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127-130.
摘要:论述了河网地区主要水量、水质模拟方法的基本理论、发展过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并从理论与应用角度分析了现今广为应用的水流、扩散质数值模拟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数值模拟方法的设想:根据陆域特征研究适用于河网地区的面源污染负荷模型;根据交叉口扩散质输运特征研究河网水质精细模拟方法.
2004(2):131-135.
摘要:基于数字流域平台,将遥感技术获取的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1km栅格信息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空间配准,由此直接提取新安江模型参数IMP(不透水面积比),并通过构建林地面积比与新安江模型参数SM(土壤自由水蓄水容量)的关系间接确定各子流域的SM值.汉江褒河流域24场洪水实例研究表明:采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15场洪水的确定性系数增大,22场洪峰流量相对误差显著降低;SM对洪峰流量的影响要比对确定性系数的影响大.
2004(2):136-139.
摘要:分析了城市地表水体的污染特性和成因,综述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自然净化法等国内外城市地表污染水体常用的净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各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应用范围窄、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及净化效果不理想和资金花费大等方面的缺点,同时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各种强化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2004(2):140-143.
摘要:使用一种可以在边界上任意确定网格点的方法生成二维正交曲线网格.结果表明:该法以求解拉普拉斯方程组为基础,物理概念明确,且无需构造“合并”或“聚集”控制函数,使得方程离散简单,经验性因素降低;该法网格线与边界的正交性良好,可随意控制网格的疏密度,而且利用这一特性可将分汊区域或多连域分割成多个单连域分别进行求解,使几何图形复杂的计算区域网格的生成得到简化.
2004(2):144-146.
摘要:首先建立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水环境容量模型,然后据此计算苏南地区往复流河道典型水文年的水环境容量COD值,最后结合污染源削减预测,分析太湖流域苏南地区部分河道未来水质的达标情况.结果表明,所计算的太湖流域苏南河道剩余环境容量基本上为负值,其中苏南各运河为苏南河网水域的主要纳污河道.
2004(2):147-150.
摘要:根据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影响因素多,评价因素与富营养化等级之间关系复杂且是非线性的特点,研制了一个能自动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做出正确评价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在太湖富营养化评价中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只要把观测数据提供给网络,借助计算机就可获得能客观地反映水质富营养化状况的评价结果;对于富营养化标准样本,一旦训练完毕,只需通过简单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就可对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
2004(2):151-154.
摘要:在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总径流非线性响应的Volterra模型,并给出了其建模和求解方法.Volterra模型的矩阵表达清晰,易于编程实现.千河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考虑了雨强大小、雨量分布等非线性影响因素的Volterra模型,其效果优于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
2004(2):155-158.
摘要:针对干旱地区有限水资源和发展节水灌溉实际,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与调控对冬小麦矿质营养吸收、干物质累积、产量形成和籽粒营养品质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土壤水分胁迫与调控均会影响冬小麦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干物质累积等;各个生育期相应的土壤水分胁迫指标(占田持的百分比),苗期为60%,返青期为60%,拔节—抽穗期为65%,抽穗—灌浆期为65%,灌浆—成熟期为55%;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籽粒的N,P,K,蛋白质,粗脂肪和淀粉等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大,苗期、灌浆—成熟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最小,而拔节—抽穗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故拔节—抽穗期为冬小麦缺水敏感期,水分胁迫应尽量避免.
2004(2):159-163.
摘要:采用考虑堆石料流变性的分析模型,对西流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得到了考虑堆石流变性后的坝体、面板及接缝的位移和应力,同时对比分析了堆石料流变性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性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堆石流变性对大坝工作性态有一定影响,但对西流水面板坝而言,在考虑堆石流变性影响后,其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仍是可行的.
2004(2):164-167.
摘要:首先给出模糊数学在拱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然后在拱坝体型设计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厚高比、柔度和最大拉应力3个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数座拱坝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拱坝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简便易行,评判结果切合实际.
2004(2):168-171.
摘要:工程中常用的抗滑桩和锚固洞的内力计算方法多为地基系数法.该法只能将抗滑桩和锚固洞分开考虑,对于抗滑桩和锚固洞的联合结构,该法不能反映它们的相互作用和联合受力状况.为了正确反映锚固洞桩的受力状态,提出一种滑坡体加固构件有限元内力分析方法,并应用于洪家渡2号塌滑体加固构件——抗滑桩及锚固洞的有限元内力分析,从而为加固构件的配筋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2004(2):172-174.
摘要:为给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中申同嘴水库是否采取保温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针对水库水温的变化情况建立了基于冰屑形态的水体结冰时间计算模型和基于冰盖形态的出库水温计算模型,计算了水库水体的结冰时间和出库水温.结果表明:库水结冰时间取决于库水位和入库水温,其中库水位影响较大;在形成有效冰盖的状态下,不采取保温加盖措施也能保证冬季输水安全.
2004(2):175-178.
摘要:采用不规则荷载下土的残余应变模型及土体逐步软化模型,考虑土、结构及地震波波形对不均匀震陷的协同作用效果,实现了对塘沽新港地区建筑物不均匀震陷的时程分析.该分析方法不仅克服了以往震陷分析方法仅能计算均匀震陷而无法计算不均匀震陷的不足,而且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接近.
2004(2):188-192.
摘要:基于不连续介质变形体的界面应力元法,通过在不同介质界面处设置粘结滑移元件,以界面两侧块体元材料的本构特性反映界面点对的正应力和法向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以两种材料结合面的粘结滑移特性表征界面点对的剪应力和切向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粘结滑移问题的新的界面应力元数值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数值算例表明,计算模型可较好地仿真复合材料界面的粘结滑移现象,能很好地揭示复合材料结构的工作性态.
2004(2):193-196.
摘要:从渗流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了真空预压的固结解析解,认为在地基中存在负压边界引起的瞬时稳定渗流与固结渗流2种不同特性的渗流.瞬时稳定渗流体力使膜下地基竖向拉伸、侧向受压,接近纯剪切应力状态,体积压缩变形较小,难以有效地加固地基.柔性膜上压差面力产生的偏应力与渗流体力的偏应力方向相反,大致可以互相抵消,使地基处于接近球应力状态.因此,膜上压差是加固地基的主要荷载,对地基的固结特性和最终加固效果起着控制作用.
2004(2):197-199.
摘要:对红山窑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强风化砂岩进行了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和膨胀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中的强风化砂岩为低强度的膨胀岩,其强度变化、膨胀变形以及膨胀压力的发展对含水率有明显的依赖性.试验成果为该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4(2):200-203.
摘要:基于岩石应变强度理论和岩石强度的随机统计分布假设,采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能够反映残余强度的单轴压缩下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利用伺服试验机对大理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确定出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参数,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2004(2):204-208.
摘要:结合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工程地下连续墙设计,进行了地下连续墙承载能力和嵌岩部分基床系数测试的室内试验以及试验设计、结果误差的分析,检测了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地下连续墙的工作性态,发现其内力和变形带有深梁的特征,同时验证了基床系数设计取值的合理性.
2004(2):209-212.
摘要:基于小波强局部分析能力和分形强非线性处理能力的优势联合,提出了缺陷振动检测的子波关联维分析法.该方法首先采用UDWT对振动波形进行分频,并确定含缺陷信息的关键频段;再对有效子波实施关联维分析,在敏感尺度区间内设立关联维阈值判据,进行缺陷检测.数值模型试验验证表明,该技术具有弱缺陷特征检测能力强、参数化和高效率等特点以及 较好的应用潜力.
2004(2):213-215.
摘要:固结系数是岩土工程中较常采用的计算参数之一,大量的实际工程计算与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偏小.为了探讨固结试验过程的内在特征,将常规固结试验仪器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进行土样底部的孔压测定.经过100kPa,200kPa,400kPa 3个不同固结压力下的固结试验,分析了试样底部的孔压上升规律与太沙基固结理论差异的原因;通过减小土样与仪器侧壁摩擦的对比试验,使上述差异得到一定的改善;又通过全自动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分析了其他因素对固结试验的影响.
2004(2):216-220.
摘要:在讨论高桩码头对河道流场影响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为确保流场模拟精度,采用正交边界拟合坐标变换法模拟弯曲变化的河道计算域,应用二维全隐式耦合联解模型离散控制方程、矩阵追赶法求解代数方程.同时引进过水率和修正糙率的概念并提出了间接等效模拟高桩码头对流场影响的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2004(2):225-228.
摘要:运用关系链理论及物权理论,对农村水利管理改革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公益型承包,准公益型租赁,经营型拍卖”的东台模式;同时分析了所有权拍卖的隐患以及现存农村水利市场的不可持续性,阐明了建设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是农村水利管理发展方向的观点.
2004(2):229-232.
摘要: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有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了生态环境用水权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界定.同时还对生态环境用水权的特征、分配原则、方法、步骤做了初步探讨,指出:生态环境用水权除具有一般水权的特征外,还具有不可自由交易性(即水权的交易应该在政府的监督下进行)和迟滞性(即生态环境用水具有滞后效应,这部分水权分配在时程上可以稍后于其他水权)2个特征;在实施生态环境用水权的分配时,应遵循保持物种多样性、保证现状、缺水优先、合理利用、生命急需、公平性、自然保护区优先的原则.
2004(2):233-235.
摘要:用随机模型来描述经济系统的变化情况,是符合实际的.为此,运用随机变量和的分布理论,在直接消耗系数和最终需求为指数型随机变量的条件下,导出了n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的确定性等价方程.
2004(2):236-238.
摘要:数值求解拟线性抛物型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通常可归结为解非线性方程组,非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与惟一性是解方程组的前提.为此,用差分方法建立了数值求解一类拟线性抛物型方程边值问题的非线性方程,根据同胚理论得到了该方程组解存在与惟一的结果,并通过具体例子给予了说明.
2004(2):239-242.
摘要:对两种用于多序列比对的新方法——T-COFFEE和MAFFT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OFFEE是迄今为止准确性最高的方法,但此方法速度较慢;而MAFFT则将FFT运用于比对中,使速度大大提高,并且与T-COFFEE的准确程度相当.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