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数值天气预报的成功经验对洪水预报的启示
    芮孝芳
    2019, 39(1):1-6.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9.01.001
    [摘要](3471) [HTML](0) [PDF 1.24 M](16875)
    摘要:
    鉴于近30年来数值天气预报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洪水预报中试图推行流域水文模型却进展缓慢这一现状,试图寻找洪水预报精度与数值天气预报精度的差距原因。通过对大气模式(型)和流域水文模型的比较,围绕预报方法及预见期、初始场和边值场、数据同化和融合等问题,论述了数值天气预报的成功经验和流域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期望洪水预报能从中得到启示,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流域水文模型与数值天气预报的无缝衔接,以进一步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增长洪水预报预见期。
    2  基于风险矩阵的多要素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
    徐翔宇 郦建强 金菊良 陈磊 董涛 陈梦璐 张浩宇
    2020, 40(1):1-9.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20.01.001
    [摘要](5532) [HTML](0) [PDF 2.63 M](14995)
    摘要:
    为合理综合量-质-域-流四要素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基于量-质-域-流四要素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QQSS-RM)。首先,构建量-质-域-流四要素子系统下48个初步评价指标,用专家咨询信息和遗传层次分析法(AGA-AHP)计算四要素子系统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筛选和分析采用8个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得到8个综合评价指标的4个评价等级标准;最后,构建基于量-质-域-流四要素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将QQSS-RM用于西辽河流域3个水资源三级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乌力吉木伦河和西辽河下游区间3个水资源三级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分别为超载、临界超载和超载,评价结果显示西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差。该评价结果与西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基本保持一致,表明QQSS-RM应用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3  接触冲刷研究进展
    常利营 陈群
    2012, 32(2):79-82.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2.02.019
    [摘要](1618) [HTML](0) [PDF 254.04 K](9895)
    摘要:
    基于国内外接触冲刷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渗流接触冲刷的发生机理,比较了在无黏性土层、砂砾石层与黏土层接触面上发生接触冲刷的不同机理,总结了不同土层间接触冲刷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这一领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
    4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
    张泽中 李娜 刘发 齐青青 任博
    2020, 40(2):1-5.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20.02.001
    [摘要](4276) [HTML](0) [PDF 957.37 K](9466)
    摘要:
    针对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产业与资源低效、灌溉水质恶化、生态多样性降低等问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理论指导,从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出发,探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下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农业质量产量底线、生态与环境底线和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三条红线,指出生态灌区应向粮食增产提质和其他产品有效供给、生态环境优美宜居、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方向发展,为实现生态灌区可持续型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5  黄河河口鱼类春季生态需水
    于守兵,张朝晖,徐丛亮
    2020, 40(3):1-7.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20.03.001
    [摘要](4239) [HTML](0) [PDF 1.82 M](8994)
    摘要:
    黄河河口鱼类春季生态需水主要满足河道淡水鱼类栖息地及产卵场、河道洄游鱼类上溯通道和近海洄游鱼类低盐产卵场需求。综合考虑鱼类生活习性,径流传播以及与近海淡咸水混合时间和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月均流量特征,鱼类需水应重点关注3—5月。依据河道淡水鱼类和洄游鱼类的生活习性,从洄游通道的全程连续性出发,需要的低流量为240 m3/s。结合自然时期流量脉冲特征,每年需要一次4月中旬持续8 d的峰值为890 m3/s的流量脉冲;在此条件下,春季入海径流量为21.6亿m3,已满足近海洄游鱼类低盐产卵环境要求的21亿m3冲淡水量。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平均春季径流量已达到21亿m3。通过优化年内或年际调度模式,满足鱼类春季生态需水具有很大可行性。
    6  SWMM模型模拟雨洪原理剖析及应用建议
    芮孝芳 蒋成煜 陈清锦 丁小燕
    2015, 35(4):1-5.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5.04.001
    [摘要](3074) [HTML](0) [PDF 1.33 M](8916)
    摘要:
    通过对SWMM模型结构和参数的剖析,证明其对城市雨洪形成过程的描述是符合迄今为止人们对城市产汇流规律的认知的。采用的产流分析方法以水文学为基础,汇流分析方法以水力学为基础,其物理概念清晰。包含的参数大多具有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但有些参数之间存在互补性或相依性,这就要求在率定这些参数时应设法减少“异参同效”的影响。汇水区出口的雨洪过程的复合采用同时刻叠加的方法,表明来自不同部分洪水的相互干扰是被忽略的。
    7  2018年全球水电发展现状与开发潜力分析
    周兴波 杜效鹄
    2019, 39(3):18-23.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9.03.004
    [摘要](2531) [HTML](0) [PDF 1.40 M](8369)
    摘要:
    为全面了解全球水电发展现状,分析各国水电市场开发潜力,指导水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将全球划分为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中亚和南亚、东亚及环太平洋地区六大区域,阐述全球各区域水电发展现状,以及重点国家水电开发情况和发展目标,结合各国水力资源和开发情况,分析全球水电市场开发潜力。结果表明:全球水电总装机容量总体持续增加,但年度增量呈下降趋势;非洲、南亚及东南亚地区未来水电开发潜力较大,就技术层面分析,印度尼西亚、秘鲁、刚果(金)、塔吉克斯坦、尼泊尔、安哥拉、缅甸、玻利维亚等国未来水电市场前景广阔。
    8  2016年达拉特旗淤地坝水毁原因及拦沙效果
    汪自力 张宝森 刘红珍 李春江 林秀芝 杨吉山
    2019, 39(4):1-6.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9.04.001
    [摘要](2607) [HTML](0) [PDF 3.06 M](8003)
    摘要:
    为核查淤地坝水毁原因及对入黄泥沙的影响,基于西柳沟和罕台川小流域19座淤地坝决口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得出2016年“8·17”暴雨降雨过程和入黄水沙的特征。针对淤地坝结构和运行特点,结合现场对淤地坝水毁情况尤其是决口部位冲蚀形态的详细查勘,从降雨以及淤地坝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淤地坝水毁原因,定性给出了淤地坝决口形式及拦沙效果。提出优化坝系布局和建设标准,改进放水建筑物结构并强化施工质量管理,重视预警预报等非工程措施建设等建议。
    9  环境流量研究的前沿问题与挑战
    陈昂
    2019, 39(2):1-6.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9.02.001
    [摘要](3067) [HTML](0) [PDF 1001.18 K](7839)
    摘要:
    为了应对水文、气候和生态系统变化背景下环境流量研究的新挑战,梳理了国内外环境流量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环境流量研究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不足,也是该研究目前的前沿问题与挑战:(1)全球环境变化与非稳定性;(2)生态水文过程的动态模拟,重点是水文情势静态评价向动态特征评价研究的转变;(3)生态水文关系的时空特性,重点是生态系统状态、过程变量和物种特征的耦合研究,环境流量的生态特征和时空尺度研究;(4)环境流量评估的关键指标;(5)环境流量预测的生态学延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人类世背景下环境流量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未来环境流量研究应加强生态目标的动态适应性管理,加强局域到区域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完善基于过程的生态水文响应机理,强化环境流量分阶段实施的非水文指标耦合,加强适应性管理方式下的环境流量评估和实践,以保障适应性管理框架下的生态完整性。
    10  2008—2017年中国典型滑坡堰塞坝(湖)灾害事件统计与初步分析
    罗辉 邓创 赵高文
    2020, 40(1):17-24.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20.01.003
    [摘要](2531) [HTML](0) [PDF 2.13 M](7263)
    摘要:
    滑坡堰塞坝相关的地质灾害链每年给我国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2008—2017年我国滑坡堰塞坝的触发因素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8—2017年我国形成的有记录的滑坡堰塞坝超过100座,大地震和强降雨是其最主要的触发因素,触发案例占统计总量的90%以上。地域分布上,西南地区是滑坡堰塞坝相关灾害的重灾区,堰塞坝数量占统计总量的80%以上。四川省因接连发生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堰塞坝数量远远大于其他地区;排名第2的是台湾省,由于每年均遭受台风的影响,2008—2017年台湾地区形成的有具体数据记录的滑坡堰塞坝11个,占总量的10.2%;其次是云南省、重庆市等省市。时间分布上,除2008年之外,我国滑坡堰塞坝的形成数量基本上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11  基于改进粒子群-逐次逼近法的水库调度图多目标优化
    黄显峰,吴志远,李昌平,刘志佳,颜山凯
    2021, 41(2):1-7.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21.02.001
    [摘要](1741) [HTML](0) [PDF 1.70 M](7168)
    摘要:
    针对水库调度图寻优过程中的调度线形态畸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廊道约束和改进粒子群-逐次逼近法。该方法以粒子群算法和动态规划逐次逼近法的混合算法为框架,通过引入改进廊道约束、特殊个体进化方式、外部精英集策略等改进策略来优化进化过程,使得所得解集尽可能接近多目标问题的真实Pareto前沿。福建省池潭水库调度图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实例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控制寻优过程中的调度线形态畸变,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
    12  长江上游水库群非线性安全度防洪调度策略
    康玲 周丽伟 李争和 惠六一
    2019, 39(3):1-5.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9.03.001
    [摘要](2649) [HTML](0) [PDF 1.53 M](7071)
    摘要:
    以长江上游水库群(溪洛渡、向家坝、紫坪铺、瀑布沟、亭子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系统非线性安全度策略,构建水库群防洪库容优化分配模型,深入探讨水库群系统非线性安全度策略的防洪效果。结果表明,与线性安全度策略相比,非线性安全度策略在不降低对下游防洪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使用其他水库的防洪库容,以减小使用溪洛渡水库的防洪库容,使得各水库防洪库容的使用相对均衡,使各水库均衡地分摊防洪区域的防洪风险,充分发挥水库群的防洪效益,保障水库群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13  论流域水文模型
    芮孝芳
    2017, 37(4):1-7.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7.04.001
    [摘要](3630) [HTML](0) [PDF 1.56 M](6781)
    摘要:
    论述了流域水文模型结构和参数的水文学基础、物理上的耦合关系,以及集总式流域水文模型与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本质区别,讨论了2种模型解算方法的特点,以及在参数率定中产生异参同效的原因和减少异参同效影响的措施;提出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模型验证和相互比较的方法。
    14  我国京津冀地区良性水资源调控思路及应对策略
    周斌 桑学锋 秦天玲 刘姗姗 严登华
    2019, 39(3):6-10.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9.03.002
    [摘要](2456) [HTML](0) [PDF 1.45 M](6778)
    摘要:
    以水资源良性循环理论为基础,针对京津冀水资源复杂问题,提出自然水资源循环的循环通畅和社会水资源循环协同均衡的总体调控思路,并从富自然调蓄水、污水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统一调控管理、消耗水管理及水市场协同发力5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旨在实现良性水循环,以支撑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
    15  宕渣填筑路基施工技术
    曹时敏 陈刚
    2013, 33(S1):105-106.
    [摘要](1647) [HTML](0) [PDF 1.91 M](6703)
    摘要:
    为了更好地利用宕渣进行公路路基填筑,保证宕渣路基的工程质量,通过分析宕渣路基的工程特性,总结了宕渣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及检测方法,指出了设计宕渣路基和填筑时应注意的问题。
    16  我国水治理现状评估与展望
    吴丹 曹思奇 康雪 王弘跻 刘帅 许贺艳
    2019, 39(1):7-14.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9.01.002
    [摘要](2779) [HTML](0) [PDF 1.59 M](6458)
    摘要:
    从资源维、社会维、经济维、生态维、环境维5个维度,明确了我国水治理的目标,并系统设计了我国水治理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级等权赋权法和目标一致性法,综合评估我国水治理的现状,并预测2020—2050年水治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治理指数从低于0.235快速提升至接近0.70,其中2010—2015年是我国水治理的加速期,水治理指数提升了50%左右;预期2020年我国水治理指数将超过0.85,实现水资源消耗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2030年我国水治理指数将接近0.95,实现水环境污染排放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水治理目标;2050年我国水治理指数将达到最优值1,实现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排放、水灾害损失、水生态退化面积的“零增长”,全面实现人水和谐。
    17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总结与再思考
    左其亭
    2017, 37(3):1-6.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7.03.001
    [摘要](3094) [HTML](0) [PDF 1.84 M](6245)
    摘要:
    回顾梳理了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发展历程,将其分成“概念提出、初步研究、逐步完善、艰难发展、开创新时代”5个阶段;在对研究方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把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分为经验公式法、综合评价法、系统分析法3大类,并重点介绍了基于模拟和优化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方法及应用情况。认为未来几年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重点包括:在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选择上,全国层面宜采用经验公式法,更详细的研究宜采用系统分析法;在研究方向上,应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和预警系统平台;应着重开展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动态承载力研究;应与现代治水成果、与寻找“和谐平衡”结合。
    18  我国地表水体粪大肠菌群污染现状分析
    江磊 朱德军 陈永灿 赵恒光
    2015, 35(3):11-18.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5.03.003
    [摘要](2606) [HTML](0) [PDF 1.13 M](6189)
    摘要:
    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调研了我国地表水体( 河流、湖泊、水库、近海海域)粪大肠菌群的含量,对粪大肠菌群含量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这种分布特性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我国地表水体粪大肠菌群含量普遍较高,受到较为严重的粪便污染,其中河流水系含量最高,湖泊、海域次之,水库最低;粪大肠菌群含量的年际和年内波动都较大,年内丰水期含量高于枯水期含量;粪大肠菌群含量的空间分布特性为南北无明显差异,东部水域含量高于西部水域含量,下游水体含量高于上游水体含量,近岸水体含量高于远岸水体含量,人为干扰严重的水体含量高于干扰轻的水体含量。降雨径流对粪大肠菌群含量的时空变化存在非常显著的影响,同时水体有机物含量、富营养化程度、盐度及温度等物理化学特性也影响着粪大肠菌群在水体中的分布。
    19  水文学与“大数据”
    芮孝芳
    2016, 36(3):1-4.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6.03.001
    [摘要](4461) [HTML](0) [PDF 1021.89 K](5740)
    摘要:
    论述了“大数据”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即用密集的数据替代数学公式来精细地表达水文现象的时空变化或微分方程的解,讨论了水文学需要“大数据”方法的理由,以及获取水文大数据的技术支撑。认为“大数据”方法可能引发科学思维方法的创新,可能成为解决水文学一些困难问题的途径之一。
    20  我国渡槽结构典型破坏特征研究综述
    顾培英 王岚岚 邓昌 汤雷
    2017, 37(5):1-8.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7.05.001
    [摘要](2370) [HTML](0) [PDF 1.38 M](5665)
    摘要:
    为合理模拟渡槽损伤,客观评价渡槽结构安全,依据渡槽破坏实例,结合他人数值仿真、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渡槽地震、风致、水毁、耐久性典型破坏特征。重点分析简支梁式渡槽桩基、支撑结构、槽身可能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桩基存在土体支承不足、桩身抗压能力不足、桩顶位移超限破坏模式;墩底易发生弯曲或剪切破坏,牛腿易剪切破坏,排架柱两端、连梁节点附近易破坏;槽身纵梁可能发生弯曲、剪切、弯剪组合失效,端横梁易损伤,底板跨中及两端、侧墙与肋板底部、上部拉杆易开裂;渡槽还存在开裂、碳化、剥落剥蚀、渗漏、钢筋锈蚀、接缝止水等耐久性破坏。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