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2006(1):1-5.

      摘要 (1853) HTML (0) PDF 95.41 K (1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类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力度,并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近几十年来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为了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首先从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的自然功能、河流的基本特征等方面阐释了河流自身的发展规律,然后论述了人类活动和河流演变的相互影响,最后针对中国河流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并且要研究和处理好总体要求和区别对待方面的问题,保证生态和环境需水方面的问题以及河流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 傍河水源地水位降落漏斗的扩展分析

      2006(1):6-9.

      摘要 (1108) HTML (0) PDF 120.87 K (1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河北省承德市滦河某水源地为例,采用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对水源地内各开采井的不同开采量、不同井位布置方案下的水位下降、降落漏斗扩展及水均衡等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设计方案下的开采量和井位布置,可使水位降落漏斗最小,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河流侧渗补给.

    • 大小潮作用下沿海潜水水位波动的数值研究

      2006(1):10-13.

      摘要 (1098) HTML (0) PDF 157.07 K (1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沿海潜水层具有一个动态的向海边界,水位随海潮的波动而波动.浸润面的存在给向海边界条件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以往研究(例如大小潮水位波动的摄动解法)往往忽略浸润面的影响.为此,在考虑浸润面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小潮水位波动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a)潜水层周期平均水位高于静止水位;(b)大小潮向内陆传播时振幅衰减越来越明显,但传播距离远远大于半日潮的传播距离;(c)水位随时间变化具有不对称性,水位上升比下降快;(d)在水位下降阶段特别是大潮期间,地下水渗出点水位偏离潮汐水位,即会形成浸润面.

    • 河段汇流参数抗差估计研究

      2006(1):14-17.

      摘要 (1129) HTML (0) PDF 108.34 K (1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河段实测出流流量值被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异常值污染时,最小二乘法不能获得参数最优估计.为此,采用崩溃率为20%、附有条件的抗差最小二乘法估计马斯京根汇流参数最优值.通过对闽江永安河段理想模型参数的计算,比较了参数抗差最小二乘法与最小二乘法抵抗2类误差的效果.结果表明,抗差最小二乘法能排除异常值对参数估计的影响而获得稳健性的参数.

    • 里运河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2006(1):18-20.

      摘要 (1048) HTML (0) PDF 115.51 K (1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淮安市里运河底泥的采样与分析,揭示了里运河底泥中镉、砷和硫化物的沿程分布特征、垂向分布特征和横向分布特征以及这些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各测点镉的质量分数均超过淮安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中镉的质量分数,最大质量分数是背景值的15.73倍;砷和硫化物的质量分数呈沿程降低趋势,但引河路和造纸厂断面砷的平均质量分数超过了淮安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中砷的质量分数,砷的最大质量分数为土壤三级标准中砷质量分数的2.45倍;硫化物在引河路断面污染突出,明显高于其他3个断面底泥的硫化物质量分数;重金属在垂向分布上表现为中部的黑泥层质量分数最高;在污染河段的同一断面,河岸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一般比河中要高.

    • 地表控制排水对氮质量浓度和排放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2006(1):21-24.

      摘要 (2117) HTML (0) PDF 148.37 K (1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减少农田排水对水环境的面源污染,探讨了不同时段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中氮质量浓度和排放量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南方丘陵地区农田地表控制和非控制排水对氮质量浓度和排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控制排水各时段平均氮排放质量浓度高于控制排水平均氮排放质量浓度,控制排水量比非控制排水量有所减少,地表控制排水可显著减少农田氮排放量.

    • 基于DEM的河网缓冲区生成方法研究

      2006(1):25-27.

      摘要 (1212) HTML (0) PDF 97.50 K (2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中,需建立河网缓冲区.但是,不考虑地形影响而只按河流等级给定缓冲区宽度,则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长江中下游的DEM和河网分布图,提出了基于DEM的河网缓冲区生成方法:利用无填洼的DEM生成流水网,进而生成子流域;挑选出河流和湖泊经过的子流域并将其进行合并,以合并后的结果作为河流和 湖泊的缓冲区.结果表明,基于DEM的河网缓冲区生成方法能够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河网缓冲区.

    • 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汇流计算方法

      2006(1):28-31.

      摘要 (1019) HTML (0) PDF 112.44 K (1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随机微分方程,建立了输入具有确定性特征、参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线性汇流模型;应用Liouville定理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出口断面出流过程的概率密度,并据此确定了出流过程的均值和方差.结果表明,线性江流模型能够同时给出出流过程的均值及其对均值的离散程度.

    • 上海市主要河流调水方案的水质影响分析

      2006(1):32-36.

      摘要 (1172) HTML (0) PDF 164.74 K (18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上海市平原感潮河网的特点,对全市河网的水流、水质调度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利用MIKE11建立了上海市平原感潮河网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同时数值模拟和分析了全市主要河流调水方案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利工程的合理、科学调度运行,全市骨干河流的水质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部分河段的水质甚至可以提高1~2个水质等级.

    • 基于SPOT遥感影像的下垫面信息获取研究

      2006(1):37-40.

      摘要 (1091) HTML (0) PDF 120.20 K (19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利用SPOT卫星影像提取下垫面信息的现状,包括工程实践中通过SPOT立体像对恢复DEM的方法及其特点以及其他下垫面信息的提取方法及其特点;综述了智能化、高效率获取下垫面信息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空间分辨率低、大区域、高质量立体像对获取困难及云层覆盖等SPOT影像数据本身存在的缺陷将逐步被克服,但智能化、高效率地进行下垫面信息的提取,将是今后必须努力解决的理论与技术难题.

    • 饮用水生物强化过滤处理效能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述评

      2006(1):41-45.

      摘要 (1134) HTML (0) PDF 140.62 K (1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概述了饮用水生物强化过滤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子,描述了滤层中贫营养微生物膜的特性,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分析认为:生物活性滤池可有效地降低微污染水体中的浊度,并对有机物、氨氮、铁、锰等污染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滤料介质、空床接触时间、反冲洗水质和反冲洗方式等是主要影响因素;滤层中贫营养微生物生理生态特性、物化与生化的协同作用等有待深入研究. 

    • 地形指数若干计算方法探讨

      2006(1):46-50.

      摘要 (1250) HTML (0) PDF 160.41 K (2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地形指数的物理意义,论述了3种地形指数ln(a/tanβ)的计算方法:单流向法、多流向法和改进的多流向法.在对它们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检验了改进的多流向法的计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多流向法更加符合地形指数的物理意义,可以更好地反映地形对流域汇流的影响,为地形指数的计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降雨观测误差抗差估计方法比较研究

      2006(1):51-55.

      摘要 (1066) HTML (0) PDF 123.02 K (19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遥测系统雨量观测资料误差的类型和特点,在抗差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雨量观测误差的三步修正方法.其中,每一步都根据雨量资料误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权函数进行修正.权函数设计包括保权区、降权区、拒绝区的权函数设计3个部分.降权区降权函数的选择无统一标准,所以采用了线性降权函数和抛物线降权函数.同时,根据面平均雨量是否分级2种情况和权函数的类型,组成了4种方案并对其抗差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还选用危水水库乌溪沟以上流域1974~1999年间28场洪水的暴雨资料进行了抗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面平均雨量是否分级对抗差效果的影响较大,而降权函数的形式对抗差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

    • 有压瞬变流限压控制反问题的最优控制理论解法

      2006(1):56-59.

      摘要 (1089) HTML (0) PDF 120.08 K (1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简单管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有压瞬变流限压控制反问题的最优控制数学模型.采用δ?摄动法并经过空间离散,将由拟线性偏微分方程控制的有压瞬变流系统转化为时间连续线性系统,从而使有压瞬变流限压控制反问题能应用时间连续系统最优控制理论来求解. 

    • 较高土石坝膜防渗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2006(1):60-64.

      摘要 (1155) HTML (0) PDF 132.50 K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不同防渗体位置的土石坝受荷位移规律与土工膜受力变形特点,分析了坝内土工膜的变形机理,并以四川瀑布沟186m的心墙堆石坝为例,提出了土工膜与土心墙联合防渗的思路及设计原则.分析表明:坝内绝大部分区域的土工膜能够承受坝体位移引起的变形,但在刚性锚固部位,由于“夹具效应”,土工膜可能会产生局部过大变形而发生破坏;对于高水头土石坝,土工膜尤其适用于存在缺陷的黏性土料心墙的联合防渗;四川瀑布沟186m的心墙堆石坝,如果采用土工膜与土心墙联合防渗设计方案,则不仅可以提高防渗安全的可靠性,而且与原设计方案相比,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

    • 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响应数值分析方法

      2006(1):65-68.

      摘要 (1083) HTML (0) PDF 129.30 K (1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给出了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分析的时域有限元法.其中,地震波的输入方法以及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模拟方法都是在柱面波动方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方法先通过对无限地基的人工截断获得有限计算域,然后沿人工边界布置一系列弹簧和阻尼器来模拟无限地基,在有入射波的边界上用与入射波速成正比的等效力来实现地震动的输入.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易于实现,并能够保证一定的精度. 

    • 边坡弹性模量反分析的模拟退火BP网络方法

      2006(1):69-73.

      摘要 (1051) HTML (0) PDF 178.10 K (1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对BP网络进行优化并编写了模拟退火BP网络程序,应用该程序对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弹性模量进行了位移反分析. 结果表明,根据模拟退火BP网络反分析得到的弹性模量计算出的位移值和监测位移值差别较小.因此,模拟退火BP网络方法可以用于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反分析.

    • 长江三峡大石板滑坡计算参数反分析

      2006(1):74-78.

      摘要 (1087) HTML (0) PDF 177.92 K (18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研究长江三峡库区大石板滑坡约束条件和某一确定计算状态的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方法对滑坡的滑带土进行了计算参数反分析,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计算参数的取值.结果表明:计算参数c(黏聚力),φ(摩擦角)值的反分析存在解的非唯一性,只有确定了边坡的临界状态并选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后,才有可能获得准确结果;反分析得到的滑带土c,φ值与临界状态的滑带赋存条件相对应,当进行其他工况的稳定分析及工程设计时,应根据经验及工程类比结果进行折减.

    • 静压桩桩端扩张压力分析

      2006(1):79-82.

      摘要 (1099) HTML (0) PDF 131.73 K (1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分析桩端扩张压力,对现有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静压桩贯入机理,分析了静压桩的贯桩过程;在模拟桩体贯入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半无限圆孔扩张的压桩静力平衡方程,并求得了弹性条件下桩端扩张压力的理论解答,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桩端扩张压力与压入深度的关系.

    • 低频信号在玄武岩地区深层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2006(1):83-87.

      摘要 (1105) HTML (0) PDF 269.94 K (16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江汉油田陵北玄武岩地区深层成像问题为例,分析了玄武岩地区深层成像困难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波波场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玄武岩地区地震波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非均匀性很强的高速玄武岩地层会对常规频率勘探地震波场产生散射和屏蔽作用;长波长信号具有较强的穿透非均质体的能力.

    • 高温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绞线预应力的损失

      2006(1):88-91.

      摘要 (1249) HTML (0) PDF 133.75 K (16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温作用下产生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高温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会产生预应力损失,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试件完全冷却后,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会有所恢复,但钢绞线经历的温度越高,其恢复值就越小.受高温作用的预应力构件产生附加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有高温作用下预应力钢筋的松弛和蠕变、混凝土的高温徐变和钢筋与混凝土的热膨胀差.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可为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和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评估提供参考.

    •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006(1):92-94.

      摘要 (1222) HTML (0) PDF 94.41 K (1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有效利用钢纤维混凝土,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随着钢纤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钢纤维掺量不变的情况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会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钢纤维对混凝土的阻裂作用很明显,而对混凝土起裂的限制作用不明显;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钢纤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外界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并且此阶段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幅很大,普通混凝土应变的变幅要比钢纤维混凝土应变的变幅大得多;在混凝土初凝之后,无论是普通混凝土还是钢纤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外界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并且此阶段混凝土内部应变的变幅很小.

    • 从OWL本体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转换

      2006(1):95-99.

      摘要 (1163) HTML (0) PDF 149.74 K (2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给出了OWL本体和关系数据库模式的形式定义;在分析了OWL本体和关系数据库模式之间概念对应的基础上,定义了从OWL本体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转换规则.基于J2SE平台的算法实现和典型实例表明,从OWL本体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转换是可行的.

    • 基于MATLAB的开关磁阻发电机系统的非线性建模与仿真

      2006(1):100-103.

      摘要 (1487) HTML (0) PDF 159.30 K (2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SRG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SRG系统的非线性仿模型.该模型中的电机绕组模块、功率变换器模块、转子位置角度转换模块和电压控制模块都是通过SIMULINK中的某些模块搭建起来的,修改容易且直观性强.该模型稍加改变也可作为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能真实地反映SRG系统的实际工作状况.

    • 基于和谐性判断的交互式水权初始分配方法

      2006(1):104-107.

      摘要 (1128) HTML (0) PDF 105.95 K (18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了对水权初始分配方案进行和谐性判别及不和谐性判别的准则,并针对分配方案可能存在的不和谐性,提出了一种能充分吸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水权初始分配“认识”的交互式水权初始分配方法.该方法由于决策者的参与,使得水权初始分配方案变得更为合理.

    • 基于物元模型的索赔决策研究

      2006(1):108-111.

      摘要 (1166) HTML (0) PDF 121.71 K (1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索赔决策研究是多目标问题的研究,由于干扰事件各属性的认知数据难以收集齐全,决策人对索赔事件的信息认知不完全,故只能依据不完全信息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模型的引入,逐步确定索赔结果.为此,引入物元分析方法并建立索赔决策的物元模型,同时以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索赔事件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集值映射的一个交定理及其应用

      2006(1):112-115.

      摘要 (1183) HTML (0) PDF 130.14 K (18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集值映射的值为转移闭值这样一个比较弱的条件下,运用连续单位分解定理的技巧,在没有凸结构和线性结构的一般拓扑空间中证明了一个新的关于集值映射的非空交定理. 作为应用,在没有凸结构和线性结构的一般拓扑空间中得到一些新的Ky Fan型极大极小不等式.

    • 马尔可夫链在太湖流域梅雨期预报中的应用

      2006(1):116-118.

      摘要 (1106) HTML (0) PDF 91.16 K (1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1954~1991年太湖流域的入、出梅日期以及梅雨集中期,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报了太 湖流域1992年和1993年的梅雨期,并利用其平稳分布分析了梅雨期系统在各状态下的概率.应用结果表明:在太湖流域气候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历史数据越多越精确,预测也就越可靠;以马氏链预测梅雨状态的方法是一种概率预报方法,需通过大量的预测检验才能显示出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年第卷第1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