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4):363-365.
摘要:针对复杂的流域防洪系统调度方案评价决策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提出相应的防洪系统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原型. 该指标体系不仅考虑了防洪系统内各个防洪构件(如各个水库、分蓄洪区)的运行目标,而且考虑了整体防洪系统运行目标.
2003(4):370-373.
摘要:将三角形网格良好的边界拟合性能与有限体积法守恒性质好、求解速度快的优点相结合,构造了适用于三角形网格的有限体积计算模式,模式以交替方向隐式(ADI)求解. 采用长江三峡工程河段水流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将实测值与计算值作了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2003(4):378-381.
摘要:针对推求Nash汇流模型参数的传统方法中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流域降雨径流资料,而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并没有足够的水文资料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确定Nash模型参数的新方法.首先由DEM提取地形地貌参数,然后推算Nash模型的参数.选 择长江三峡沿渡河流域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实用上是可行的,完全避开了大量降雨径流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缺少资料情况下汇流计算方法的研究.
2003(4):382-385.
摘要:以黄浦江上游水为水源,进行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的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不曝气时,生物陶粒滤池对原水中的浊度、Fe和Mn的去除效果比曝气工况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1.70%,73.86%,74.05%.(b)在原水溶解氧浓度较高(平均为4.8mg/L )而NH3-N浓度较低(平均为0.28mg/L)时,曝气和不曝气工况下,生物陶粒 滤池对CODMn的去除率没有显著差别,分别为16.09%和15.60%.(c)在原水NH3-N浓度低的情况下,生物陶粒滤池对NH3-N和NO-2-N的去除效果均较差,但试验结果显示,曝气充氧有助于提高去除率.(d)从生物陶粒预处理装置的运行要求来看,其对浊度、有机物、Fe和Mn等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良好,且从去除NH3-N和NO-2-N 的情况来看,曝气充氧是必须的.生物陶粒滤池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可为微污染水源水厂的改造和新建提供科学依据.
2003(4):386-388.
摘要:基于河流水环境系统信息不确定性特点,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就未确知信息下一般河流水体纳污能力计算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实例分析表明,由水体纳污能力计算模式,依据未确知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和未确知数学期望值公式,不仅可以求得河道纳污能力的未确知期望值,还可获得相应纳污能力的主观可信度值.同时,由设定的纳污能力可信度水平,还可确定相应的水体纳污量,这在水污染总量控制决策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Alkaly Camara , 朱元生 , 束龙仓 , 施鑫源
2003(4):389-394.
摘要:根据区域水源情况由于各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以及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特点不同,决定了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准确因素的情况,探讨了区域地下 水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理念,以及造成不可持续的原因及其后果,并提出了进行地下水不可持续的风险定量分析的可行方案.
2003(4):395-398.
摘要:对防止高拱坝坝踵开裂和屈服的两种常用工程措施周边缝和底缝进行研究.研究中坝体混凝土、缝和坝基材料采用不同的非线性材料模型.结合292m高的小湾拱坝对设 缝前后的坝体位移场、应力场、开裂区和屈服区进行分析研究,重点讨论设缝对坝体屈服和开裂的影响.对小湾拱坝的研究结果表明:(a)未设缝时,在坝基附近的垫座内出现较大范围的开裂和屈服;设置周边缝时,垫座内的开裂和屈服明显减少;设置底缝时,坝踵附近的开裂和屈服明显减少,但在设缝两侧,尤其是两侧缝端附近,垫座内的屈服现象比无缝情况时更严重.(b)小湾拱坝设周边缝的效果要优于设底缝,设缝范围可限制在缝面开裂的范围内.
2003(4):399-402.
摘要:在裂隙随机分布和不考虑裂隙闭合效应的前提下,提出将单个裂隙置于Taylor介质中,以此为基础分析单个裂隙的力学行为,进而分析裂隙相互作用效应对岩体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根据Betti能量互等定理和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裂隙岩体有效弹性模量、剪切模量 、体积模量和泊松比的理论表达式,探讨了3种有效模量随裂隙密度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与Taylor方法和自洽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合理.
2003(4):403-406.
摘要:通过对饱水砂土动加载后的再固结体变特性试验研究,发现动加载后的再固结体变不仅与动加载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动加载引起的土体最大剪应变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试样的初始有效固结压力对它也有较大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个可考虑围压影响的再固结体变计算公式.
2003(4):407-410.
摘要: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粗糙度、正应力对混凝土与基岩胶结面抗剪强度的影响,从而提出微风化花岗岩-混凝土胶结面剪切强度的JRC-JCS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粗糙度适用范围.该模型考虑了粗糙度和正应力对胶结面剪切强度的影响,解释了剪切试验结果.此外,讨论了胶结面剪切强度的尺寸效应,给出粗糙度系数JRC与胶结面尺寸的关系式,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003(4):411-414.
摘要: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在各种环境状态下的结构受力响应为数据源,建立反演结构状态演变过程的分析模型.在监测内容上,该系统以高精度的结构静态响应监测为主,兼顾对结构动态响应特征的识别和环境干扰因素的监测.监测系统在对影响结构检测置信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纳的基础上,采取随机过程理论和统计方法科学地分析了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在环境状态下的结构行为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桥的结构状态是稳定安全的.
2003(4):419-423.
摘要:介绍面波法检测原理及其在软土地基和软弱夹层测定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根据面波实测波速值可以区分软土或非软土地层;若层间存在较明显的波速度差,而且土层厚度较大时,可以结合一定数量的钻孔,根据波速变化进行分层,获得比较连续的地层剖面,从而减少钻探工作量.
2003(4):424-427.
摘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选取影响岩爆的一些主要因素,如地应力、岩石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作为输入参数,建立了岩爆分类与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国内外一些工程实例作为学习和训练的样本,并用已经训练稳定的样本对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岩爆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与其他岩爆预测方法比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更具有客观性和有效性.
2003(4):428-431.
摘要: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技术途径研究具有助磨、增强、减水等作用的多功能水泥复合助磨剂.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助磨剂比采用单组分助磨剂明显提高了水泥的筛余细度和比表面积,改善了水泥粉体的流动性;在掺量小于1%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水泥的强度.对水泥水化样的TG-DTA及SEM分析表明,掺入多功能复合助磨剂后,大幅度提高了水泥的水化速率,促进更多水化产物的生成,使硬化浆体结构更加致密.
2003(4):432-435.
摘要:考虑钢框架受到分布和集中荷载的作用以及梁柱剪切变形的影响,从割线刚度方程出发,导出梁柱单元的切线刚度方程.通过简便的数值方法,实现对钢框架结构的二阶弹性计算.对所得结果分析表明,实际作用荷载与其等效节点荷载有一定差别.
2003(4):436-439.
摘要:对水电站变顶高尾水洞内明满交替流计算方法及变顶高尾水洞体型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变顶高尾水洞的工作特点.采用改进狭缝法模型,结合某大型水电站取消尾水调压室方案进行瞬变流计算,提出了明满交替流分界点的处理方法.分别针对具有不同顶坡、底坡和底宽的变顶高尾水洞体型在不利工况下的瞬变流计算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变顶高尾水洞具有一定的尾水调压室作用,若适当地选取体型参数可不设尾水调压室;顶坡对整个尾水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底坡和底宽的影响相对较小.
2003(4):440-443.
摘要:针对经典水锤理论忽略结构对水锤压力影响的问题,深入研究了管道运动对管内水锤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水锤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分别研究了管道轴向运动、横向运动和扭转对水锤压力的影响.通过具体实例,研究了流固耦合对管内水锤压力特性产生影响的程度 .
2003(4):444-448.
摘要:将疲劳力学理论引入靠船墩结构分析,探讨靠船墩的疲劳破坏问题,并进行疲劳可靠度研究.提出了靠船墩疲劳可靠度计算方法,据此可进行靠船墩的疲劳寿命预报,直接指导工程优化设计和施工,分析桩空间布置对结构受力状况和疲劳强度的影响,增大结构的刚度,从而达到经济、安全的目的.
2003(4):449-452.
摘要:简述边抛疏浚原理和边抛施工的水动力依据,将边抛泥沙作为点源,边抛弃土分为悬沙和浮泥两部分.介绍了悬沙运动基本方程,得到悬沙浓度、水体中悬沙含量随时间、 运动距离的变化;对边抛浮泥运动基本方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边抛浮泥运动速度、厚度在上层水流、重力、底部摩擦等因素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对长江口北槽下段挖槽边抛弃土中悬沙和浮泥进行模拟计算并进行分析,以提高边抛成槽率.
2003(4):453-456.
摘要:以位于灌河南岸、沟通灌河与通榆河的航运通道的响水船闸下游引航道为例,通过数学模型手段,研究引航道出口形态对泥沙淤积的影响.针对本河段除具有一般潮汐河段船闸引航道的淤积特性外,还由于引航道口门处有由鸡心岛阻隔形成东西两汊,而独具特性的状况.对4种方案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引航道口门形态对引航道的泥沙淤积有较大的影响.
2003(4):457-460.
摘要:在洪涝灾损失主要影响因素及洪涝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结构,构造了洪涝灾损失计算的人工神经网络.该网络的输入层反映洪涝灾害的雨情、水情及社会经济和财产状况,中间层反映洪涝灾害的类型,输出层用于表达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用该网络结构建立了典型流域的洪涝灾损失快速评估模型,并对太湖流域洪灾损失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验证了BP神经网应用于洪灾损失快速评估的科学性.
2003(4):461-465.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中标标准,评述了综合评标法和合理最低投标价格评标法的特点.提出现阶段对规模较大、技术较复杂、综合利用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宜采用综合评标法,并分析其优点.详细研究综合评分法的程序(初评、终评)、内容、标底的确定、权重的确定等.重点探讨资信、单价及费用组成、总报价、技术4个方面指标的评分,提出资信、单价及费用组成、技术3个方面的评分采用评判等级评分法,总报价则可以直接赋分.
2003(4):466-469.
摘要:以江苏省主要城市市区经济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主因子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对各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用因子载荷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因子载荷分析了形成城市竞争力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实力是形成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2003(4):470-474.
摘要: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影响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给出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评判方法.对淮安市的城市水利现状进行评价,提出淮安市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3(4):475-478.
摘要:从分析现有水价理论入手,指出现有水价研究的缺陷;从水价的构成出发,结合弹性理论来研究弹性水价,指出要根据水质、用水户、需求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弹性水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城市居民用水实例,对用水者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弹性水价的实施是可能的,不会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加重用水户的负担.最后,给出了进行水价改革的政策建议.
2003(4):479-481.
摘要:描述TCP/IP协议网络环境下高校毕业生信息管理与查询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详细介绍应用系统涉及的主要数据库表的结构,给出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流程以及毕业生信息Web应用系统的实现方法,最后分析了系统的安全性,并提出进一步改善应用系统性能的对策.
2003(4):482-484.
摘要:首先对内射模的概念进行推广,定义了弱内射模、弱内射维数及弱整体维数,并讨论弱内射维数为0和1的模的性质;其次,利用弱内射模的定义对内射模的Schanuel引理进行推广.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