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驱动因素
    孙才志 王中慧
    2020, 38(1):1-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01
    [摘要](6041) [HTML](0) [PDF 655.71 K](14751)
    摘要: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理论,分析2007—2016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现状,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为逆差,年均净进口量约为117.89亿m3。从影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因素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汇率水平、加入世贸组织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是最为显著的正向驱动因素,地理距离和关税水平是最重要的逆向驱动因素,我国在农业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正向优势。
    2  国家水利风景区非市场经济价值评估——以沂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
    肖建红 李小嵩 王敏 赵玉宗 高雪
    2020, 38(2):1-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2.001
    [摘要](5313) [HTML](0) [PDF 990.38 K](9879)
    摘要:
    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是实现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国家水利风景区的保护需要对其非市场经济价值(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单边界二分式和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logistic、log-logistic、normal和log-normal等4种计量模型,定量评估了沂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结果表明:沂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具有显著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log-logistic和log-normal模型在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下的评估结果更可靠;受访者接受以向非营利性组织捐款的方式参与水利风景区保护。该评估结果可为水利风景区保护政策制定的成本-收益分析和相关可持续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3  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主体及作用研究
    吴芳 曹秋迪 沈菊琴 孙付华 张丹丹 贾亦真
    2020, 38(1):14-2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03
    [摘要](5068) [HTML](0) [PDF 254.62 K](11109)
    摘要:
    从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水资源资产管理的需求出发,探讨了现行以区域为主体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水行政管理体制,从国家(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河道及流域)、区域、企业3个层面出发,系统探索多元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主体,并从反映水资源资产开发与管理目标、揭示水资源资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升水资源资产化水平、决策区域未来产业规划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不同主体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作用。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满足提升我国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水平、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4  基于SEM和云物元的水利工程BIM应用效益评价
    张云宁 施陆燕 秦韬 宋亮亮
    2020, 38(1):29-35.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05
    [摘要](5065) [HTML](0) [PDF 2.65 M](10580)
    摘要:
    为探究水利工程BIM应用效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资源与能源、技术和管理4个维度出发,构建水利工程BIM应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SEM思想,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据此得到指标权重;其次,运用云物元理论,构建水利工程BIM应用效益评价模型;最后,以广西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其BIM应用效益等级为3级,效益良好,据此提出促进水利工程BIM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建议。
    5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姜翔程 解小爽 孙杰
    2020, 38(1):49-5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08
    [摘要](5050) [HTML](0) [PDF 212.42 K](10644)
    摘要:
    通过对我国农业水价改革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划分为农业水价影响者、农业水价承担者、农业水价执行者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者四类,并分析四者的权力与利益,从而理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农业水价影响者通过改善改革环境可以提高农业水价承担者缴费的配合度,双方的合作有助于实现双方利益的优化。农业水价执行者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者的运营效率对农业水价影响者与农业水价承担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二者的运营效率均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最后就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出合理建议。
    6  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研究
    章恒全 高圆 张陈俊
    2020, 38(1):36-41.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06
    [摘要](5039) [HTML](0) [PDF 446.11 K](11175)
    摘要:
    在“多项连乘和加总”及向量扩展形式的LMDI模型基础上,构建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居民消费-用水强度的分解框架,分析2003—2016年间水资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口规模扩大和人口城镇化对用水量增长均为正向促进作用,且前者驱动力强于后者;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是拉动用水量增长的主导因素,而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和居民消费率上升均有效抑制了水资源的消耗,且前者更为显著;用水量的下降主要得益于产业技术进步,生活用水量的增长主要源于生活强度效应。进一步指出未来应合理控制我国人口规模和人口流动,加速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注重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深挖农业节水潜力,提升居民消费率以实现既定经济规模下的相对节水。
    7  基于流域管理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
    唐勇军 张鹭鹭
    2020, 38(1):21-2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04
    [摘要](4950) [HTML](0) [PDF 817.26 K](8665)
    摘要:
    水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有利于及时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的动态变化。依据水资源资产、负债的概念选取相应指标,构建了水资源资产负债核算框架,对开展流域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有着重要意义。
    8  基于双前沿面SBM-DEA模型的农业用水效率评价
    赵敏 刘姗
    2020, 38(1):54-60.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09
    [摘要](4944) [HTML](0) [PDF 1.95 M](9570)
    摘要:
    基于有效效率前沿(乐观)和无效效率前沿(悲观)面SBM-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7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评价,并运用Tobit模型对农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用水综合效率较低,其中,乐观效率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悲观效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不同农业用水区之间用水效率差异较小,高农业用水区农业用水效率最高,中农业用水区次之,低农业用水区最低。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节水灌溉技术、水库总库容量与农业用水效率显著正相关,水资源禀赋、地区教育水平与农业用水效率显著负相关。
    9  基于空间效应的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宋敏 李明弦 张凤泽
    2020, 38(1):42-48.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07
    [摘要](4902) [HTML](0) [PDF 252.96 K](8637)
    摘要:
    在构建包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农业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法测算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6—2015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测算的结果通过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特征及农田水利投资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增长呈现上升趋势;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结果显示其增长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地域集聚性;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且具有较弱的溢出效应,其中直接效应值为0.286 5,间接效应值为0.057 4,总效应值为0.343 9。
    10  技术进步视角下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水排放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沈晓梅 胡凯莉 盛前 郑绍萱
    2020, 38(1):8-13.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02
    [摘要](4820) [HTML](0) [PDF 292.68 K](9882)
    摘要:
    基于2000—201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探讨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特征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受技术进步的双重门槛效应制约,且当技术进步高于第二阈值时,工业经济比重的上升不再依托于更大增幅的工业废水排放;技术进步作为门槛变量,其在我国不同区域内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技术进步呈阶梯下降的态势;在其他影响因素中,人口规模、产出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均对工业废水排放起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对工业废水排放起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构建跨区域生态技术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降低区域工业废水排放水平,实现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目标。
    11  中国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布差异
    章恒全,蔡晓莹,黄元龙,张陈俊
    2020, 38(3):1-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3.001
    [摘要](4749) [HTML](0) [PDF 984.86 K](9739)
    摘要:
    基于SBM模型与ML指数,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分析绿色水资源效率值静态与动态变化,且利用泰尔指数分析省际间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值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且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区域间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呈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的格局;技术进步指数是影响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地区间差异远高于地区内部差异,且东部对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贡献率最大。
    12  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水环境承载力及其障碍度评价
    袁汝华 马城楠 陈建明
    2020, 38(1):61-6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1.010
    [摘要](4475) [HTML](0) [PDF 1.77 M](8064)
    摘要:
    以苏州和宿迁两市为例,基于Vague集TOPSIS法探讨了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出地与承接地水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以及障碍情况,以期提供相应理论指导。研究发现: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苏州和宿迁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均呈现出上升态势,实现“双赢”,虽然苏州的整体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要高于宿迁,但增长幅度明显较小;在障碍度方面,苏州的主要障碍集中在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而宿迁的主要障碍则集中在经济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亟待优化、改善。
    13  基于DEA的长江经济带省际水电能源效率评价及提升方向
    田泽,潘晶晶,任芳容
    2020, 38(4):1-7.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20.04.001
    [摘要](4208) [HTML](0) [PDF 1.29 M](7826)
    摘要:
    聚焦于长江流域水电能源效率评价及提升问题,综合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水电相关面板数据,采用DEA法对各地区的水电能源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水电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其中江苏省和湖北省为“标杆”地区;中上游城市群各指标水电能源效率得分总体较高;不同省市水电能源效率的提升方向不同,如江苏省和浙江省应降低人力投入成本,安徽省和江西省需提高水电装机设备利用小时数;重庆市和贵州省需优先、优质发展地区经济并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率等。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应开发优质水电、以水资源为刚性约束,建立绿色水电认证机制,完善投资补助制度,优化供需平衡调节,培养高水平水电人才等建议。
    14  新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分析
    关全力 余国新 刘维忠
    2015, 33(2):24-27. DOI: 10. 3880/ j. issn. 1003 9511. 2015. 02. 006
    [摘要](4043) [HTML](0) [PDF 1.07 M](2176)
    摘要:
    在对新疆农业用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尼系数法分析新疆灌溉用水效率,表明农 业灌溉用水配置较公平,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可以提高节水能力。通 过区域间灌溉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分析表明,新疆各地州之间的节水潜力差异极大,且新疆农业灌溉 用水效率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15  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的R-SCP 范式
    蔡元成 陈岩 吴兆丹 赵敏
    2015, 33(2):69-74. DOI: 10. 3880/ j. issn. 1003 9511. 2015. 02. 017
    [摘要](3981) [HTML](0) [PDF 1.34 M](1917)
    摘要:
    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显现产业化集聚趋势,但普遍存在政府规制现象。以国家水利风景区为 研究对象,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 分析范式基础上加入规制因素,形成R-SCP 分析范式。运用R- SCP 范式,从政府规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营绩效4 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现 状。结果表明:政府规制对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正向作用 体现为实现了水利风景区资源的有序开发,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减少了恶性价格竞争,促进了资源 有效配置;负向作用体现为迫使企业行为突破规制而导致市场绩效的下降。
    16  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现状及国际合作
    王静 贾丹 陈爱慧 徐显 何华
    2015, 33(2):48-50. DOI: 10. 3880/ j. issn. 1003 9511. 2015. 02. 011
    [摘要](3959) [HTML](0) [PDF 1.05 M](1367)
    摘要:
    全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缺水危机。海水淡化作为一种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开源增量 技术,已成为全球解决沿海地区和海岛淡水资源短缺危机的重要手段,需求迫切。我国海水淡化技 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了海水淡化技术出口的基础和经验,具有了一定的“ 走出去冶实力及 优势。总结了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及国际合作现状,并就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水淡化国 际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17  农业水价改革绩效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
    李婷 郑垂勇
    2015, 33(3):32-36. DOI: 10. 3880/ j. issn. 1003 9511. 2015. 03. 008
    [摘要](3942) [HTML](0) [PDF 1008.27 K](2692)
    摘要:
    随着农业水价改革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地试点展开,客观上要求建立有效、合理并且实用的农 业水价改革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以便科学、客观地反映改革试点的农业水价改革的成效与不 足,为进一步推动改革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此,构建了农业水价改革的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一种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型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 农业水价改革绩效中的模糊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进行综合量化,得出评价结果。将模型运用于 实例中的湖南省农业水价改革试点的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能较为全面客观 地反映农业水价改革试点的成效与不足,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8  基于老挝南立1-2水电站的境外投资项目浅析
    张 昆 马静洲 吴泽斌 边丽江 贺晓锋
    2015, 33(5):53-56. DOI: 10.3880/j.issn.1003-9511.2015.05.012
    [摘要](3858) [HTML](0) [PDF 1.44 M](1708)
    摘要:
    以老挝南立1-2水电站为基础,分析老挝南立1-2水电站项目在立项和可靠性研究、协议谈判和国内政府审批、融资、项目建设和运营等阶段的特点,提出在境外投资项目过程中应做好风险预测和风险分摊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政策,与政府及合作单位建立良好关系,以及注重品牌建设等措施,为境外投资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运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9  中国海外投资水电项目的政治风险
    贾秀飞 叶鸿蔚
    2015, 33(2):32-36. DOI: 10. 3880/ j. issn. 1003 9511. 2015. 02. 008
    [摘要](3818) [HTML](0) [PDF 1.00 M](2149)
    摘要:
    政治风险的考量对于海外投资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密松水电工程作为中国水电企业的境外 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密松水电站项目搁浅的政治风险因素涉及多个层面:缺乏合理的政 治风险评估体系、公关意识的缺失、过程风险评估的不足、对当地文化与母国民意走向的不敏感、企 业缺乏独立性与风险分担意识。通过对密松水电站案例的剖析,试图从政府、企业双视角下探讨中 国海外投资水电项目政治风险的规避对策。
    20  水利工程PPP 项目治理能力提升动力实证研究
    薛松 丰景春 钟云
    2015, 33(3):41-47. DOI: 10. 3880/ j. issn. 1003 9511. 2015. 03. 010
    [摘要](3795) [HTML](0) [PDF 2.02 M](2879)
    摘要:
    项目治理能力提升已经成为水利工程PPP 项目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水利行业相关专家 的调查数据,以合同治理能力、产权治理能力、关系治理能力、项目治理阻力、PPP 项目治理能力为5 个潜变量,以具体指标为观测变量构建水利工程PPP 项目治理能力提升的结构方程,对动力因素与 PPP 项目治理能力提升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及潜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验证和修正,从而得 出动力因素与治理能力提升相互作用的路径以及路径系数。结果表明,合同治理能力、产权治理能 力、关系治理能力与PPP 项目治理能力提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项目治理阻力与PPP 项目治理能力 提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产权治理能力对合同治理能力未形成约束。从加强组织内部控制力、提升项 目监管能力、建立信任体系、构建项目协同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提升PPP 项目治理能力。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