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4(4):4-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02
摘要:从评估主体、评估内容、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等方面综述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由于现有研究主要从引起社会稳定风险的原因和社会稳定风险的定义界定社会稳定风险,因此认为未来应更全面地考虑各项评估内容,更多地结合外部环境和项目本身两个方面,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入公众参与指标,选取评估方法时,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等几种评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这些对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6, 34(4):9-1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03
摘要:为保证水利工程PPP项目的顺利建设与运营,论文针对水利工程PPP项目的特点,在分析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原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构建了无不确定性的委托代理模型和有不确定性但可监督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制定激励机制、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和加大惩罚力度三个建议,以减少水利工程PPP项目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
2016, 34(4):13-1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04
摘要:基于博弈论中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采用概率理论和数值分析理论研究随机性复合标底法中最优投标报价,利用二次多项式等效非线性函数,给出连续型随机性复合标底法下最优报价的解析计算式,对于离散型随机性复合标底法可采用连续型等效,也可采用枚举法结合Matlab编程求解,通过工程实际竞标案例,验证该理论具有极好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周伟 , Boulanger Mathieu , Adel Ben Youssef , Grazia Cecere
2016, 34(4):17-2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05
摘要:对外资水务企业在我国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进行研究,认为外资水务企业在我国的直接投资大致经历了初期、扩张与撤退并存、停滞与渗透并存3个阶段;探讨了外资水务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带来的主要问题,即:水务产业安全、与我国水务企业的竞争加剧、公众利益保护等。最后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根据水务产业的特征将水务产业链细分成自然垄断环节和非自然垄断环节,对自然垄断环节进行严格的管制,而非自然垄断环节,可以适度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示范效应和人才流动学习外资水务企业先进的管理经营和技术,构建我国水务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公众和企业的参与度,加强对外资水务企业的监督管理。
2016, 34(4):21-2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06
摘要:在全面了解江苏省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根据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构建江苏省用水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将用水结构作为模型的输出存量,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找出影响用水结构的重要决策变量,并根据GDP高、中、低增长速度以及现状经济发展速度,设计并模拟了4种情景发展方案,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总用水量、用水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为江苏省合理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2016, 34(4):26-3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07
摘要:水资源是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复杂系统,构建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排列综合图示法测算了2007—2014年南京市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数,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南京市逐步由严重失调衰退状态向勉强协调发展状态过渡。利用多边形图示法分别对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2016, 34(4):31-3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08
摘要:基于当前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临两难困境,从理论上分析农业灌溉供水的商品属性和公共物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3+1”模式,即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合理的水价管控机制、动态的水价调整机制和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边界条件。
2016, 34(4):35-3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09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水权转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初始水权的分配模式、水权转让的范围、基本原则、转让价格、转让方式及转让类型等,提出适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业初始水权分配模式、水权定价机制及权益保护和补偿机制,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权制度及转让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
2016, 34(4):39-4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10
摘要:基于对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对北京市的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个区的居民生活用水户的水价支付意愿进行抽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供水服务满意程度、家庭对水费负担程度、对北京缺水的认知程度、对现行水价态度等影响居民水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26.6%的被调查户愿意支付比现行水价高的水价,73.4%的调查户不愿意支付比现行水价高的水价。分析表明:用户对供水服务态度满意度越高、水费占家庭收入比重越低、对北京市缺水现状了解越多,则居民的水价支付意愿就越强烈。建议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区分不同的目标支付群体,制定完善的水价调整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并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水价补贴工作,从而提高居民支付意愿。
2016, 34(4):42-4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11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水权交易相关文献的整理,就当前的研究成果及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水权及水权交易的定义、前提、定价、外部效应及政府的角度对当前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述评。通过文献梳理得知,近几十年来水权交易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已为这一问题构建了较完备的研究体系,但在水权的内涵、水权交易的前提、水权的定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仍不理想,建议未来应当重点从水权及水权交易的内涵、水权交易过程的效率评价以及生态环境效应等角度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2016, 34(4):47-5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12
摘要:水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我国水安全面临挑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效率偏低、水污染加剧、水环境破坏严重、水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总钥匙是“节水”,水安全治理的源头也在“节水”。从水安全与节水的关系分析入手,提出节水是我国水安全基石的观点,并分别从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三大领域对节水的重点任务进行研究,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灌区补偿机制、农业水价改革、工业项目水资源论证和用水定额管理、与节水挂钩的领导干部考评体系等若干重要制度,把节水工作落至实处,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水安全。
2016, 34(4):51-5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13
摘要:针对湖泊水资源配置管理中量质耦合现象,从水资源量质耦合状态分析入手,引入联合分布概率理论,构建基于水质与水量的Copula函数模型,揭示流域水资源“量”与“质”的内在耦合态,并在此基础上,基于IPCC提出未来情境仿真框架,以决策树理论从宏观角度开展太湖流域用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提出逐步关停淘汰企业,建立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工业用水优化策略;通过采取新型种养殖模式提高农产品价格推动科学生产的方法来实现有机农业的农业用水策略;从低碳生活入手,做到一水多用,逐步改变生活方式的生活用水策略。
2016, 34(4):57-6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14
摘要:立足水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对水生态文明发展已有研究进行回顾,明确对水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和协同主体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运用文献分析、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水生态文明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剖析政府、企业、公众、社区四类协同主体在水生态文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以实现静态建设向动态发展转变、实现过度依赖财政投入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实现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转变为内容的基于全面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基于社会主体参与的协同理念。
2016, 34(4):61-6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15
摘要:从精益化财务管理理论入手,基于江苏水源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该公司目前科技研发项目的财务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说明提升科技研发项目精益化财务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适用于江苏水源公司,由战略层、制度层、业务层、评价层、虚拟层组成的科技研发项目精益化财务管理体系。
2016, 34(4):65-6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16
摘要:水利工程征地补偿标准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法,选取江苏省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时期的3个典型水利工程,对工程征地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与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协调性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水利工程征地补偿标准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匹配。提出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的征地补偿标准,合理提高个人收益等措施,以改进和完善江苏省水利工程征地补偿政策,保障移民权益,促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016, 34(4):69-7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6.04.017
摘要:在参考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模型以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淮安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安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综合隶属度值为0.362,评语值为较好,但景区管理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提高。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