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1-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01
摘要:讨论水资源配置的概念,并从范围、目标、原则、措施、效应等方面进行阐述;回顾水资源配置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评述水资源配置的机制与方法,探讨统筹考虑水资源各属性以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与方法。最后从理念、制度、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2007(2):6-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02
摘要: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而复杂,建立合理有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基础。其综合评价的对象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环境系统,文中将其划分为调水沿线生态环境、调水周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建立了具有总目标层、子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07(2):8-1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03
摘要:以经济相对落后的地级市—淮安市为例,运用回归分析理论研究产业结构与三大产业各自用水所占比例之间的关系。对产业及其用水比例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并比较不同的拟合方程,动态分析产业构成与用水比例的关系,建立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或误差修正模型,确定用水比例与产业比例的量化关系,分析产值构成的变化所引起的用水比例变化,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2007(2):12-1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04
摘要:研究防洪工程对沿江(河)房地产价值的影响,认为防洪工程建设可以保障周边地区安全,改变土地利用性质,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水质、水环境,有利于城市的绿化美化和 旧城改造,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增强防洪区城镇区位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防洪工程对沿江(河)房地产影响价值的量化模型,最后运用德尔菲法以长江中下游M市为例探求该模型的求解思路。
2007(2):15-1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05
摘要:在对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内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为市场经济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同时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模式。提出加强技术创新,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体系,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以及加强宣传力度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2007(2):17-2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06
摘要:简要介绍江苏省防渗渠道的建设情况,分析了防渗渠道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江苏省共建成防渗渠道346541km,累计投资22.64亿元,年均效益6.14亿元。防渗渠道建设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29,经济净现值为12.62亿元。
2007(2):21-2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07
摘要:在介绍产权、水权和水利工程产权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水权与水利工程产权彼此间的联系和差别。两者的差别体现在产权客体、研究目的、价格和受监管程度等方面。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在水利管理体制和水利工程产权改革中必须慎重考虑并完善水权制度。
2007(2):24-2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08
摘要:针对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可以缩短工期,但直接工程成本较高的实际,提出了2种采用冲压技术的社会经济效益比较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冲击压实技术的社会经济效益大于普通压实技术的社会经济效益。
2007(2):28-3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09
摘要:简单介绍实物期权的概念、特性、分类以及定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分析水利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特征,构造水利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中的两种实物期权:延迟投资期权和增长实物期权。依据两种实物期权特定的定价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确定可用于水利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过程的定价模型。
2007(2):32-3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0
摘要:运用风险上策均衡等博弈论分析问题的方法,揭示了政府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在博弈中政府与各个博弈方的 得益函数及罚金的数额。分析结果表明,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新时期适应社会要求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水权制度,才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合理和科学的利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7(2):36-3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1
摘要:对会计寻租活动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政府管制是产生寻租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会计寻租的结果,认为会计寻租对于经济确实有一定的积 极作用,但需要对此进行适当的控制。
2007(2):38-4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2
摘要:近年来,中国产品在出口贸易中频遭反倾销诉讼,经济损失严重。针对国际反倾销调查中关于倾销认定和幅度的确认这2个重要环节进行研究,提出运用会计方法进行反倾销应诉维权的建议。
2007(2):41-4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3
摘要:介绍城市居民用水需求变化的背景,对北方城市居民用水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出结论:水价对于减少城市居民用水需求的作用非常显著;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会对城市居民用水造成巨大压力,对城市居民用水价格、用水管理手段和农业节水制度的积极改革,为解决城市居民用水供需缺口提供可能。
2007(2):43-4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4
摘要:结合广州市部分经验调度工况的结果,从宏观角度分析广州市的用水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这种变化规律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分析不同节假日、不同工作时段的用水量变化规律,为优化调度提供参考依据,最终达到节省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007(2):46-4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5
摘要:针对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范围广、用水户众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水文现象周期性波动大等情况,借鉴美国加州北水南调的成功经验,分析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银行”的必要性,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要高效的水资源配置模式和先进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2007(2):48-5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6
摘要:随着对地下水资源需求的增多,地下水水权冲突现象也日趋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清晰地界定地下水水权和在用水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产权,且缺乏以产权界定为前提的水权交易机制。因此,通过明确界定地下水初始水权和外部性产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地下水水权交易机制,从而解决地下水水权冲突问题,提高用水效率,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最优配置。
2007(2):51-5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7
摘要:简要总结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优点,通过分析国内外该项技术的发展及经验,提出了当前我国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发展的趋势或领域,以期为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2007(2):53-5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8
摘要:分析秸秆覆盖技术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国内外关于秸秆覆盖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了秸秆覆盖技术的缺点以及今后所需重点研究的方向,并对秸秆覆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7(2):57-5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19
摘要:针对安徽省宿州市河网密布极易引发洪涝灾害的情况,介绍了宿州市认真贯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政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旱涝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经验做法,同时提出继续加强治理的建议。
2007(2):59-6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20
摘要:西部干旱区由于气候条件和自然地形条件的限制,水资源非常短缺。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该地区受到水资源的资源性短缺和结构型短缺的双重约束。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指出水资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管理层面尝试性地提出建议:实行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水权制度,逐步走向市场化管理;制定合理水价;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节水。
2007(2):62-6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21
摘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提出了可持续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目标体系;阐述了可持续创新系统中主体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可持续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最后对构建可持续创新系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007(2):65-6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22
摘要:在阐述无形资产的由来和具体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水利行业无形资产管理较薄弱的问题,提出改善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2007(2):67-6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23
摘要:分析国家水利风景区——淮安水利枢纽的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市场前景,提出旅游开发设想,为水利工程潜在经济价值的挖掘提供帮助。
2007(2):70-7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24
摘要:从长三角跨界水事纠纷现状出发,以跨界水事纠纷协商个案分析为基础,归纳长三角跨界水事纠纷协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完善协商的相关法律、建立跨界区域协作、科学划分事权和建立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支撑机制等相应的对策。
2007(2):73-7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25
摘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法院审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采血站诉南宁大地建筑工程公司案为案例,分析承揽合同中定作人自便解约权的立法渊源及国际惯例,讨论承揽合同与建设工程合同之间的关系,论述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行使自便解约权的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探讨发包人行使自便解约权后对承包人的赔偿范围,同时提议参照国际惯例在相关合同示范文本中对发包人的自便解约权及对承包人的赔偿范围予以明确规定以减少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2007(2):76-7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26
摘要:阐述豫西地区引黄工程概况,探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权入股、自建经营或合资建设经营、预售水权筹资自建和BOT等管理模式,供有关部门在制定决策时参考。
2007(2):78-8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7.02.027
摘要:以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为例,介绍水利事业单位在业务发展中对品牌战略的理解和运用。探讨了水利事业单位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环节:业务品牌的定位、规划设计、建设、运用和品牌保护等。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利事业单位的品牌还需要在有效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升华。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