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并结合某土石坝的实测资料建立了渗流监控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输入输出因子和模型结构.该模型具有再学习能力,在应用过程中,可以用新的观测资料对模型不断地进行学习训练,以提高模型的精度.
2001(2):83-86.
摘要:针对均匀设计方法在材料多因素试验中数据离散性大的问题,提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均匀设计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试验因素与结果之间的BP模型.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不仅可大大减少试验工作量,又可克服试验数据离散性大的问题,并能得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最优配方.
2001(2):87-90.
摘要:结合三峡—葛洲坝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在分析系统数据源的基础上,利用GIS进行数据组织,探讨了系统结构的设计、系统集成与开发的模式,联合应用GIS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开发出一个实用的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大江截流前后的数据管理、查询及水环境辅助决策.
2001(2):91-95.
摘要: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原理,对坝基水质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基水化学场是坝基渗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pH值、化学成分和化学类型的形成均受制于坝基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可依据水质的特征将坝基划分出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即强径流带、缓径流带和孤立水体带.
2001(2):96-99.
摘要:根据珠江三角洲八塘尾河口段的河道形态及潮流特性,在对潮汐动力可利用性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碍航浅滩整治的工程方案,并进行了冲淤试验.试验成果表明,采用鱼嘴工程利用潮汐动力不仅解决了出海航道碍航问题,而且使洲尾开挖区航道内回淤量明显减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整治途径.应指出,鱼嘴工程方案布设和试验是初步探讨性的,对于整治工程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还需进行深入试验研究.
2001(2):100-103.
摘要:引进了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的概念及DRASTIC方法,并应用于大清河流域的地下水污染敏感性的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与该流域的水文地质特性一致.
2001(2):104-106.
摘要:将改进的基因算法应用于某省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并与灰色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用基因方法预测是优越的.
2001(2):107-109.
摘要:针对行蓄洪区复杂河道的特点,提出了行蓄洪区的计算与预报方法,使得卡尔曼半自适应滤波模型可以用于复杂河道行蓄洪的调度和实时洪水预报.把该模型用于淮河干流中游鲁台子—吴家渡河段的洪水预报和行蓄洪的调度,取得了较高的预报精度.
2001(2):110-113.
摘要:基于运动波方程差分解的数值扩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模拟扩散波物理扩散的新途径,对马斯京根-康吉洪水演算方法和具有预见期的洪水演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方法的稳定性条件.对两条天然河道的应用表明,洪峰流量、峰现时间和过程线等的预报精度均达到了《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要求.
2001(2):114-118.
摘要:以长江下游水为源水,通过一系列烧杯搅拌试验,研究聚合助凝剂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其相对于金属盐混凝剂的投加时间,以期取得具有最大浊度去除率和最小残留铝离子浓度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