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1-5.
摘要:分析在20世纪中,中国因大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而带来的流域水循环短路化、绝缘化及生态系统的孤立化等问题。并以海河流域为例,阐述了目前流域社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由。为保证中国水利的现代化,必须建立新水利理论,在传统水利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对水系影响较大的因素,重新定位水利在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建设目标,以流域为整体,以流域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规划目标,不断完善新水利理论。
2003(2):8-10.
摘要:环境容量和允许排放量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对河流环境容量和允许排放量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从理论上阐明了环境容量的实质内涵,提出了实用化的计算方法,按照一维无混合区,一维和二维有混合区三种情况,通过算例给出河流允许排放量计算过程,建议通过调整污水排放方式,合理利用水体的环境容量。
2003(2):11-13.
摘要:介绍荷兰科学家们在洼河流域(莱茵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洪泛区应用BKH模型进行的生态毒理性风险评价,通过对洪泛区生态毒理的潜在影响评估,对某个特定区域的特定风险进行准确量化,为洪泛区的区域风险管理提供依据。该方法主要特点有:将风险源以及风险受体等在区域的空间异质性及生物多样性引入风险评价;充分利用GIS对空间属性的处理特点,形成地形图、土壤图和污染物浓度分布图;将GIS与暴露物模型结合,生成较客观的生态风险图。
2003(2):14-16.
摘要:对宁夏青铜峡河西灌区几个主要的水文及水文地质参数,如给水系数、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灌溉回归系数、潜水蒸发系数、渗透系数进行较深入的探讨,重点分析这些参数的定义及其变化机理,特别是变值给水度、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等与传统概念的差别,并简要说明这些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还分别给出研究区不同分区的参数数值。
2003(2):17-19.
摘要:以松花江水中混合细菌为降解微生物,研究了系列取代芳烃在自然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性。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生物降解性的贡献顺序为:-COOH>-OH>-CH3>-OCH3>-NH2>-Cl>-NO2。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所研究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预测研究,预测效果很好。所研究化合物中,多数取代苯酚、苯甲酸和少数取代苯胺在自然江水中可以被微生物快速降解,而苯环上含氯、氨基和硝基的物质,比较难于降解,因此,它们对环境的危害也更大。
2003(2):20-21.
摘要:在充分获取调研资料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九洲江广东段进行了功能区划分,并通过计算,得出各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指出九洲江广东段各功能区现状纳污量基本上没有超过各自的水环境容量,但在确定原有排污口适宜排污量及削减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其所在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值,还应考虑其水质预测结果。
2003(2):22-24.
摘要:对洛阳市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及水资源总量进行评价。从总量中扣除维持生态系统功能所需的最小用水量,得出水资源可利用量。指出,目前洛阳水资源可利用率达90%以上,是洛阳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上限,若要改善目前的生态状况,还需增加更多的生态水量。为制定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2003(2):25-27.
摘要:对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以及滦河乌龙矶入库断面1984~1999年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引滦通水以来,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的水质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但由于受滦河上游入库水质的影响,潘家口水库NO2-N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潘家口水库的主要污染物。最后,对保护水源地水质提出了具体建议。
2003(2):28-30.
摘要:利用鸭河口水库汇流区有关土壤侵蚀基础研究资料,考虑预测年汇水区内植被覆盖因子和侵蚀控制因子的变化,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可浸出污染物负荷估算公式,分别对土壤流失面源污染负荷和农田施肥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对鸭河口水库水资源保护及富营养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003(2):31-34.
摘要:针对长江武汉段洲滩冲淤影响汛期分流、汉口边滩密集的建筑物阻碍行洪、排放的污染物破坏水环境的现状,根据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以防洪、环境景观为主的方针,进行了工程实施后长江武汉段的水位、流速、流态和天兴洲左、右汊分流比变化的定床试验,以及在不同典型水文年条件下,长江武汉段河势、河道冲淤变化和疏浚区的回淤问题的动床试验,比选8种治理方案,认为整治长度7.0km,工程段内疏浚的方案3综合效益较好,作为推荐方案。
2003(2):35-38.
摘要:阐述辽宁省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在时空上变化的特点,分析了气候变化与降雨的关系及其对水资源量和地区分布的影响。通过系列资料分析,提出辽宁省的降水量与水资源量的增减是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及季风气候影响所决定的,降水量、水资源量与省内气候特点大体一致。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以减小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不利影响。
2003(2):39-41.
摘要:对山东省沂源县地下水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现状进行定性分析,为解决沂源县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提出在不引起环境问题的前提下,加大地表水的利用量;用已轻度污染的地表水进行农灌,利用土壤的净化作用,去除污染水中的有害成分等方法,达到治理污染,满足用水需要的目的。
2003(2):42-43.
摘要:阐述了讷河市在落实水资源保护规划中,重点抓好工业企业的节水治污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大重点乡镇水环境保护力度;严格加强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加强企业用水排污管理,以及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做法。
2003(2):44-45.
摘要:通过实验优化选择测汞仪的负压,载气、屏蔽气的流量,正确地选好、配制和使用试剂,掌握分析中的关键步骤,快速、准确地做好汞分析。
2003(2):46-47.
摘要:对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南通段Ⅰ,Ⅱ级河道主要工业企业排污口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河道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针对水环境保护意识滞后、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起步晚、公益性污水处理投入少、执法不严等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长效治水的管理方针,全社会必须重视水污染问题,依法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
2003(2):48-48.
摘要:对在中国国际界河上建设水环境监测站网的重要意义和建站目的进行阐述。在重要大江大河和有严重环境问题的界河,提出建站目标和标准要达到国家二级站水平,在总体方案中给出断面布设、监测项目和装备配置等建议,并给出对监测机构设置和管理问题的思考。
2003(2):49-50.
摘要:以张家口市某小区为例,对张家口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生活污水中主要超标物为COD,NH3-N,硫化物和磷酸盐,其超标情况在一天中的早、中、晚各时段不相同,NH3-N和硫化物随地温的升高而增大。认为生活污水必须经过稀释或经化学处理使超标污染物达标后才能用于农田灌溉。国实施水质自动监测是可行的。
2003(2):51-53.
摘要:通过对影响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未来供水水质主要因素——万家寨水库水质状况、汾河水库上游河段及汾河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评价,以及对未来供水水质进行的初步预测,定性地指出了未来供水水质状况、影响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提出引黄工程的水资源保护应首先使万家寨水库水质达到Ⅲ类水水质标准;其次必须加强对汾河上游河道的水污染治理,其主要污染物为铁、锰等金属类及石油类污染;根本问题是必须彻底治理汾河水库的两条主要入库支流——涧河和岚河。
2003(2):54-55.
摘要:分析沧州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地质环境较差;二是深层地下水超采。该区第三含水组占总厚度72%的粘性土层压密是造成沧州市地面永久沉降的根本原因。探讨了深层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与地面沉降的相关性,并指出为避免地面沉降造成地质灾害,地下水位埋深必须控制在60m以内。
2003(2):56-57.
摘要:采用塑料软管输水与水窖蓄水相配套的方式,开发利用流量小于1L/s的山涧溪流,形成集蓄调节用水的农业灌溉方式,解决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从水源调查,管窖布置,取水池、沉沙池设计,管材、水窖结构形式选择等方面对其进行具体探讨。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资源保护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