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6):605-608.
摘要:采用相关、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上游月径流量与全球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同海区的海温对月径流量的影响,寻找出关键区和关键时段.建立了1~12月径流量的预报方程,对其模拟和预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海温是影响黄河上游月径流量的重要因子.
2003(6):609-611.
摘要:针对现行设计暴雨方法在城市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连续模拟的设计方法.通过输入数年的雨量、气温和其它相关资料,借助于城市雨洪模型,可以输出连续数年的流量过程和污染过程,再根据某种标准,将连续过程分割成若干次洪水事件,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出流量—频率关系、洪量—频率关系等.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雨洪管理目标,直接推求出满足特定需要的设计洪水事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排水设计,从而克服雨洪同频假设所带来的问题.
2003(6):612-615.
摘要:根据晋江流域的特点,对该地区改善河道水环境的生态需水量、保证山美水库水质达标的生态需水量以及满足河道生态用水比例,分别采用径污比计算法、水体允许纳污量计算法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晋江流域东溪永春段的生态需水量为20.9~24.4 m3/s;东溪南安段的生态需水量为12.9~15.5m3/s;西溪安溪段的生态需水量为23.8~38.8 m3/s;西溪南安的生态需水量为7.8~8.1m3/s.综合考虑用水和需水两方面的情况,计算得到的晋江流域河道内生态用水比例值达30%以上,可满足河道内生态需水比例的要求.为保证山美水库水体水质达标,在现有排污量条件下,山美水库来水量应保证在2.0亿m3.
2003(6):621-625.
摘要: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河道洪水演算中,并利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模型参数.结合河道洪水演算的具体方式,分别构建基于马斯京根方法和具有预见期的洪水演算方法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两条天然河道的洪水演算中,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运算快速,精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003(6):626-630.
摘要:针对混凝土冷却水管温度场有限单元法,进行了一个室内混凝土温升试验和计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理论上是严密可靠的.同时,将该算法直接运用于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温控研究中,认为在碾压混凝土坝中,埋设冷却水管仍然是一种效果好、操作简单、灵活易调整、适应性强、质量易保证且又相对经济的温控措施,特别适合坝体内部的削峰降温.
2003(6):631-634.
摘要:利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一座拟建中233m高的面板堆石坝,对坝体的变形和应力进行了预测.计算整理了面板的应变,结合已建类似工程的实测资料,对面板进行了初步的防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蓄水期面板的应变极值与坝高的相关性不明显,但面板分期施工将导致其变形和应力更为复杂,需对大坝填筑的施工顺序进行优化设计;若采用合理的材料分区,且计算坝体的变形不超过限值,则面板坝方案在技术上是成立的.
2003(6):635-638.
摘要:依据我国15座水电站大坝的调查资料,着重论述了坝址环境地下水特征与作用,及其引起的帷幕失稳与渗漏溶蚀,岸坡坝基侧向稳定以及坝基软岩或软弱夹层软泥化等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某些机理作用,因此,在大坝安全监测中应重视对坝基水质的定期分析与监测.
2003(6):639-643.
摘要:由直槽及半环形水槽组成的加长型环形水槽被用来研究水流的三维水力特性.水流由位于水面的运动固体盖拖曳而产生运动.采用ADV测速仪对水流动力学特性进行物理观测,并采用美国Fluent公司的标准化CFD计算软件对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弯段有明显的二次流,水槽外侧流速大于内侧,且由于对流作用,弯段下游的直段水槽内水流也呈类似分布,但随着流程的增加,流速沿横向分布趋于均匀.与单一环形水槽相比,加长型环形水槽由于直段内水流结构相对简单,可以更好地用于泥沙动力学研究.
2003(6):644-648.
摘要:基于传统有限元理论,将每个结点位移的Lagrange型插值空间推广为具有任意多个广义位移的函数展开式,在不增加结点个数的前提下,仅通过提高结点插值函数的阶数,达到提高有限元精度的目的,建立了三维广义八结点等参单元的有限元列式,探讨了广义有限元的程序实施细则.通过对悬臂梁、曲梁以及5型拱坝的实例计算,体现了广义有限元法的优越性,为拱坝等结构计算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阿里木·吐尔逊 , 周志芳 , 木塔力甫·依明尼亚孜
2003(6):649-651.
摘要:河渠水位瞬间上升(下降)时,根据河渠附近潜水非稳定运动的解析解,推导出河渠水位以任意一种函数关系随时间连续变化时的一种通用解析解.并把该通用解应用到两个实例的分析当中,验证了它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2003(6):652-654.
摘要:通过对原理和试验数据的分析,指出了入堰流量和溢流水库的形式是数字量水堰在应用中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它们做了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数字量水堰能够获得零至足够大的非恒定流,流量精度可以达到5%的全量程,并具有理想的稳定性.
2003(6):659-661.
摘要:通过对混凝土σ-ε全曲线的损伤机理分析,比较了理想无损弹塑性模型与实际混凝土材料的σ-ε全曲线,并基于此得到了一种简便的混凝土损伤演变方程,在此方程中损伤量仅取决于相对应力水平.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但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
2003(6):662-665.
摘要:介绍了求解应力强度因子(K因子)的一种新型位移插值法,以受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无限大体深埋椭圆裂纹问题,论证了新方法的位移插值基础,研究了两种方法的理论插值误差.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均证明,求解K因子的位移插值法的精度高于传统的蜕化奇异等参元法.
2003(6):666-668.
摘要:采用X射线小角散射技术和压汞法测定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孔结构,结合孔结构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孔结构与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孔隙率、孔分布、孔形状和孔界面分形维数与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孔结构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与对抗折强度的影响有所不同.
2003(6):669-673.
摘要: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控制是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是实现大桥成桥线形、内力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主桥施工控制实践,阐述了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原理、方法和分析计算理论,研究了双幅桥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分布特性以及高强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控制,科学地指导了施工.使全桥10个合拢段的合拢轴线误差小于或等于4mm,标高误差小于或等于23mm,成桥线形均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克服了高强度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龟裂和强度损失的现象.
2003(6):674-677.
摘要:根据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设计理论,建立了深基坑内部支撑的功能函数.考察各杆件的受力情况,忽略其中受力较小的杆件,运用几何法计算剩余内部支撑杆件可靠度.同时把整个支撑体系看成是具有串联子系统的串联系统,并对其进行体系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用体系可靠度来反映基坑支撑的稳定性较为合理,为基坑支撑的可靠度研究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2003(6):678-681.
摘要:对有7个及7个以下的可转动结点的刚架,给出了分配传递无限次的杆端弯矩极限值的表达式及其算例.该极限公式既能手算又便于电算,可应用于高层框架分层后的计算.
2003(6):682-685.
摘要:建立了长江口平面二维流场数学模型,上游开边界取在徐六泾断面,外海开边界在佘山以东.上游流速开边界条件采用新的流量过程校正法进行订正,较好地反映了上游径流对河口流场的效应,弥补了当缺乏上游实测流速资料时,用普通的流速开边界处理方法所引起的计算偏差.
2003(6):686-689.
摘要: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熵进行检索的方法,给出了图像熵的定义、特征提取、相似性度量、多精度检索等相关概念,并将该方法运用于水利工情图像检索,详细介绍了实现技术和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用于防洪决策的工情图像检索系统.
2003(6):690-693.
摘要:对感应电机转子断条的位置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电机转子断条位置与定子电流中转子绕组故障特征量之间的关系,转子断条位置与转子导条电流、转子端环电流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其规律性;揭示了过去人们试图把定子电流中故障特征量的大小作为电机转子断条根数多少的判据的局限性,提出了把断条引起电机的不对称性作为电机故障程度判据的新的理论.
2003(6):694-697.
摘要:结合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充分挖掘监测信息内涵入手,引入信息融合技术,讨论和分析了系统的信息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定义了各个子系统的边界,在基于将“物理构成”和“逻辑构成”分开的原则下,建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
2003(6):698-701.
摘要:2000年实施的《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明确指出:依据水库调度图按平均水头计算的电量可能与实际差别较大.因此,运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对相关软件进行全面更新,以适应新的国家标准,并在功能上予以扩展,涵盖能量指标计算、复核、考核、调峰优化排序、发电量预测、MIS等功能.
2003(6):702-705.
摘要:根据水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原则,提出水资源系统和谐配置的概念.给出了水资源和谐度的计算方法,运用层次评判、综合分析等方法建立水资源和谐的评判矩阵,定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的和谐性.并以实例说明,可通过对水资源配置和谐性的分析,达到对水资源配置实施控制的目的.
2003(6):706-709.
摘要:对国外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研究理论,特别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演变及MPS和SNA两大核算体系作了评析.对国内关于财务、经济、社会、环境、管理、综合后评价的现有研究理论及方法加以总结,指出了综合后评价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综合后评价的发展趋势.
2003(6):710-714.
摘要: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入手,根据调水工程的特点及复杂的经济属性,详细地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及经营性与非经营性投资分摊等问题,建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省际投资分摊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非经营性投资分摊问题.
2003(6):715-718.
摘要:根据微分几何的定理,对直纹渐变曲面的形成进行了分析,为了实现直纹渐变曲面的自动展开,又对曲面上的扭曲四边形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利用曲线的参数方程,给出了计算扭曲四边形的展开元素长度的具体方法.为了实现直纹渐变曲面自动展开的算法,采用局部坐标系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可方便地进行展开元素长度及求交点的计算,这一算法适合于一切用解析式表示的曲线形成的直纹渐变曲面的自动展开.最后,通过两个直纹渐变曲面自动展开的实例,说明自动展开通用算法的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展开图.
2003(6):719-722.
摘要:阐述了一类椭圆型方程边值问题的解法,利用变分不等方程将其化为线性互补问题作为算法基础,并构造了改进的Krawczyk区间算子的迭代公式,这一算法是可以在计算机上得到确认的检验方法.最后给出了算例,数值结果是好的.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