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6):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01
摘要:在简述中国水电发展史的同时,分析了中国的水电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指出:水电是能源、水电是可再生能源、水电是绿色能源。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能源资源时,必须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先后秩序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调度管理,开发资源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2004(6):2-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02
摘要:以城市水务设施的经济特征为前提,充分考虑国际水务市场化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指出了我国城市水务设施建设市场融资的难点。在此基础上运用产权理论提出解决水务设施建设市场融资的根本途径是将水务设施项目的经济效果内部化。以此为指导,分析城市水务设施的市场潜力,提出城市水务设施可采用的市场融资方式,包括商业银行贷款;BOT和TOT等项目融资、金融租赁和利用契约性储蓄以及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国内政策性银行贷款等。
2004(6):5-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03
摘要:建立流域内不同地区间水权交易的古诺双寡博弈模型 和纳什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了在水权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具有不同节水成本的流域内不同地区水权交易的行为特征,得出结论:在完全信息下,流域内两地区在单位生产成本相等时,单位节水成本高的地区在产品市场产出均衡处的产出均衡份额较小,反之则相反;不完全信息可能导致产品市场产出的低效率,并影响到地区间的产出均衡;在各地区单位生产成本相等时,产出由低节水成本地区向高节水成本地区转移,即节水成本高的地区反而比在完全信息时生产得多,节水成本低的地区则比在完全信息时生产得少;节水成本低的地区出售多余的水权给节水成本高的地区,相应的货币转移量Ti=ri(βj-βi)/2,此时,两地区利用水权交易能有效地削减总的节水成本。
2004(6):8-1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04
摘要:通过对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水权制度变迁的分析,认为我国古代水权制度的特点在于:古代水权制度是统治者偏好的体现,并有强烈的路径依赖;古代的水权制度以国家正式制度为主,以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为补充;意识形态成为推进或阻碍水权制度变迁的主要力量;技术进步导致要素价格发生变化,诱致水权制度变迁。
2004(6):12-1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05
摘要:确定洪水保险费的计算方法是防洪保险事业的基本工作,也是推行洪灾保险工作的关键。现有的洪水保险费率的计算模式对保险公司而言实际上存在着隐性保费亏空问题,对此,提出一种洪水保险费的失真定价原则来计算纯保费,并给出基于GIS的具体计算方法和修正步骤,与传统的保险精算模型方法相比,这种基于GIS的保险定价方法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确、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将赋予保险商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2004(6):16-1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06
摘要:针对嘉陵江塔山湾河段改造项目区地势低洼,地表多由河漫滩堆积物组成,面蚀严重的现状,以及工程建设期将产生大量临时土、石弃渣和扰动损坏原地貌植被等问题。建议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复垦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004(6):19-2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07
摘要:根据行蓄洪区的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结合行蓄洪区频繁受灾、经济落后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提出充分利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辩证地防洪用洪,做到既解决洪水出路,又为群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2004(6):2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08
摘要:在实施排涝泵站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针对提高施工质量等问题,提出施工监理应履行的职责,即协助业主选择施工单位、做好设计交底工作、严格执行建筑材料及安装材料检验制度、确定质量检验工作程序等。
2004(6):23-2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09
摘要:从7个方面论述我国21世纪生态环境水利的建设模式,即在水利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需要;水库调度运用要优先保证生态用水;保护湿地,充分发挥其功能;完善防汛体系建设;发展抗旱农业;加强城镇生态水利建设;加大农村生态水利建设力度。提出建设生态环境水利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2004(6):26-2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0
摘要:最低价中标法是国际招标投标史上历史最长、经验丰富、行之有效的方法。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首次允许招标人可以选择最低报价者中标,从法律上为该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带来转机。针对评标过程中采用最低价中标法,如何科学地界定投标人的成本问题,提出借鉴会计学、统计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引入企业财务指标作为判定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的依据,以增加界定投标人成本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004(6):29-3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1
摘要:简述西部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分配流域内的水资源,发展草原水利灌溉,加快实施牧区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创新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挖掘节水潜力,依法保护水资源。
2004(6):32-3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2
摘要:介绍蓄水设施的布局与种类规格的选择、蓄水设施关键构件的设计、蓄水设施运行、管理、淤地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淤地坝蓄水设施经济效益等有关要点,提出在淤地坝内建蓄水设施是开发淤地坝水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的观点。
2004(6):35-3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3
摘要:针对水利人才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全国水利人才及其教育培训存在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分布不均衡、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水利人才教育与培训的几点建议。
2004(6):37-4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4
摘要:考察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状况,在剖析水兼有一般商品与公共品的性质的基础上,从水权与水市场的制度构建层面探讨了与简单行政性提价思路不同的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市场价格机制,提出供水和排水两个环节可依靠市场定价,在水务部分市场化的条件下,政府定价可以被缩小在最小的范围内,政府只需对直接面对城市居民的管网企业的自来水售价制定最高限价和向供水企业征收水资源税。
2004(6):41-4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5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的推行,工程建设已逐步走向社会化、规范化管理,实践证明了它的优越性,但同时也给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提出将防洪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制度化。
2004(6):43-4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6
摘要:在简述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原则和作业流程的基础上,针对其试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就其制度本身的利弊进行探讨,提出正确定位,加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正确处理会计核算中心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的建议。
2004(6):46-4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7
摘要:对离心水泵机组效率与制水单耗进行理论分析,从离心水泵机组效率与供水单耗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入手,对供水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出:为降低离心水泵的能耗,在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不仅要注意使离心水泵在“高效区”工作,更要注意使其在低单耗区工作,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离心水泵扬程,尽可能地降低制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004(6):48-4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8
摘要:根据地下水开采区地质环境的模糊性,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一种地下水最佳勘探点(井位)确定的数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该模型具有计算速度快、稳定性强、分辨率高等优点,并进一步完善了地下水资源勘探方法。
2004(6):50-5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19
摘要:研究相邻水电站和本站不同预报项目之间水情的相关关系,在逐步回归方法的基础上对所选因子进行优化筛选,使预报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然后用已有的相关关系对所得的预报结果作参照验证或修正。该方法可提高预报精度,基本上能满足水电站对水情预报的要求,提高了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2004(6):53-5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20
摘要:围绕江苏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开发实际,从产权理论视角,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探索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制的情况,通过小型水利改制,为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注入新活力,以产权换资金,从而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管理机制,并以此为江苏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的构建与管理方法的选择提供分析框架与操作指导。
2004(6):57-5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21
摘要:西藏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且水利工程节水性能较低,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水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结合西藏具体情况,论述了加强节水灌溉的重要性,提出了节水灌溉的几点建议。
2004(6):59-6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22
摘要: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始终坚持以大农业安置农村移民,有条件地实施多渠道、多方式安置农村移民,大力实施农村移民外迁, 使农村移民的生产及生活环境和条件显著改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库区部分地区面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人口超规划问题较严重,部分进入城镇自谋职业的农村移民就业率低,生活困难。提出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要有计划地加大农村移民外迁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库区农村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和改善安置条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04(6):6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23
摘要:分析建德市库区移民现状,总结建德市移民局自确立科技移民策略后两年来的经验:在生态农业、效益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对移民加以培训,发挥建德市草莓、茶叶、柑橘、板栗和竹笋、家禽、水产等6大优势产业,引导移民走扶持生产与农业科技进步相结合的致富道路。
2004(6):63-6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4.06.024
摘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工程的全面实施将给灌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兴建该工程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