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40(6):1-7, 3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01
摘要: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视角,运用SBM-网络DEA方法,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分析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水资源系统是整个纽带系统中的“短板”;山东、四川、河南系统效率值较高,而甘肃、内蒙古、宁夏和青海始终处于低效率水平。人口增长以及气候灾害会对系统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而水资源丰度、治理效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均能促进系统效率增长;人口增长及城市化水平、气候灾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低效率地区影响较大;而水资源丰度、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对中高效率地区影响较大。
2022, 40(6):8-1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02
摘要:为探索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研究势态,基于价值空间分类框架梳理了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脉络。应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文献特征,并采用Apriori算法对文献中应用的指标与方法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概念框架研究不断完善,在深入探究纽带系统定义的同时补充新要素构建新概念框架,并通过构建关系模型或定量模拟模型等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水、能源、粮食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2015—2020年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发文量迅速增长,研究出现热潮;美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家起主导作用,发文量前五的机构中,来自中国的机构有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且与全球其他机构合作较多。概念框架、纽带关系、土地利用、资源消耗、生命周期评估、可持续发展、安全、管理、气候变化和政策整合等分别是不同时期的主要研究焦点。
2022, 40(6):16-2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03
摘要:以跨界水问题突出的中亚咸海流域为例,对上下游国家进行了不同水资源策略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并进行参数分析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无限次重复博弈可为破解跨界水合作困境提供有效出路。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不论采用何种博弈策略,耐心程度都是开展跨界水合作的基础。引入惩罚项的博弈策略,使得博弈双方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更大;博弈双方重视未来利益且在一定约束机制的条件下,将倾向选择合作策略。突破跨界水治理困境、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流域国家从流域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提升互信、寻找共同利益交汇点和利益平衡点,必要时可通过流域机构进行协调并对双方行为进行约束。
2022, 40(6):24-3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04
摘要:为探究我国水资源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协调关系,基于PSR模型和耦合协调理论,结合莫兰指数和GIS对耦合协调结果进行时空分析和刻画,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高质量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呈缩小态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大多数地区将达到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空间上存在显著自相关性,耦合协调度整体呈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递减的放射状分布,且近年来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地区形成由外向内片区集聚扩张趋势;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和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均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两系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水资源禀赋的提升同样对本地区两系统的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对邻近地区的作用尚不显著。
2022, 40(6):33-38, 6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05
摘要:基于资源约束理论,构建包含水量和水质两个维度的水资源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阻尼模型分析2001—2019年西北五省区水资源量质综合水平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水量和水质的情况下,样本期内西北五省区水资源综合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与水资源数量单一约束相比,水资源量质综合水平对西北五省区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明显增大;从时间层面看,西北五省区水资源约束的阻尼系数波动变化特征显著;从空间层面看,西北五省区水资源约束存在空间集聚特征,约束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2022, 40(6):39-4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06
摘要:应用突变级数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障碍诊断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2009—2019年水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了其空间差异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水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转向较安全,而黄河流域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从空间差异来看,相较于黄河流域,整体上长江经济带水安全综合指数地区分布更为协同,超变密度贡献是长江经济带水安全综合指数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而区域间差异是黄河流域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两大区域水安全问题各有短板,长江经济带主要是受到压力系统的阻碍,而黄河流域主是受到响应系统、状态系统和影响系统的三重阻碍;提出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政策建议。
2022, 40(6):47-5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07
摘要:为优化流域水环境治理EPC项目合作绩效管理,需要分析流域水环境治理EPC项目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内在联系。从ESG理念出发,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及治理责任3个维度提取了17个流域水环境治理EPC项目合作绩效影响因素,运用改进ISM-MICMAC方法分析了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和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节约、原料节约、公众生活质量、促进就业、难易程度是影响流域水环境治理EPC项目合作绩效的直接因素,具有较高依赖性和较低驱动力;二次回收、二次污染、水质达标、经济增长、外界支持、公众参与、社会稳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是关键因素,依赖性和驱动力都不高;合作关系、合作契约、合作方参与能力是根源因素,具有较低依赖性和较高驱动力。
2022, 40(6):55-6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08
摘要:为降低水环境治理PPP项目融资风险,结合合同柔性、PPP项目预期收益、信任与融资风险构建理论模型,探究合同柔性对项目融资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合同价格柔性、再谈判柔性、激励柔性均显著负向影响融资风险;PPP项目预期收益在价格柔性与融资风险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再谈判柔性、激励柔性对融资风险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善意信任能增强价格柔性与激励柔性对融资风险的负向影响,但会减弱再谈判柔性的负向影响;能力信任在价格柔性与再谈判柔性对融资风险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从优化合同条款、创新回报机制、评估信任水平等方面为降低项目融资风险提供可行性建议。
2022, 40(6):62-67, 7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09
摘要: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市地表集中式水源地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分别确定水源地管理风险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计算组合权重,基于灰色评估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组合赋权-灰色模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选择南京市长江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进行实例分析,计算得到其管理风险值为0.4118,属于一般风险度;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加快应急水源地建设、完善水源地应急保障体系和促进水源地监测系统建设等风险防控措施。
2022, 40(6):68-7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10
摘要:为推进黄河流域河南段水环境善治进程,通过对水环境主要特征以及质量现状的分析,结合协同治理理论,构建了由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基于利益协调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制度信任机制和政策协同机制这4个影响机制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河南段水环境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基于该协同治理分析框架,针对目前黄河流域河南段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职权范围、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以及完善影响机制等政策建议。
2022, 40(6):74-79, 10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11
摘要:在“省直管县”改革下,财政分权给地方政府公共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压力。结合东方市特殊自然条件,以东方市河湖长制工作为例,分析河湖长制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在东方市现有水生态环境下,河湖长制通过组织体系、制度保障和专项行动等途径解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制度和系统治理问题。进一步推动东方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方向包括:健全完善河湖治理的责任分配机制;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体制建设,推进乡镇执法能力提升;优化考核激励制度设计,调动各级治理主体积极性;激活公众责任塑造河湖长制为内核的水文化。
2022, 40(6):80-86, 9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12
摘要:基于2020年度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社会稳定与发展评估工作的642名样本农户问卷调查,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基础上整合技术接受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移民技能培训意愿及调节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培训容易性对移民参与技能培训意愿影响最大,感知培训效用性、培训行为规范对移民参与技能培训意愿影响不显著;培训态度对培训容易性与技能培训意愿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年龄群组和居住地群组对“感知培训容易性→培训态度→技能培训意愿”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显著。因此,应在增强移民技能培训容易性、改变移民技能培训态度上着手,分类实施移民技能培训及政策激励,以技能培训促就业效果来提升移民收入与生计发展。
2022, 40(6):87-94.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13
摘要:在长江禁捕政策的驱动下,各地为保护环境积极引导渔民转产上岸。从渔民视角出发,研究其对上岸的适应能力对于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至关重要。基于洪泽湖渔民转产上岸的调查数据,构建渔民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渔民的适应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渔民的整体适应能力一般,这在年龄较大和从业时间长的渔民中更为明显,而不同渔民在不同维度的适应性表现不一。提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征求渔民意见,让渔民参与政策制定中,并从教育、培训等途径提高渔民自身素质等相关政策建议。
2022, 40(6):95-10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2.06.014
摘要:水库农民搬迁失地后,如何解决移民安置的土地调配问题,预防搬迁致贫的风险,对移民生计恢复和生产安置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平桥水库移民安置区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移民基本特征、农地资源禀赋、农地流转条件及环境感知程度的指标体系,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移民市场化土地流转转入农地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移民家庭结构对农地转入意愿有显著影响,融资机会能明显提高移民农地转入意愿,征地前土地资源数量和转入的农地价值对移民农地转入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政府补贴、社会养老保险和农地流转组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建议应因户施策,合理引导,增加融资机会和补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降低土地依赖性,完善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市场,积极引导移民参与农地流转。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利经济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