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1-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01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缓解水资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阐述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政府在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中的基本职能,指出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积极推进水权制度的建设进程;加强监管力度;建设信息披露制度;积极培养用水户协会。
2008(2):4-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02
摘要:通过对农民用水协会受益群体、农民承受能力、灌溉水费以及灌溉工程的公益性等进行分析,指出政府在农民用水协会建设与运行中资金支持的必要性;针对用水协会建设与运行的不同阶段,分别提出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分析了政府支持的资金渠道,提出了政府资金支持的使用与管理方法
2008(2):7-1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03
摘要:采用LP 模型,以我国29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90-2004 年数据为样本,就国内科技投入、进口贸易和FDI传导的技术溢出对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内科技投入是提高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进口和FDI 产生的技术溢出也促进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2008(2):11-1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04
摘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为满足指导水管理实践的需要,在对已有水管理概念辨析与评述的基础上,把对人的管理作为管理的基本形式,明确水管理就是一种对从事水经营活动的人的管理。在此基础上以“目的、任务、手段”为基本结构,对水管理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提出建立水管理理论一些急切需要讨论的问题。
2008(2):14-1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05
摘要:为研究水权制度变迁的过程,判断水权制度变迁的绩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来考察水权制度变迁及其绩效,以甘肃省张掖市农户间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为例,认为评价强制性制度变迁,不仅要考察其变迁的初始动力,还应和变迁过程、长期效率改进以及利益相关者福利变化结合起来。张掖市农户间水权交易市场作为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具有其值得肯定的方面,同时尚存在市场效能发挥不够充分,当地居民存在一定程度福利缺损,分水造成了某种意义上正的外部性等问题,依此得出改进强制性水权制度变迁的有益启示,以推动水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8(2):18-2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06
摘要:对宁夏水权流转和初始水权分配的案例进行分析,表明水权制度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由于缺乏用水者的参与和对用水者的水权分配,而产生制度实施效果不佳、制度难以深化的问题。这是行政因素主导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性导致的。建议水权制度建设应当着重强化地方的水权配置权,逐步完成向用水户包括农民的初始水权分配,推动水市场发展。
2008(2):22-2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07
摘要:综述了水权转让和水权市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成果和方法。指出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从水权市场作用、建设途径、限制因素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国内相关研究则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对概念的辨析和定性探讨为主;未来我国水权市场研究应重点关注初始水权的分配和保护、水权市场运行机制和特征分析、水权转让效果的定量研究以及水权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和相关制度设计等问题。
2008(2):26-2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08
摘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了洪水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供给方面,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盈利水平、其他保险组合、财务杠杆、个人保险和单位保险业务的比例、公司规模、公司对风险厌恶程度以及洪水风险本身特征等,会对保险公司是否愿意提供洪水风险保险产生不同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从三个角度,即心理抵触机制、个人对风险的感知以及慈善风险,来论述洪水风险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针对洪水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提出解决洪水风险保险市场失灵的对策:政府需要积极干预甚至主导洪水风险保险市场。
2008(2):30-3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09
摘要:针对渠系建筑物涵闸下游水流特点,认为渠系建筑物涵闸下游可采用一种适合于低弗氏数消能的新型消能结构———拱网消力池,并对通辽西辽河灌区先锋支渠、孟家段干渠和太平河水库泄洪洞采用拱网消能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消力池相比,拱网消力池的池长可缩短50%以上,池深可减少约30%,且消能率可提高20%以上,比普通消能措施节省工程造价30%以上。
2008(2):33-3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0
摘要:应用价值模糊数学模型和供求关系数学模型对兰州市城市自来水水价进行估算选定水质、人均水资源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4 项参数对兰州市的水资源价值进行评价,计算出兰州市城市供水的价格,将计算结果与兰州市的实际供水价格进行了比较,同时运用水资源供求关系模型,对用水量进行了测算,评估了供水价格的变化对城市用水量的影响,通过分析,找出了兰州市实际供水水价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兰州市供水价格的调整提供依据。
2008(2):37-3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1
摘要:依据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水价资料及相关的调查,对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过程、特点、效应与价格形成机制,从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未来流域农业水价进一步调整的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基于水价调整的3重价格理论、水资源费种类的进一步细分,立足生态需水的环境水价计量分析,探讨了塔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价格理论,阐明了未来流域农业水价进一步调整的研究内容。
2008(2):40-4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2
摘要:对水能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水电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针对在水能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认识不到位、职责不明确、规划滞后、使用权管理缺位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明确管理职责,加强规划编制,建立资源使用权管理制度,加快立法等。
2008(2):43-4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3
摘要:针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以辽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建设融资为例,介绍了其投融资的背景和过程,并与其他融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运作一个投融资项目,关键要对项目的投资结构、融资结构和信用保证结构进行研究设计,尽可能分散项目风险。
2008(2):46-4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4
摘要:针对企业在国际工程项目投标中如何选择最适合本企业招标项目进行投标的问题,分析国际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风险,提出采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应用改进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多项目择优投标分析模型,并运用各个指标的不同权重来计算投标项目总的优先度,从而精确、客观地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投标项目。
2008(2):50-5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5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农民兴建小型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我国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创新的评估指标体系。
2008(2):55-5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6
摘要: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分包合同引发的经济纠纷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提出有效分包合同要求当事人主体资格要合法,分包合同的内容要合法,合同当事人必须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意志表达真实,合同的形式和主要手续须完备等建议。
2008(2):57-5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7
摘要:针对上海市河道管理在机构设置、人员素质、法治化建设、资金来源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进行河道长效管理,认为:应深化改革,建立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河道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比较完备的河道管理法规和标准化体系框架;专业化养护,市场化运作;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弋翠,汪有科 ,
2008(2):60-6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8
摘要:从投资回收期和益本比2个方面,对靖边县沙地马铃薯半固定式喷灌、滴灌、大型喷灌机喷灌3 种灌溉方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3 种灌溉方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半固定式喷灌、滴灌、大型喷灌机喷灌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2.1a,0.6a,0.9a,效益费用比分别为2.6,7.9,7.6,滴灌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3 种灌溉方式的优劣排序为:滴灌最好,半固定式喷灌次之,大型喷灌机喷灌较差。
2008(2):65-6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19
摘要:研究水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滨水城市的竞争力。研究表明水文化作为滨水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在提升滨水城市竞争力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滨水城市通过水文化建设可以提升自身的产业力、环境力和文化力,进而提升滨水城市的竞争力。
2008(2):68-7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20
摘要:查尔斯河是美国公认的流域管理最成功的河流之一。介绍了查尔斯河3 个流域管理机构的分权管理以及它们在流域管理方面的经验,对比我国流域管理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流域机构应设立分权管理的流域管理体制、建立多方融资的流域筹资渠道和营造公众参与的流域开放管理体系的建议,为我国流域管理提供相关的借鉴与参考。
2008(2):71-7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08.02.021
摘要:针对淳安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新安江水库建成前后淳安库区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并且与周边县市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水库淹没的客观因素;从水库淹没设计与投资模式的分析,淳安库区在经济重建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如故障机械运动产生的“固定误差”;提出解决淳安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问题,必须创新扶持机制,促使淳安库区经济发展形成适度高于周边县市的速度,消除“固定误差”,最终实现淳安库区经济社会与周边县市和谐发展的目标。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