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
作者:

Evaluation of river water environmental resilience in Huaihe River Basin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针对水环境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水环境特征识别问题,开展水环境可恢复性研究。基于水环境可恢复性的定义及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其中12个指标,采用淮河流域2000—2009年10年数据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到影响淮河流域水环境可恢复性的主要成分和各年的综合主成分值随时间变化情况;将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分为弱、一般、强3个等级,利用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法对归一化的正向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年水环境系统可恢复性的强弱等级情况。结果表明,由PCA法得到的结果与SOM 神经网络法的结果相一致,淮河流域从2000—2009年水环境可恢复性整体上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同时表明PCA和SOM神经网络法对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肖洋,张翔,周秋红,等.淮河流域河流水环境可恢复性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4,30(3):50-55.(XIAO Yang, ZHANG Xiang, ZHOU Qiuhong, et al. Evaluation of river water environmental resilience in Huaihe River Basin[J].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14,30(3):50-55.(in Chinese))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最后修改日期:2014-05-26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