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5(6):1-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01
摘要:提出一种反映价格变化趋势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导出在全程平均价格年变化率和分期平均价格年变化率条件下的价格与基准年固定价格的换算系数,进一步推导了各种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用典型算例说明:在正常的价格变化范围内,价格变化对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评价结果和方案比较结果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反映价格变化趋势是必要的。该方法为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反映价格趋势的变化提供了一种可行技术,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
2017, 35(6):6-1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02
摘要: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法,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科技支撑、政策推动等方面分析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内在条件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协调发展、资金支持、全民参与5个方面整体推动海绵城市发展。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还要避免将试点城市的经验全盘照搬,重视城乡水生态文明共同建设,把海绵城市同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建设整体规划、同步建设。
2017, 35(6):12-1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03
摘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的依据。首先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范围和主体,按照权责发生制对自然资源资产相关会计要素进行了确认。其次,深入剖析了国土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账户的设置,遵循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探析了成本核算法、市场价格法和收益现值法等价值计量方法。最后,基于实物量化基础上的货币化计量思想,编制了系统与综合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以浙江省嵊州市的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尝试阐明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实践应用,有助于为各地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2017, 35(6):19-2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04
摘要: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农田水利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31省市的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分析农田水利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水利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度波动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农田水利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规模效率普遍呈递减趋势,规模不经济是影响我国农田水利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阻力;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农田水利全要素生产率高和低的地区都出现相对聚集的现象,而各省市具体地区的空间聚集特征强度差异较大。提出我国应注重农田水利规模效率的提升,扩大中西部地区农田水利投资规模以减少区域差异的建议。
2017, 35(6):24-2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05
摘要:分析中国工程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介绍非政府组织的含义及行动方式,总结中国工程企业与当地非政府组织发生冲突的诱因,并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指出项目决策阶段重视与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充分调查当地投资环境;实施阶段从合作伙伴选择、合作方式、信息发布、交流沟通4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与非政府组织达成合作,帮助中国企业顺利实施工程项目;运营阶段应注重利益共享与溢出效应。
2017, 35(6):29-3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06
摘要:在识别水利部所属各级事业单位投资企业面临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总体思路,从内部控制、外部监督管理两个层面构建了水利部所属各级事业单位投资企业风险防控制度框架,并提出了加强企业风险防控工作的相关建议。
2017, 35(6):33-3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07
摘要:PPP水利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及风险高的特点,借鉴模糊数学思想,构建模糊决策条件下的PPP水利项目期权价值评估模型,定量评估分阶段实施的项目模糊期权价值和模糊决策条件下项目整体价值的变动情况。结合实例分析,找出模糊期权价值的关键影响因素,强调PPP水利项目实施中应注重现金流价值管理。结果有助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全面了解项目价值,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并合理应对潜在的不确定因素。
2017, 35(6):38-4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08
摘要: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参考国外已建私人型和公共型,主动式和被动式,永久型、临时型、期权合约型等水银行,现货交易和水权衍生物交易等交易方式,从水银行的概念及作用、交易类型、机制、定价、实施保障方面对水银行的应用趋势和在我国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水银行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低价值向高价值使用方式的转移,提升水资源配置的效率,节约水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对比水银行应用的国际经验,认为我国水银行应用已具备基础,但在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技术革新上仍需努力。
2017, 35(6):44-4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09
摘要:为应对干旱、洪涝等降水事件给相关经济主体带来的风险,基于1953年1月至2016年12月福州市月均累积降水量数据,运用威尔克斯法对降水量进行建模,利用蒙特卡罗模法对降水期权进行定价从而得到降水期权价值,并提出发展我国降水期权的政策建议。
2017, 35(6):50-5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10
摘要:从产品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河道航运补水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讨论河道航运补水的定价原则,并利用多目标规划决策法构建河道航运补水定价模型。在考虑政府对各方利益关注度的条件下,求解最优化定价。以解台翻水站为例,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期为航运补水价格的收取提供参考。
2017, 35(6):54-5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11
摘要:为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水管单位的降本增效,从保证管理任务完成的人力资源客观条件出发,综合考虑人员劳动积极性,构建了基于工作量—劳动量平衡的水利工程柔性定岗人员配置模型,以进行岗位人员的灵活配置。将该模型在跨流域调水泵站工程实际中进行了应用研究,提出了适应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特征的柔性定岗方案,实现了降本增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2017, 35(6):59-6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12
摘要: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定义了跨界流域水资源冲突脆性概念,分析了冲突脆性源及脆性激发过程。运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跨界流域水资源冲突脆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漳河流域水资源冲突脆性进行评价,提出了降低脆性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跨界流域内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冲突脆性,不同地区的各子系统的冲突脆性,以及各地区的不同子系统的冲突脆性,均表现出异质性。要降低流域和地区的水资源冲突脆性,需要流域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从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等方面同时入手。流域管理机构应致力于建立流域整体水资源冲突脆性协调与控制机制,区域地方政府则应更新发展理念,加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共赢合作。
2017, 35(6):66-7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13
摘要:从水利工程质量风险初始清单构建、质量风险数据搜集、质量风险大数据分析3个方面建立大数据视角下质量风险管理框架,分别从质量风险管理目标、管理技术和应用方面对各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得出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水利工程风险预警的结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从而加强了水利工程质量风险管理的事前监管,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2017, 35(6):71-7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14
摘要:使用1998—2014年西北地区5省(区)的数据,基于LMDI方法分解分析5省(区)之间用水量和用水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将用水量差异分解为强度效应、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效应,用水强度差异分解为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和2014年西北5省用水量差异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异质性;1998年用水强度差异主要来源于产业用水强度的差异,而2014年产业结构差异对用水强度差异的贡献有所增加,产业用水强度差异的贡献缩小。省份用水量与用水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异质性也表明各省份缩小用水量和用水强度差异需要贯彻执行有差异化的水资源政策。
2017, 35(6):76-7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7.06.015
摘要:根因水库拦洪超蓄导致库区淹没而造成损失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偿的原则,提出在水库库区建立洪水保险的设想。针对洪水保险的核心问题——保险费率厘定问题进行研究,初步提出了历史损失率调查法、抽样损失率调查法和设计损失率分析法3种方法,为水库库区洪水保险试办期洪水保险费率厘定提供参考借鉴。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