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33(1):1-3.
摘要:综合考虑粮食主产区分布、水资源天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等因素,选择吉林省作为典型 研究区,基于1997—2012 年间统计资料及相关研究,从水资源量、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可能影响 因素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用水存在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等问题,最后针对现阶段该 地区农业用水保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2015, 33(1):4-8.
摘要:资源诅咒冶效应困扰地区的经济增长。针对中国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状况,基于省际面板数 据,参照“资源诅咒冶假说,通过初步检验和建立时间效应的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以我国29 个 省份(地区)1993—2012 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冶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通 过构建“资源丰度—经济增长率冶象限图确定“资源诅咒冶困扰省份。结果表明:农业虚拟水“资源 诅咒冶效应在我国短期内客观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虚拟水“资源诅咒冶效应趋于减弱。
2015, 33(1):9-13.
摘要:运用超效率DEA 方法,结合江苏省水利现代化目标的要求建立指标体系,并将水利投入对地 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作为输出指标加以运用,对江苏省13 个省辖市2011 年的用水效率进行排序 和评价,分析省辖市DEA 有效或无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5, 33(1):14-17.
摘要:综合运用生态学及经济学方法,对高邮湖的9 项生态服务功能,即物质生产、供水、蓄水、行洪 排涝、气候调节、蒸腾吸热、水质净化、科研文化教育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进行综合价值评估。 结果表明,2009 年高邮湖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经济价值为47.6855 亿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 为15.2216 亿元,间接使用价值为32.4639 亿元。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排在前三 位的依次是行洪排涝(占26.77%)、蒸腾吸热(占24.05%)、物质生产(占14.21%),表明高邮湖湖 泊生态系统在行洪排涝、蒸腾吸热、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是高邮湖的核心服务功 能。该研究可为高邮湖的生态恢复、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
2015, 33(1):18-26.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目标为工业城市为主,兼顾农业和环境,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国家投 巨资兴建,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在考虑工程公益性和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的前提 下,分析了骨干工程合理水价构成,指出两部制水价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水价补贴政策,按照“还本付 息、保证运行冶的原则,测算了骨干工程合理水价标准,并提出“足量供水定额收费冶的制度建议。
2015, 33(1):23-26.
摘要:从水权理论视角对《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予以考察,通过成立企业法人,南水北调 工程建立了一种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但该条例并未按照市场逻辑就相关的水权关系作出规定。条 例关于取水权行使的规定还与现有的法律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并存在水量调度、水资源等概念的 误用,反映了水权观念的缺乏。
2015, 33(1):27-31.
摘要:针对初始排污权配置方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问题,构建基于区间直觉模糊 集的流域初始排污权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引入区间模糊数来表达专家判断信息,通过多 个专家的群体决策综合量化影响配置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其次,结合MYCIN 不精确推 理模型和灰色关联方法构建推理决策模型,利用证据推理决策对已知信息进行挖掘和融合,并根据 实质确定性因子最大化原则选择最佳方案;最后,以太湖流域初始排污权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为例进 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2015, 33(1):32-36.
摘要:针对云南省地处边疆、地形复杂、经济水平发展不高、供水设施不完善等特点,结合供水行业 的特性和云南省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分别从基础设施条件、政策法规以及监管保障、水价 机制3 个方面对云南省城镇供水行业市场改革的适应性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云南省城镇供水行业 市场化改革需以较为完善的供水设施为基础、以试点探索适合云南省省情的改革模式,增强行业竞 争性,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逐步形成市场竞争和水价形成机制。
2015, 33(1):37-43.
摘要:农村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瓶颈问题。在对农村水资源援助战略进行概念界定 的条件下,从农村水资源供需矛盾、农村水环境恶化、水利基建资金投入不足、小型农村水利设施产 权制度急需改革和农村基层人才科技投入不足5 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水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 基于突出用水效率,坚持用水公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力求援助战略的科学性、前 瞻性和战略性,构建了农村水资源援助战略体系,主要涵盖了农村水资源统一管理、农村水利工程 建设、农田水利基建资金供给、农村水资源经济补偿、农村水资源配置管理和农村水资源法律保障 体系6 个部分,并对今后农村水资源援助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保障农村水资源 的长久可持续利用。
2015, 33(1):44-47.
摘要:分析澜沧江—湄公河现有流域规划制定的组织模式现状、现有规划存在的问题及“ 全流域冶 规划制定的必要性,借鉴多瑙河流域规划的成功经验,初步提出澜沧江—湄公河“ 全流域冶规划制 定的组织模式框架,即建立一个流域六国共同参与的流域管理机构及一个独立运行的组织模式,以 期对未来该流域实现水资源整体合作开发提供一定建议。
2015, 33(1):48-50.
摘要:围绕海水淡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从海水淡化需求预测、技术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3个方 面,分析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水淡化发展潜力;结合新区用水特点、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需求,提出淡 化水以满足工业用水为主、发展联产联用模式、以科技驱动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等建议,为天津市合 理制定供用水方案及科学决策海水淡化发展提供参考。
2015, 33(1):51-54.
摘要:分析水利行业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和知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建立基于模糊综合 评价法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南京瑞迪科技集团实例进行实证检验,为水利行业项目导向 型企业知识管理后续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2015, 33(1):55-58.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织文化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运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论述了水利 工程管理单位组织文化评价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介绍了Denison 和 张仕璟对组织文化维度划分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将一致性、参与性、适应性和使命组织文化特质作 为一级指标,核心价值观、团队意识、组织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员工意识和目标愿景作为二级 指标,构建了系统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织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简要介绍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 织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2015, 33(1):59-62.
摘要: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安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基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从安顺市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频繁、居民水生态保护 意识薄弱、旅游持续发展5 个方面分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及目标,探讨了安顺市水生态文明 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安顺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2015, 33(1):63-68.
摘要: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及适宜性分析与评价是关系到移民搬迁安置后生产生活恢复和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前期工作的一部分,水库移民安置区环境容量及 适宜性分析与评价涉及安置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层次、多属性的 复杂系统工程,对环境容量及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例, 对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及适宜性进行分析研究,为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水库移民安 置区移民搬迁后生产生活水平恢复以及安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2015, 33(1):68-72.
摘要:在分析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旅游开发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分别介绍了 以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为代表的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划的实践案例,指出国外水利风景资源规 划对我国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启示,认为水利风景资源规划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水利风景资 源的高效利用。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