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2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水利风景区研究
    • 《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风景资源评价适用性分析

      2024, 42(6):1-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01

      摘要 (136) HTML (0) PDF 5.71 M (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推动水利风景区高品质建设,对SL 300—2013《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和SL/T 300—2023《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风景资源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厘清其与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适应关系,明确了新时期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为新要求,阐释了风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分值分配的缘由。实例验证结果进一步表明,《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风景资源评价有较好的延续性和适用性,可作为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指导。

    • 永定河全流域水利风景区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2024, 42(6):8-1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02

      摘要 (123) HTML (0) PDF 4.90 M (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永定河流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生态廊道,培育永定河全流域水利风景区是实现流域生态资源资产价值的重要路径之一。从永定河全流域角度探讨水利风景区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永定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现状,建立发展现状SWOT分析模型,明确全流域尺度下的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要素。结果表明:可采取“水利为基、文化为魂、两手发力、整合提升”的区域水文旅联动发展模式,提出了打造流域水利风景区品牌、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流域水利风景开发模式、植入永定河文化元素、发展多元化文旅业态、弘扬永定河水文化等对策建议。

    • >水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
    •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4, 42(6):14-24, 7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03

      摘要 (143) HTML (0) PDF 12.43 M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系统梳理土地、矿产、林业、大气和水等5种自然资源资产的基本内涵、确认条件和核算范围,总结了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的形成脉络、基本构成及实践经验;从基本前提、优缺点、适用条件和应用情况等方面对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方法进行比对、筛选和解析;从系统整体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统一核算流程;结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大数据平台建设和社会价值核算方法等,对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未来方向进行展望,为全面客观核算自然资源资产提供参考与借鉴。

    • 长江流域城市经济韧性的统计测度和时空差异研究

      2024, 42(6):25-3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04

      摘要 (119) HTML (0) PDF 6.73 M (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熵权法构建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流域40个城市2007—2021年的经济韧性水平进行评价,利用Dagum基尼系数按子群分解等方法对长江流域整体及其上、中、下游的区域经济韧性的时空差异演变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7—2021年,长江流域整体的经济韧性水平大幅上升,高度韧性的城市数量占比从0.025升至0.275,低度韧性的城市数量占比由0.25跌至0.025;长江流域各地区经济韧性的水平呈现空间异质性,下游地区最高,上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最低;造成经济韧性差异的主导因素随时间而变化,2007—2008年主要是因为区域内差异,2009年之后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最大。据此,提出长江流域各区域主体应加强协同合作,提升整体经济韧性,各区域的不同城市应根据各自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等建议。

    • 农业面源污染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2024, 42(6):33-42.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05

      摘要 (74) HTML (0) PDF 7.90 M (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面源污染相关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与机制及其产业异质性。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显著促进了相关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环境规制与地方政府环保补助是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相关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农业面源污染对相关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产业异质性,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倒逼激励作用在制造业最为显著。提出应关注农业面源污染对相关行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倒逼激励效果,加大地方政府财政环保支持,调整环境规制政策,充分发挥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2024, 42(6):43-49.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06

      摘要 (78) HTML (0) PDF 5.68 M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选取合适的环境规制工具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全要素视角,通过SE-SBM模型对黄河流域2008—2022年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利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探究三类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综合环境规制强度不断波动,整体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流域内部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环境规制类型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综合环境规制强度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U型”态势。提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需要不同的“以水定产”策略,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要求和产业规划实施不同的规制政策。

    • 治水新思路下我国水生态补偿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

      2024, 42(6):50-5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07

      摘要 (112) HTML (0) PDF 7.35 M (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系统总结我国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蓄滞洪区、受损河湖等重点区域及黄河、长江等重点流域不同类型水生态补偿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当前水生态补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围绕进一步完善水生态补偿权责关系、建立科学的水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强化各主体参与协作机制及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长效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加快完善我国水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 >清洁能源研究
    • 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2024, 42(6):58-6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08

      摘要 (68) HTML (0) PDF 5.66 M (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电力市场环境下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协同互补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参与日前市场和实时平衡市场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联合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考虑风电和光伏发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峰值密度聚类算法生成风电、光伏发电联合出力典型场景;基于抽水蓄能的灵活调节特性,并考虑风电和光伏发电实时出力引起的平衡成本,构建了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联合参与日前市场和实时平衡市场的两阶段随机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最大化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联合发电系统的收益。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 梯级“水蓄风光”互补系统增益分配调度策略

      2024, 42(6):64-7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09

      摘要 (52) HTML (0) PDF 6.56 M (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梯级“水蓄风光”互补系统(CHMCS)多主体联合运行效益分摊问题,建立CHMCS多主体非合作优化调度模型,基于纳什谈判理论建立CHMCS多主体合作运行优化调度模型,并将其转化为求解系统效益最大化与增益分配两个阶段性子问题。依次采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对两阶段子问题进行求解,得到系统合作运行模式下的增益分配策略和优化调度结果。算例分析结果表明:CHMCS在合作运行模式下,各投资运营主体通过电量交易可以提高自身效益和系统整体效益,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消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平稳系统上网出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泵站水电转换系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

      2024, 42(6):71-7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10

      摘要 (61) HTML (0) PDF 4.91 M (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现区域性水电转换系数的智能预测和动态修正,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研究区,采用贝叶斯正则化算法进行含噪数据分析,构建了大中型灌区典型提水泵站水电转换系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泵站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连云港市泵站水电转换系数区域特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配套功率、流量、转速和效率,模型拟合优度为0.961,且泵站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由该模型及56个建模数据得到连云港市泵站水电转换系数分布区间为[11.03,69.30];通过参数优化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实现区域性泵站水电转换系数的智能预测和动态修正,为多元水泵承包主体实行用电定额节水管控提供了新思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背景下流域碳汇价值实现的法治困境与对策

      2024, 42(6):76-8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11

      摘要 (58) HTML (0) PDF 6.49 M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采取多元空间视角研究黄河流域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河流域碳汇价值实现的法治困境与对策。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之前的立法存在事权配置模糊、重复和空白的现象;在碳汇权利的确认、交易和保护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法律供给,导致流域碳汇资产无法进行有效配置。指出黄河流域的碳汇价值实现应当完善顶层设计,明确事权配置,建立统一的碳汇交易规则和标准;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核心的碳汇用水保障体系,确保生态用水的充足供给;同时明晰碳汇权利的归属,通过环境保护地役权来平衡多方利益的分配,并充分发挥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为流域碳汇价值的实现提供有效的管理。

    • >水利企业管理体制研究
    •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企业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2024, 42(6):84-9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12

      摘要 (84) HTML (0) PDF 5.95 M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水安全目标、生产耗水全过程和环境保护三个层面对应总体安全、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大主题分析了企业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逻辑,并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企业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上市公司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出现的水安全关键词词频计算了企业水安全评价指标综合得分,并对企业水安全意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时间趋势上,2008—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水安全意识呈增强趋势,且不同省份、不同行业的企业水安全意识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异质性。

    • 项目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组织结构研究

      2024, 42(6):91-9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4.06.013

      摘要 (82) HTML (0) PDF 8.00 M (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指导水利勘察设计企业顺利实现向项目制治理模式下组织结构的转变,开展了项目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结合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结构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法分析了部门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在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勘察设计企业面向项目的运营战略框架和治理模式,以及项目制治理模式下水利勘察设计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重点,包括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利勘察设计企业项目制治理模式下组织结构优化的核心是组织结构与水利勘察设计企业资源之间的匹配以及组织结构与市场之间的匹配;项目制治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解放部门制治理模式下的落后生产关系。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