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6):1-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01
摘要:探索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国内外各种融资方式,分析研究国外各种融资操作中的实务问题和可能存在的政策和法规上的问题;着重介绍TOT融资、BOT融资、证券融资和ABS融资。
2002(6):6-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02
摘要:根据竞争力理论,通过对国际国内水利类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探索我国水利类上市公司提高竞争力的对策,从而提高投融资效率,推动水电产业升级和发展,让更多的中小水电企业跻身资本市场,不断壮大证券市场中的中小水电板块,在资本市场上做大做强中小水电板块。
2002(6):10-1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03
摘要:通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有关问题分析,探讨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和职责。
2002(6):13-1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04
摘要:根据目前水利企业工资分配状况,分析员工持股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利弊。提出水利企业职工持股参与分配的建议,并探讨了调动积极性,发挥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可行性。
2002(6):15-1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05
摘要:为科学地制定出合理水价,以成本补偿、合理收益为原则,通过成本定价方法、计划定价方法和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结合农业水费收费标准及世界银行项目区水费测算结果,阐明水价制定应根据收费地区的水利工程投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分区制定的原则。
2002(6):20-2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06
摘要:通过对黄河下游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的调查,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水价决策分析,得出不管是农业用户还是工业及城镇用户对水价的上调均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结论。
2002(6):23-2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07
摘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水企业应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提出以边际成本为基础的水价模型,探讨基于几种简化的成本函数形式和线性需求曲线形式的水价计算公式,并对湖北省漳河水库1981~2000年的实际水价及灌溉用水量资料进行分析,拟合了不同年代的需求曲线。
2002(6):27-2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08
摘要:针对水利工程水费转为经营性收费管理遇到的纳税问题,提出:目前水利作为基础产业还相当薄弱,水利仍属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持的行业,工程水费价格未达成本,且不含税金,不具备纳税的条件。
2002(6):29-3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09
摘要:针对在统计数值上弄虚作假的现象,分析其成因,提出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推进统计制度改革、强化统计理论教育等方面的建议。
2002(6):32-3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0
摘要:利用1979~1998年水利投资效益的样本资料,建立了水利投资效益计算的生产函数模型,并对水利“十五”投资效益进行了预测。
2002(6):35-4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1
摘要:简介水稻控制灌溉、浅湿调控灌溉、动态灌溉技术,分析这3种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和投入产出比。选取通南高沙土,丘陵山区(3级提水),丰沛井灌区,南水北调宿豫、铜山、丰县3梯级灌区渠道防渗工程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并分析计算了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工程的经济效益。
2002(6):41-4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2
摘要:讨论了地下水环境的经济价值,并根据经济学提出的一般事物价值量计算方法,给出地下水污染的经济学评价模型的计算公式。通过对计算公式中各项系数的说明,指出以往水污染经济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经济价值评价中存在的缺陷,并结合具体实例,论述了新的地下水环境污染经济学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为评价地下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提供参考。
2002(6):45-4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3
摘要:为实现澜沧江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对西藏察雅县卡贡灌区改造工程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在概述卡贡灌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灌区改造工程的费用和灌溉效益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2.81%,经济净现值709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4,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规定的评价标准。实施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2002(6):48-5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4
摘要:从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水利建设科技含量、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和依法治水4方面,分析南京市“九五”期间水利发展现状。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南京市“九五”期间水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水利工程的抗灾能力不足;水资源管理薄弱;水生态环境恶化;水利投入不足;水利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备。
2002(6):51-5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5
摘要:针对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后,水资源实行了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后出现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提出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环境与生态建设,确保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2(6):54-5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6
摘要:把水资源保护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中去,用环境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起爱水、护水、节水、涵养水的社会新风尚,增强知识传播,提高全民素质,用绿色经济行为观指导社会经济活动,规范人类经济行为,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创良好局面。
2002(6):58-6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7
摘要:从土壤、风、雨、潮等方面对江苏省海岸滩涂水土流失进行分析,认为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滩涂土壤抗蚀性较差,容易遭风蚀、雨蚀和潮流侵蚀。列举了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包括河渠淤塞,堤坝、道路被毁等。从生物、工程和管理等方面提出防止滩涂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2002(6):62-6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8
摘要:近年来黑河中游地区灌溉用水过度增加,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直接威胁到下游额济纳绿洲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通过2000年37户117人生态移民的试点工作,证明生态移民安置工程是可行的,并于2001年正式启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额济纳绿洲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预计通过3年的建设,围封2万hm2胡杨林,生态移民1500人及转移牲畜约10万只,以基本遏止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文章最后介绍了生态移民的内容,并探讨了生态移民安置的有关政策。
2002(6):66-6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2.06.019
摘要:通过对广东肇庆水库老移民问题的实际调查,分析了库区老移民遗留问题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主观的原因,提出肇庆水库老移民发展规划的思路和预案。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