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水文时间序列的相似性搜索研究

      2010(3):241-245.

      摘要 (1150) HTML (0) PDF 187.05 K (1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时间序列相似性搜索的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水文时间序列数据中,挖掘相似的水文过程.在分析欧氏距离和动态时间扭曲距离两种相似性距离度量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时间轴的伸缩和弯曲具有较好适应性的动态时间扭曲距离法对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区出山口水文站沙里桂兰克站1961—2000年共220场洪水流量过程进行相似性搜索,基于相似性距离度量矩阵,挖掘出相似的洪水流量过程.结果表明,沙里桂兰克站洪水过程虽形态多样,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基于动态时间扭曲法的相似性搜索能有效挖掘出相似的水文过程.

    • 不同雨强下植被对坡地产汇流和溶质运移的影响

      2010(3):246-251.

      摘要 (1176) HTML (0) PDF 192.68 K (1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室内试验槽为平台,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在3种雨强下有无植被的试验槽坡面流流速、地面径流以及地面径流中Br-,NH+4和NO-3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植被对降雨的截留作用明显减弱,对坡面流流速的延缓作用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植被对地面径流中NH+4的质量浓度变化过程影响较大,对NO-3的质量浓度影响较小;Br-质量浓度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呈现幂函数递减趋势,且这种趋势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趋于减缓.

    • 基于模糊隶属度的白洋淀生态干旱评价函数研究

      2010(3):252-257.

      摘要 (1178) HTML (0) PDF 194.75 K (1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白洋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态系统安全受到威胁的现实,通过构建关于渔业产量和芦苇面积2个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生态系统健康相对隶属度,进而对生态系统健康相对隶属度与年均水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指数函数关系,函数形式为f(x)=e1.251x-11.712;以此为基础,确定生态干旱评价函数,结合白洋淀历年水位观测资料,分析白洋淀生态干旱演变趋势及主要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生态系统呈持续干旱趋势;入淀水量锐减是造成白洋淀干旱的主要原因,虽然多次实施应急生态补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白洋淀生态系统干旱状态.

    • 水体污染风险预警的生物标志物技术

      2010(3):258-262.

      摘要 (1108) HTML (0) PDF 156.63 K (1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提出生物标志物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染物在水体及生物之间的迁移途径并构建了生物标志物应用系统架构图,重点阐述了生物标志物相关理论基础及生物标志物应用体系,概括性总结了生物监测技术在国内外水环境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系统分析了水体污染风险预警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了生物标志物研究与应用中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改性土体材料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2010(3):263-268.

      摘要 (1110) HTML (0) PDF 259.24 K (1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改善新疆地区传统土坯砌体民居的素土体建筑材料的性能,通过在素土中掺和麦秸秆或粗砂,形成改性土体材料.参照混凝土抗压试验标准,制作了4种尺寸素土体材料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试块,并制作了边长100mm的改性土体材料立方体试块.通过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对比分析,研究其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提出了掺和麦秸秆和粗砂的最佳比例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在素土中掺和麦秸秆或粗砂,可提高抗压强度和极限位移.

    • 轻骨料混凝土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2010(3):269-273.

      摘要 (1088) HTML (0) PDF 158.52 K (1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5根梁试件(2根轻骨料混凝土梁、1根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梁和2根普通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轻骨料混凝土受弯梁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破坏形态、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变化规律和裂缝开展过程等,对轻骨料混凝土梁、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梁和普通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梁、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梁均能满足JGJ12—200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挠度限值要求;按照现行规程进行使用荷载下最大裂缝宽度的验算是足够安全的,但应用于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梁时,宜作适当修正.

    • 掺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2010(3):274-277.

      摘要 (1127) HTML (0) PDF 114.93 K (1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室内进行了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小梁的弯曲疲劳试验,采用威布尔模型,得到了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疲劳方程,并与普通水泥混凝土以及粉煤灰贫混凝土的疲劳方程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疲劳性能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似,特别是在应力水平较低部分基本一致,粉煤灰再生混凝土能够承受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

    • 应用改进算法的对称逐步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仿真计算

      2010(3):278-283.

      摘要 (1116) HTML (0) PDF 219.77 K (1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有限元仿真计算中存在计算规模大、计算时间长的问题,为克服使用直接解法导致占用内存多、耗时长和精度得不到保证的缺点,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中温度场和位移场求解的特点,用改进算法的对称逐步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取代直接解法,进行温度场和位移场计算中大型稀疏对称正定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采用算例计算对比了使用2种方法计算的内存占用、耗时和计算精度等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完全消除整体劲度矩阵带宽对存储空间需求的影响,减少内存占用和计算耗时,且使得计算精度可灵活控制.

    • 动态地表变形对输电铁塔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2010(3):284-289.

      摘要 (1154) HTML (0) PDF 256.01 K (1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塌陷区上典型输电铁塔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动态地表变形(水平变形和竖向变形)对输电铁塔结构附加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输电铁塔在从盆地边部到中部的过程中,首先经历正曲率与拉伸作用,经过拐点后,又经历负曲率与压缩作用;输电铁塔底部杆件的轴力变化较上部杆件变化幅度大,随着高度增加,其轴力变化值越来越小;下部杆件主要受地表水平变形(拉伸、压缩)的影响,而上部杆件受竖向变形(倾斜)影响较大;输电铁塔支座的最大垂直位移差值出现在盆地中部与边部之间的1/2处,支座最大水平位移差值出现在盆地中部与边部之间的1/4与3/4处.

    • 封闭环境中群桩桩间土超孔压消散数值模拟

      2010(3):290-294.

      摘要 (1087) HTML (0) PDF 307.39 K (1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封闭环境中群桩基础成桩后,桩间土体及下卧土层中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建立了场地边界径向渗流受到阻隔时,饱和黏土中群桩桩间横观各向同性土体固结的定解条件,应用数值理论建立了相应定解问题的有限元程序,对桩间及下卧土层中压桩挤土造成的孔压消散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下卧土层的渗透特性对桩间土体的孔压消散有明显影响,特别当下卧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很小时,桩间土超孔压消散将延续非常长的时间.

    • 水泥固化高含水率淤泥的收缩性质

      2010(3):295-299.

      摘要 (1142) HTML (0) PDF 154.26 K (1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高含水率疏浚淤泥水泥固化后的失水收缩性质,通过收缩试验对水泥添加量、养护龄期和淤泥初始含水率对水泥固化后的收缩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水泥添加量、养护龄期和初始含水率的固化淤泥,收缩曲线的形式与天然黏土相似;固化淤泥的收缩主要是由于水分蒸发引起,水泥添加量越高、养护龄期越长、淤泥的初始含水率越低对固化淤泥的收缩性控制越有利.

    • 石灰岩吸附痕量钼的试验研究

      2010(3):300-303.

      摘要 (1137) HTML (0) PDF 149.71 K (1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钼酸铵示踪剂的吸附与解吸对岩溶区示踪曲线的影响出发,进行了不同粒径石灰岩颗粒对痕量钼酸铵吸附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痕量钼酸铵浓度下,石灰岩吸附痕量钼服从非线性规律,且可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粒径小于2.0mm时,非线性指数n值变化甚微,但粒径大于2.0mm时,n值明显减小,粒径2.0mm是n值明显变化的分界点.反映吸附能力强弱的吸附参数K值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粒径大于2.0mm时,吸附能力明显减小,而粒径小于0.5mm时,吸附能力则明显增大. 关键词:

    • 重庆市主城区沿街建筑物震害预测矩阵

      2010(3):304-307.

      摘要 (1104) HTML (0) PDF 104.71 K (1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获得重庆市主城区沿街建筑物震害预测矩阵,对重庆市主城区沿街建筑物分布概况进行调查和汇总,统计出沿街建筑物中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栋数和建筑总面积,整理得到不同建造年代及不同层数房屋的面积占相同结构类型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对重庆市主城区沿街建筑物进行震害预测,对预测结果采用离群值检验法进行处理,最终得到重庆市主城区沿街建筑物震害预测矩阵.

    • Nam Ngum5水电站分缝重力拱坝地震响应分析

      2010(3):308-312.

      摘要 (1260) HTML (0) PDF 184.94 K (1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老挝在建的Nam Ngum5水电站重力拱坝,利用基于ABAQUS平台的非线性指数型动接触模型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了该重力拱坝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横缝的张开、闭合和滑移的非线性动力特性以及坝体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横缝张开使得大坝的坝踵主拉应力大幅增加至3.0 MPa;考虑诱导短缝时,坝体整体性下降,刚度减弱,坝顶顺河向动位移响应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同时横缝的开度也有所增加,但诱导短缝对坝体应力的影响较小;大坝能承受的最大峰值加速度为0.40g,大坝可能的破坏模式为从横缝底端与岸坡交界面处起裂,损伤部位逐渐向坝踵以及左岸坝肩、右岸坝肩延伸.

    • 长江八卦洲汊道水沙特性与治理

      2010(3):313-316.

      摘要 (1036) HTML (0) PDF 135.34 K (17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汊道水沙特性,在对长江八卦洲汊道现有整治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汊道整治工程数值模拟,并对不同整治方案及整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八卦洲汊道采用洲头鱼嘴向上游延伸整治工程,是有效实现汊道分流稳定的整治措施.

    • 基于混沌优化GMDH网络的灌区地下水水位预测

      2010(3):317-321.

      摘要 (1065) HTML (0) PDF 156.18 K (1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预测灌区地下水水位,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的GMDH网络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混沌优化算法全局搜索GMDH网络的初始权值,并利用优化后的GMDH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对灌区地下水埋深进行预测.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加快GMDH网络结构稳定的速度,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对地下水水位的预测.

    • 生育中期水分亏缺复水对水稻根冠及水肥利用效率的补偿影响

      2010(3):322-326.

      摘要 (1165) HTML (0) PDF 131.81 K (1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水分亏缺复水补偿效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控制下限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条件下,水稻根冠干物质累积、根冠异速性生长关系、产量构成因子和水肥利用效率均随胁迫阶段的推进差异显著.分蘖末期水分胁迫复水后能够产生明显的补偿效应,该阶段高氮施肥水平(300 kg/hm2)下,重度水分亏缺(40%土壤饱和体积含水率)复水后能够较少影响水稻生长,可以看做是合理的水稻调亏控制指标.

    • 考虑粗糙度影响的水泵原模型效率换算

      2010(3):327-331.

      摘要 (1242) HTML (0) PDF 138.97 K (1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基于水力光滑区Blasius摩擦系数的原模型效率换算莫迪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适用于“过渡区”流动摩擦系数的Haaland和Swamee-Jain计算公式,参考莫迪拓展公式处理与雷诺数有关及无关的两种水力损失的方法,提出了考虑粗糙度影响的原模型效率换算的计算式,并进行了不同“过渡区”流动摩擦系数表达式、不同类型水力损失比例的计算研究,与日本工业标准JISB8327—2002《泵性能的模型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标准规定的原型粗糙度0.025mm以内,效率换算差值不大于0.0025;所提出的计算式具有符合流动区域特征、物理意义清晰明了、计算过程简单方便、换算精度高的特点,可满足考虑粗糙度影响的原模型效率换算要求.

    •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S型风力机性能分析

      2010(3):332-336.

      摘要 (1094) HTML (0) PDF 242.19 K (1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单位宽度功率为指标,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及SIMPLE算法,研究叶片高度对S型风力机性能的影响.从等过风面积和等直径2种工况出发,选取4个不同系列的高径比α,对风力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根据L-σ准则提出的从增加叶片高度来提高风力机单位宽度功率的可行方案吻合;同时得出,当α=6时,风力机性能最优.

    • 江苏省内河航道沿岸设施控制标准研究

      2010(3):337-341.

      摘要 (1056) HTML (0) PDF 121.88 K (1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江苏省内河岸线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根据现状情况以及有关标准规范,介绍了适用于江苏省内河航道沿岸设施的控制标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江苏省内河航道沿岸设施建设的规划控制标准,包括顺直河段航道岸线的利用控制,挖入式港池的规划控制,顺岸式码头的规划控制,取、排水工程设施的控制,沿岸道路、厂房设施的控制,河、湖宽阔水域航道水生植物种植的控制,弯曲河段航道岸线的利用控制等内容.

    • 混合磁悬浮水轮发电机组转子承重系统设计与建模

      2010(3):342-346.

      摘要 (1169) HTML (0) PDF 137.89 K (17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水轮机组的重量支承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对水轮机组转子系统磁悬浮承重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永磁悬浮装置与电磁悬浮装置相结合的水轮机组转子承重系统.对混合磁悬浮水轮发电机组转子承重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时,采用永磁悬浮装置承担水轮发电机组的基本重力负荷,采用电磁悬浮装置承担水轮发电机组的重力可调负荷.考虑到高速运转的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系统并不全部浮起转子系统,而是分担转子系统的大部分轴向负荷(即减载).对永磁材料和电磁装置进行了研究和选择,在永磁悬浮装置承重部分对气隙磁场强度与气隙厚度、永磁体体积等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永磁悬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电磁悬浮部分对电磁悬浮力大小与电磁悬浮装置结构等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基本电磁理论和承重系统的构造,建立了电磁悬浮支承装置和永磁悬浮支承装置的数学模型.

    • 基于两点估计法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概率分析

      2010(3):347-352.

      摘要 (1113) HTML (0) PDF 167.32 K (16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进行电压稳定度的定量分析尤其是适应概率分析的需要,提出了静态电压稳定广义裕度指标,该指标不仅能够定性判断稳定性而且能够定量描述不稳定程度.将两点估计(TPE)法引入静态电压稳定的概率分析中,针对电力系统中电源侧参数和负荷侧静态特性参数等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将功率差裕度指标看成待求随机变量,通过计算它的统计特征如均值和标准差,从而计算得到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概率.通过算例,与蒙特卡罗仿真(MCS)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在精度相当的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省计算时间.

    • 考虑频率特性的负荷模型研究及应用

      2010(3):353-358.

      摘要 (1099) HTML (0) PDF 195.42 K (18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大干扰情况下电力系统仿真若忽略频率因素会影响仿真精度的问题,在原有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频率特性的两种负荷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先动后静”获取静态特征系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新疆电网具体实例,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模型仿真的动态响应都和实测响应接近,并且考虑频率的仿真精度比不考虑时要高.


年第卷第3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