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8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大坝服役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

      2018, 38(5):1-9.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01

      摘要 (1668) HTML (0) PDF 1.63 M (2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大坝服役可靠性影响因子具有非概率不确定特征的情况,建立了定量刻画大坝服役可靠性非概率影响因子的Info-gap模型,运用Info-gap决策理论和体积比非概率可靠性度量方法,提出了大坝服役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拟定了大坝服役非概率目标可靠度。应用提出的非概率方法分析了某大坝结构服役可靠性,各功能模式可靠性分析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工程适用性,同时也验证了所拟定大坝服役非概率目标可靠度的合理性。

    •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效果的量化评价模型

      2018, 38(5):10-14.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02

      摘要 (1642) HTML (0) PDF 2.65 M (1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我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浩大,但除险加固效果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较少,导致大量除险加固工程实际加固效果难以准确评估。为此,研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效果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定义除险加固方案、功能指标康复程度、工程施工与除险加固效益等4个除险加固效果影响因素集,提出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效果影响因素的“积木模型”。提出水库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包括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时效与非时效评价指标量化方法,专家主观、客观权重确定以及指标静态、动态权重确定等,建立了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效果量化评价模型。将该模型运用于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效果评价中,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及验收结论吻合。

    • 高混凝土拱坝长期安全运行反馈分析

      2018, 38(5):15-21.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03

      摘要 (1537) HTML (0) PDF 1.76 M (2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李家峡大坝为例,总结分析高混凝土拱坝长期运行中坝基变形偏大、左右1/4拱变形不对称、左右2087高程扬压力异常和地温较高等4方面典型现象,结合高水位原型试验、综合原型观测资料正分析、反演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并借助规律分析、关联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手段,综合判断李家峡大坝的工作性态。结果表明:李家峡大坝坝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总体正常,大坝运行状态良好,设计论证分析正常,大坝基础经处理后,满足安全的要求,具备足够的超载安全度。

    • 基于功能原理强夯接触力与地基沉降计算

      2018, 38(5):22-26.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04

      摘要 (1614) HTML (0) PDF 1.44 M (2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反映强夯后地基沉降的变化特点,基于功能原理建立夯锤和土体之间接触力与地基沉降的关系式,根据静力等效原则和地基分层沉降计算原理推导出强夯接触力和地基沉降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形式简单,且能计算出分层土地基的夯后沉降值。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地基沉降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相近,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适用性;强夯后各分层土地基的沉降计算值和变形模量计算值变化规律与工程实际相符,反映了强夯法的加固特点。

    • 混凝土坝强震观测资料的ARX模型分析

      2018, 38(5):27-31.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05

      摘要 (1436) HTML (0) PDF 2.35 M (1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强震观测资料分析存在结构安全情况判估受计算模型和参数影响大的问题,通过建立强震资料时变参数自回归递推ARX模型,利用ARX模型参数反映结构系统动力特性变化的特点,提出了直接利用强震资料快速评估混凝土坝震后结构状态的方法,并采用遗忘因子提高模型效率。实例仿真结果表明,ARX模型时变参数能反映混凝土坝结构状态的变化,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可作为DL/T 5416—2009《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中方法的补充。

    • 中国与瑞士大坝安全监控机制比较及启示

      2018, 38(5):32-37.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06

      摘要 (1801) HTML (0) PDF 1.68 M (18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中瑞大坝安全加固项目”成果,简要归纳了瑞士的大坝安全法规和安全管理模式,深入剖析了瑞士的大坝安全监控机制;总结分析了我国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监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两国水库大坝安全监控机制的异同,认为瑞士已形成了职责明确、实用高效的大坝安全监控机制,我国已建立的大坝安全监控机制与瑞士相似,但安全管理力度不足,主动监控意识不强,实际效果相差甚远,对此,我国可借鉴瑞士大坝安全监控的成熟模式,增强主动安全监控意识;同时,建立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安全监控体系,并引入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量多面广小型水库的安全监控水平。

    •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水工结构维修加固决策模型

      2018, 38(5):38-42.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07

      摘要 (1599) HTML (0) PDF 1.95 M (1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鉴于补强修复和除险加固作为水工结构领域中一项重要工作和长期任务,对保障工程服役安全、发挥工程效益、延长工程服役周期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考虑结构性能的劣化特性,从优化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标出发,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研究水工结构维修加固成本计算与决策模型及其算法,并应用于某水工结构工程中,优化制定其全寿命周期内具体维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述模型可为制定水工结构工程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维修加固策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白鹤滩水电站料场补充开采规划优选设计

      2018, 38(5):43-47.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08

      摘要 (1659) HTML (0) PDF 2.17 M (2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白鹤滩水电站料场有用料储量不足的问题,依据储量复核结果,重点考虑现场地质条件、开挖面貌、扩挖时机、施工条件、经济性等因素,对补充开采规划方案进行了优选设计,并提出了3个补充开采规划方案。依据有用料储量、扩挖时机、施工条件、经济性4项评价指标,运用线性加权和法对3个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案3为最优的规划方案,其扩挖后能增加有用料380万m3,可确保大坝混凝土工程骨料的供应,保障白鹤滩水电站的顺利建设。

    • 膨胀土-光纤界面力学性质试验

      2018, 38(5):48-52.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09

      摘要 (1429) HTML (0) PDF 2.47 M (1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光纤拉拔试验,分别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土体干密度、土体含水量和土体上覆压力)下膨胀土-光纤界面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膨胀土光纤界面的位移-拉力曲线具有相似的规律,即拉力随位移先线性增大至峰值,然后逐步降低,最后趋于稳定。基于描述光纤-膨胀土界面位移-拉力的3段式拉拔模型分析得出,在相同条件下,光纤土体界面剪切强度与土体干密度、上覆压力成正相关,与土体含水率成负相关。

    • 基于QGA-SVM的堆石料离散元细观参数标定模型

      2018, 38(5):53-58.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10

      摘要 (1736) HTML (0) PDF 1.98 M (1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堆石料离散元三轴试验中存在的细观参数标定影响因素多、耗时严重等问题,在总结分析堆石料细观模型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量子遗传算法(QGA)和支持向量机(SVM)的细观参数标定模型。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生成细观参数组,并使用离散元计算其应力-应变曲线;采用QGA对SVM进行训练,使其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以模拟细观参数与应力-应变曲线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依据堆石料室内三轴试验成果,发挥SVM计算速度优势,采用QGA搜索堆石料细观参数,实现堆石料的离散元细观参数标定。堆石料细观参数实例标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快速、精确地标定离散元细观参数,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表面粘贴式塑料光纤与混凝土间应变传递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2018, 38(5):59-64.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11

      摘要 (1511) HTML (0) PDF 2.61 M (1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不同布设方式下表面粘贴式塑料光纤-混凝土复合体中各相材料间的应变传递关系,建立了表面粘贴式塑料光纤与混凝土间应变传递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对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胶层宽度、总厚度及形状对应变传递效果影响不大,为有利于应变传递,宜选用固化后弹性模量约为1GPa的胶剂,并尽量使塑料光纤靠近混凝土表面粘贴,且粘贴长度大于300mm。

    • 不同水灰比混凝土自干燥试验

      2018, 38(5):65-70.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12

      摘要 (1393) HTML (0) PDF 2.10 M (1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不同水灰比水工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内部自干燥效应,对水灰比0.33、0.41、0.50的水工混凝土试件和0.30、0.40、0.50的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密封包裹,并开展持续3个月的内部相对湿度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密封状态下,水工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均存在两个时期,即湿度饱和期和湿度下降期;随着水灰比的减小,湿度饱和期持续的时间逐渐减小;相同水灰比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内部相对湿度比水工混凝土的内部相对湿度下降快,湿度饱和期持续时间更短。在密封状态下,0.50水灰比的水工混凝土的内部相对湿度基本无下降;但0.41水灰比的水工混凝土存在缓慢的自干燥效应。当混凝土缓慢失水干燥时,混凝土将会出现缓慢收缩,这为解析溪洛渡特高坝工程扣除温度分量的无应力计变形测值长期不稳定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基于统计诊断的大坝监测数据合理性检验

      2018, 38(5):71-75.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13

      摘要 (1539) HTML (0) PDF 1.31 M (1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统计诊断的异常数据划分,并结合大坝监测数据的误差成因,将监测的异常数据划分为随机误差、粗差、系统误差等,并辨识强影响数据。继而基于均值漂移模型,研究不同异常数据的诊断方法,包括以模型扰动值为依据的粗差的t检验法和以模型扰动对拟合参数的影响为依据的强影响数据的Cook距离检验法。以大坝典型位移监测数据为例,采用上述统计诊断方法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结果表明可有效辨识误差数据和强影响数据,能提高数据进一步建模分析的准确性。

    • 工程与信息融合的水电工程“三甲医院”探讨

      2018, 38(5):76-80.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14

      摘要 (1420) HTML (0) PDF 2.44 M (1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三甲医院”视角介绍了水电工程运行期工程安全技术服务体系,对水电工程“三甲医院”的定义、基本构成、主要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并对“三甲医院”的健康诊断采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阐述,给出了从事相关业务资格评级评等的基本框架。认为以工程为对象,从“三甲医院”视角,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完善水电工程安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 输水隧洞动态监控指标拟定方法

      2018, 38(5):81-85.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15

      摘要 (1488) HTML (0) PDF 1.05 M (1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保输水隧洞工程运行期的安全,需针对工程特点建立有效的动态监控指标。在分析研究输水隧洞监测方法、工程运行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内外水压力、温度、隧洞衬砌混凝土和围岩变形等影响因子,构建输水隧洞安全监控指标模型,按照置信区间法原理拟定监控指标。将长时段监测数据分段分析处理,同时引入移动平均滤波算法,提出了输水隧洞动态监控指标的拟定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确定测点的动态监控指标。

    • 土石坝长效服役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2018, 38(5):86-94.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8.05.016

      摘要 (1601) HTML (0) PDF 2.27 M (23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对我国土石坝工程建设与安全现状的阐述,从土石坝内部侵蚀机理、土石坝隐患病害监测检测与诊断技术、防渗系统服役性能、风险分析与退役拆除等方面,论述土石坝长效服役与风险评估理论、方法及其技术的研究现状。认为今后应从深水环境下大坝的缺陷探测以及隐患快速探测技术、土石坝长效服役性态的多源信息融合推理技术、水库大坝退役决策技术、土石坝溃决影响区次生衍生事件演化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成熟的土石坝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体系,以建立健全土石坝工程长效服役保障与提升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年第38卷第5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