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我国1961—2009年气温变化规律分析

      2011(6):595-601.

      摘要 (1343) HTML (0) PDF 447.52 K (2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我国730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检验了 该时段我国全年和四季气温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961—2009年我国地面观测温度普遍升高,但四季和全年平均气温变化规律不一致:全国年均气温升高比单季平均气温升高明显;青藏高原和滇西南地区无论四季还是全年均是升高最明显的区域,除滇西南外的西南地区则是升温最不明显的区域;北方地区升温普遍比南方地区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升温比临近的内陆地区显著.20世纪80年代是明显的气温变化转折时期,80年代之前气温呈波动状态,80年代之后气温稳定上升.夏季全国曾普遍出现过明显降温过程,其他3个季节及全年的降温过程多为局部性,降温幅度也不如夏季大.

    • 全球月平均蒸发数据在流域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

      2011(6):602-606.

      摘要 (1178) HTML (0) PDF 317.96 K (1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CREST对淮河史灌河流域梅山水库1978—1987年的入库径流过程进行了参数自动率定和验证,对比分析了实测蒸发数据与全球月平均蒸发数据对径流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同时进行了蒸发影响效果的误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全球月平均蒸发数据来驱动模型,替代模型运行中所需的实测蒸发数据,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同时对具有大蒸发面积的流域径流模拟预报效果也较好.

    • 长江下游镇江至吴淞段潮位相关途径预报方法

      2011(6):607-611.

      摘要 (1387) HTML (0) PDF 320.36 K (20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镇江、江阴、浒浦、七浦、吴淞口等潮位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沿江各潮位站日平均水位的影响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沿江各站日平均水位与上游大通站日平均流量过程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沿江各站日平均水位除了与上游大通站流量有关外,还与吴淞口天文潮的大小有关,增加了能够反映潮差大小的相关因子,有效提高了相关方程的精度.由于吴淞口潮汐向上游传播时会产生潮差减小、相位后移、潮汐变形等水力现象,沿江各站的潮差大小与吴淞口潮差大小及长江干流的流量有密切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潮差相关方程.通过此相关途径方法来预报沿江各断面整点潮位过程,可取得较高的预报精度.

    • 新疆天山北坡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

      2011(6):612-617.

      摘要 (1253) HTML (0) PDF 265.62 K (2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新疆北坡小流域暴雨洪水找出一条可靠的计算途径,针对新疆天山北坡小流域暴雨洪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应用解三元联立方程组法和推理公式法两种方法,由设计暴雨推求洪沟设计洪水.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解三元联立方程组法和推理公式法两种方法切实可行,能够解决无资料地区的暴雨洪水计算问题.

    • 新安江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2011(6):618-622.

      摘要 (1147) HTML (0) PDF 300.47 K (2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东苕溪流域和息县流域为例,运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GLUE方法对新安江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流域都存在大量“等效性”参数,不同的参数组能模拟出相同的效果,验证了GLUE方法的重要观点:模型模拟结果的好坏是由参数组合决定的.根据参数与似然值散点分布图,可将研究的7个参数分为不敏感参数(KG,KI,CG,CI)、敏感参数(CS)和区域敏感参数(K,SM)3类,通过计算90%置信度的不确定范围,可实现洪水概率预测的目的.

    • 气候变化对乌江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2011(6):623-628.

      摘要 (1378) HTML (0) PDF 305.40 K (1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贵州省36个国家标准气象站1960—2008年实测日降水、日气温资料和1956—2000年实测月流量资料以及IPCC第4次评估报告发布的24个GCMs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基于ArcGIS的地理分析模块建立的气温降水径流关系及双参数气候径流弹性指数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贵州省思南以上乌江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如降水增加20%,在气温保持不变时,径流将增加22%左右;在气温升高0.8℃时,径流仅增加17%;在气温降低0.5℃时,径流则增加27%以上.可见,贵州省思南以上乌江流域径流与降水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微弱负相关,而且径流对降水减少更敏感.气候径流弹性指数分析表明:降水增加1%时,径流相应增加1.15%~1.69%,降水减少1%时,径流则相应减少1.46%~1.69%.

    • 气候变化下乌江流域蒸散发互补关系变化及成因辨识

      2011(6):629-634.

      摘要 (1286) HTML (0) PDF 351.13 K (1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阐明气候变化下乌江流域蒸散发互补关系的变化及其成因,利用乌江思南以上流域1961—2007年的水文、气象资料,验证了该区域蒸散发量存在互补关系;采用蒸散发互补关系模型和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估算该区域蒸散发量,并分析了气候变化下该区域蒸散发互补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乌江流域蒸散发互补关系显著,基于互补关系估算的该流域1961—2007年该区域蒸散发量减少趋势显著, 变化率为1.65mm/a;实际蒸散发、湿润环境蒸散发和蒸散发能力的显著下降趋势导致了1961—2007年该区域蒸散发互补关系表现为具有下降趋势的互补关系.1961—2007年的年日照时数减少导致太阳辐射能量下降以及年降水量的减少致使可供蒸散发水量减少可能是造成蒸散发互补关系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

    • 钱塘江流域极端气温和最大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

      2011(6):635-639.

      摘要 (1243) HTML (0) PDF 275.85 K (18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1951—2008年钱塘江流域内外15个气象站月极端高温、月极端低温和月最大降水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和协克里金插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极端气温和最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钱塘江流域最大降水量总体呈缓慢减少的状态,而极端气温都有上升的趋势;季节分布上,夏季最大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其他季节降水量减少,而极端气温在各个季节都呈升温趋势;空间分布上,钱塘江流域极端高温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别,沿海一带极端高温上升快,尤以嵊县一带最为严重,而淳安一带变化趋势最不明显.

    • 江苏近海水域2007年与1998年水质状况差异性分析

      2011(6):640-645.

      摘要 (1134) HTML (0) PDF 414.62 K (1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7年5月和1998年5月对江苏近海的水环境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了海州湾、辐射沙洲和长江北支等不同海域的水质状况,并对海水中部分重要水质指标含量的差异性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汞在各海域的均值浓度可达到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但是2007年汞的01μg/L质量浓度包络线范围明显大于1998年;除了海州湾地区外,其余海域的油类浓度增大;除北部局部海区,2007年的溶解氧浓度基本高于1998年;2007年总磷浓度在近岸区有所降低,但近海海域的总磷污染范围增加较为明显.

    • 废水胁迫条件下生态沟渠盘培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适应性

      2011(6):646-650.

      摘要 (1144) HTML (0) PDF 242.81 K (1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浙江省杭嘉湖区域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在水网平原水稻田进行生态沟渠降污试验.通过构建以盘培多花黑麦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沟渠,研究其在处理养猪场废水和生活污水条件下生长和生理指标响应,确定在不同条件下盘培多花黑麦草的逆境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植株在处理养猪场废水时,其生长势、生长量以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POD,SOD,CAT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在处理生活污水时的相应指标,盘培多花黑麦草对沟渠中高浓度废水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 基于控制单元划分技术的百渎港断面水质达标分析

      2011(6):651-655.

      摘要 (1236) HTML (0) PDF 289.72 K (1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合考虑水文水生态、水体污染的来源等方面因素,对影响百渎港入太湖断面水质的区域进行了控制单元划分,通过控制单元内、外污染源对百渎港断面水质超标贡献率的计算,验证划分结果是否合理.在太湖流域大网格水环境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域水量水质套网格数学模型,并根据设计水文条件和边界水质,建立控制断面水质与其上游的概化排污口污染源之间的响应关系,通过响应关系计算得出断面水质达标时各概化排污口的削减量.计算结果表明:控制单元内污染源对入湖断面污染负荷的贡献率占65.1%~78.4%,控制单元划分结果合理;为保证百渎港断面水质达标,控制单元内各概化排污口COD需要削减22%~66,氨氮需要削减66%~80%,总磷需要削减55%~76%.

    • 关中盆地混合地下热水化学成分的随机模拟

      2011(6):656-660.

      摘要 (1081) HTML (0) PDF 296.67 K (1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和水文随机模拟技术为基础,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对关中盆地混合地下热水中主要离子与主要离子总含量TDI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及根据残差的偏态系数进行参数估计以确定最适线性方程定量模拟关中盆地水化学场的混合作用对水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中的主要离子矿化度与TDI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不同分区与TDI相关程度较高的离子类型有所差异,地下热水混合作用产生的一系列过渡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可以利用线性方程y=Ax+B得到较好的模拟结果.

    • 硫酸盐溶液中温度对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解度的影响

      2011(6):661-664.

      摘要 (1378) HTML (0) PDF 247.26 K (2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温度对硫酸盐溶液侵蚀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影响,应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开发的水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对在不同CO2分压下,不同浓度的Na2SO4和MgSO4溶液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化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无CO2分压的情况下,在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迅速升高;在CO2分压为10-4.5MPa时,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然而始终大于在无CO2分压时的溶解度;在Na2SO4溶液中,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解度均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方解石在MgSO4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同条件下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在无CO2影响时,溶液内含有的SO-24浓度大小对石灰岩和白云岩侵蚀能力的影响,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强盐效应;在CO2分压为10-4.5MPa时,等温条件下能产生盐效应最强的浓度的溶液对石灰岩和白云岩的侵蚀能力最强.

    • 地面沉降变形非线性完全耦合数学模型

      2011(6):665-670.

      摘要 (1199) HTML (0) PDF 272.34 K (16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多孔介质有效应力原理的渗流变形耦合,考虑孔隙度、渗透率非线性变化,建立三维地面沉降变形完全耦合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有限差分解法.该模型可以刻画地下水开采、建筑物荷载、基坑降水等作用下的三维地下水渗流场和地层变形位移场,分析地面沉降的三维变化与非线性特征,为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治提供技术手段.

    •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处理高含水率软土模型试验

      2011(6):671-675.

      摘要 (1282) HTML (0) PDF 277.63 K (1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海相吹填土高含水率、高压缩性、低渗透系数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的地基加固方法,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该工法的加固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初期采用真空预压排水,当试验土体达到最佳临界含水率0.85后,联合电渗法可有效地加快地基排水速度;采用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处理吹填土,土体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竖向和侧向变形,且有效提高阴极和阳极附近土体强度,因此对于真空预压仅能对表层约为428%地基深度的土体有效加固的问题,采用该工法可通过真空预压和电渗法分别加固表层和深层土体,由此达到深度方向均匀加固地基的目的.

    • 双层滤管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处理超软海底吹填淤泥

      2011(6):676-681.

      摘要 (1207) HTML (0) PDF 332.40 K (1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沿海吹填成陆工程中的海底吹填淤泥场地地基承载力极低,无法进行后续建设施工的问题,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研究了双层滤管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在该类场地的应用.现场试验监测结果表明,双层滤管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取得的沉降大小和均匀度、孔压下降幅度和均匀度以及地基承载力等加固效果指标明显好于常规的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因此双层滤管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是一种可行、经济的超软海底吹填淤泥处理方法.

    • 河床透水层暴露深度对悬挂式防渗墙防渗效果的影响

      2011(6):682-686.

      摘要 (1254) HTML (0) PDF 301.81 K (16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二元结构堤基中悬挂式防渗墙防止渗透变形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塑料排水板深入细砂层深度,模拟河床透水层暴露深度对悬挂式防渗墙防渗作用的影响,得到了研究区域内临界水头、破坏水头、渗流量等数值以及渗透变形发展过程的特征现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河床透水层暴露深度的逐步增加,渗流场发生了变化,渗透变形的发生和发展都更加容易,悬挂式防渗墙的防渗作用有所减弱,而渗流量受其影响不大,当河床透水层暴露达到一定深度后,其影响将趋于稳定.

    • 锥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力学性能检测与有限元分析

      2011(6):687-692.

      摘要 (1284) HTML (0) PDF 450.41 K (2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求通过非破损检测方法有效评价锥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力学行为的方法,用回弹法检测推定了锥形钢筋混凝土电杆中混凝土强度,并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测定电杆的实际力学性能;结合钢筋配筋情况,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了电杆的荷载挠度关系和弯矩应变关系,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应用无损检测结果,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拟合,钢筋混凝土电杆中混凝土采用非线性弹性模型,钢筋采用弹塑性模型,采用以拉应力控制的破坏准则和位移收敛模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的稍端荷载挠度、控制区弯矩应变曲线及裂缝分布状态,从而可以较好地反映锥形混凝土电杆的力学行为.

    • 基于能量原理的均质土坡临界坡高计算

      2011(6):693-697.

      摘要 (1120) HTML (0) PDF 283.47 K (16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黏聚力较小的均质黏性土坡有可能产生沿直线滑裂面及沿对数螺旋滑裂面滑动的情况,利用能量原理和土坡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推导了坡顶倾斜的土坡沿直线滑裂面滑动的临界坡高,得到黏聚力较小的黏性土均质边坡产生沿直线滑裂面的破坏,其临界坡高与坡顶面倾角α无关,只与土体的抗剪强度c,φ及密度ρ和坡体倾角β相关的结论.将该结果与同类土质边坡沿对数螺旋面滑动的临界坡高作了对比,工程实例表明该临界坡高计算法在实际工程中有一定的实用性.

    • 钢筋腐蚀监测传感器设计与工程应用

      2011(6):698-701.

      摘要 (1178) HTML (0) PDF 236.86 K (1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钢筋腐蚀体积膨胀及光纤光栅测量应变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钢筋腐蚀监测传感器.通过室内加速腐蚀试验,建立了传感器信号与钢筋腐蚀率的定量关系;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钢筋腐蚀传感器的优化布置.将该传感器埋入某码头泊位混凝土结构中并进行了测试,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表明,该传感器可用于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监测.

    • 矩形采砂坑形态对明渠水位降低的影响

      2011(6):702-707.

      摘要 (1180) HTML (0) PDF 362.58 K (1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商业软件FLUENT,建立了含采砂坑明渠立面的二维数学模型,其中,封闭方程采用标准k~ε模型的紊流方程,自由表面采用Volume of Fluid (VOF)方法模拟.在与明渠水流实验数据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矩形采砂坑长度、深度和面积对明渠水位降低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砂坑面积相同时,长深比越大,水位降落越明显,长度的增加对水位跌落影响较大;随着采砂坑深度、长度增大,水位降落呈现缓慢增加、急剧增大和再平缓增大3个阶段,对应的单位坑深、局部水头损失呈现急剧上升、急剧下降、缓慢下降3个阶段.

    • 控制排水条件下冬小麦水位生产函数的试验研究

      2011(6):708-712.

      摘要 (1151) HTML (0) PDF 268.35 K (1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冬小麦地下水埋深与产量的关系,以地下水的降落速度与适宜埋深作为冬小麦排水的调控指标,在蒸渗测坑内进行冬小麦水位调控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建立了排水条件下冬小麦水位生产函数;考虑到根层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位的耦合作用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了用土壤含水量作为修正系数的控制排水条件下冬小麦的水位生产函数.函数求解结果表明:在涝渍条件下,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受涝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分蘖期;受旱情况下,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受旱敏感指数由大到小顺序为:抽穗开花期、拔节孕穗期、分蘖期、乳熟期.


年第卷第6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