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1(1):1-6.
摘要:综述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选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主要作用为:吸收利用和吸附富集污染物质、传输氧到湿地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系统的稳定、积累有机物质。人工湿地系统要选择栽种耐污能力强、去污效果好、适合当地环境、根系发达、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
2005, 21(1):7-10.
摘要:按照“六位一体”的理念,坚持亲水原则、系统性原则、脉原则和立体原则,从水生态、水安全、水健康、水景观、水文化及水经济的角度,对厦门市水域生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环、两线、三射、六片”的城市水域生态格局框架。本研究成果可为厦门市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2005, 21(1):11-13.
摘要:当观测资料的数据量少,而又存在多个相互影响或关联的变量时,常用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不能全面考虑多个变量。采用自适应MGM(1,n)模型——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MGM(1,n)模型是GM(1,1)模型在n元多变量情况下的推广,通过联立求解n个n元微分方程,使模型中的参数能够反映实际工程或社会系统中多个变量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杭州市用水量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建立MGM(1,n)模型,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2005, 21(1):14-17.
摘要: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5次应急输水各断面地表水水量、12个地下水监测断面观测数据和33个植被样地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寻应急输水地下水恢复与植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5次应急输水对该区域地下水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沿河道横向1000m范围内地下水埋深平均抬升了40m,植被响应范围扩大到离河900m;沿河道纵向,阿拉干以上河段地下水埋深得到初步恢复,植被生长量有明显变化。阿拉干以下河段地下水水位受应急输水影响较弱,特别是依干不及麻断面以下地下水水位基本未得到恢复。
2005, 21(1):18-20.
摘要:以云南省木美地下河流域为例,就西南岩溶区水窖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窖的水质状况尚为良好。由于水窖建材及水源类型等的不同,导致水窖水质的差异。水窖的污染类型有四类:颜色、肉眼可见物异常;超长时间放置导致生物性污染;pH值呈碱性;生活垃圾和污水引起HCO3-,Ca2+,Na+,Cl-等离子超标。建议加大力度,加强水源地的保护,改善水窖的水质。
2005, 21(1):21-23.
摘要:在分析岩溶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计算流域之间的交换水量Δu,并结合非闭合流域的特征,提出在有资料和无资料的情况下Δu的估算方法,可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2005, 21(1):24-26.
摘要:摘要:以MATLAB为工具,建立评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态的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我国9个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将此评价结果与用分级评分法、模糊数学法、Fuzzy- Grey决策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较一致的结论。同时表明用MATLAB构建神经网络简洁、高效,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2005, 21(1):27-28.
摘要:通过对环境、社会和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衡水湖环境功能区划备选方案进行遴选,确定了最佳方案为:东洼蓄当地水,西洼蓄引江水,不建中隔堤,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2005, 21(1):29-31.
摘要:对山口岩水库水温分布、水库泄水温度状况及坝下游河道水温沿程变化作了预测,结合灌区工程布置及灌溉农田的基本情况,对水库兴建后水温对下游农田灌溉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温结构属典型的分层型;在坝址至半山水汇入口6km和锡陂灌区沿程水温在水稻生育期的月平均值低于水稻生长所需的最低水温,需采取调温措施;在坝址下游10km断面,由于受袁河支流半山水汇入影响,各月平均水温与建库前天然水温相差不超过0.3℃,能满足农田灌溉的要求。最后从工程设计、水库调度运行、灌溉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2005, 21(1):32-35.
摘要:对国内外有关近海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简述植物修复的6种作用机理,阐明植物修复对海水养殖富营养化、石油等有机物污染、赤潮、近海重金属污染以及污水净化的作用。最后指出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近海污染具有以下优点:①对人类和海洋环境副作用小、生态风险小,易于为人们接受;②易于后处理,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很少有废物和排放物,遗留问题少;③具有一定的生态景观效应;④生物量大。
2005, 21(1):36-38.
摘要:采用二维稳态混合岸边排放模型分析,对南通狼山水厂扩建工程的取水水源地水质进行预测。选择CODCr为预测因子,通过水源地现状分析和对区域污染源的预测排放强度分析,得出结论:狼山水厂上、下游主要入江污染源在达到设计排放规模和实现达标排放时,即使在枯水期间,其水源地水质也符合Ⅱ类水质标准.
2005, 21(1):39-44.
摘要:以2002年9月底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水文、水质原型观测资料为依据,运用W值法分析评价长江口河段水质污染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监测结果表明,长江口河段总体水质属Ⅲ类,个别断面达到了Ⅳ类和Ⅴ类,有多项水质指标出现超标。主要污染因子为TN、CODMn、总铅、氯离子和石油类等。长江口北支水质劣于南支、北港和南港;南支南岸水质劣于北岸;城市江段水质劣于非城市江段;低平潮期水质劣于高平潮期;浅水区水质劣于深泓区;下游水质劣于上游。影响长江口河段水质的污染物既有无机物又有有机物;污染源既有生活污染源又有工业污染源;既有固定源又有流动源;既有点源又有面源;既有随径流流入的又有随潮流带入的。
2005, 21(1):45-48.
摘要:根据2002年,2003年的水质采样调查资料分析,表明长江九江段平水期、枯水期存在较为明显的岸边污染带,其长度约4.75Km;近岸水域水质明显劣于中泓水质;FN、TP、NH3-N是九江段的主要污染物;九江石化总厂、龙王墩排污口为九江段2个最大的污染点源;与1991年的调查比较,水质没有明显变化,生活污水中的NH3-N、NO2-N和TP有所增加。建议对长江各江段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与保护。
2005, 21(1):49-51.
摘要:简述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三个阶段:人类完全屈服于自然的阶段;主动利用和征服自然的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阶段。认为现在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缓慢过渡的阶段。提出:①水资源的保护要以保护(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出发点;②应确立适度开发的基本原则;③提高效率和效益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④禁止对水生态系统的污染和破坏;⑤尊重自然规律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最后指出,近期水资源保护工作应以建立全面、系统地保护水功能区水质、水量和水生态保护法规和技术体系为保障,以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目标,以保障供水安全为重点,完善以流域为单元、流域与区域结合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监管体系。
2005, 21(1):52-54.
摘要:洞庭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具有调蓄长江洪水、维系水域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候鸟、繁衍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区。详细介绍了近5年来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对策。
2005, 21(1):55-57.
摘要:在分析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有:泉水断流;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并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含水层疏干或产水量减少;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水质污染加重及地面沉降。提出应对供水区地下水资源加强保护,防止污染;压缩超采,划定禁采区和限采区;建立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经济杠杆,全面节流,优化调配,逐步实现引黄水和本地水资源的联合运用。
2005, 21(1):58-61.
摘要:指出水行政执法中的程序缺失和执行的困难。水行政执法程序受水资源独特性(流动性、形态多样性、不可替代性等)的影响。根据水行政执法程序特点和构成要素(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设计了水行政执法程序模式:表明身份,告知(通知),当事人陈述(申述),磋商,建议。
2005, 21(1):62-63.
摘要:十里泉、丁庄—东王庄水源地是枣庄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由于该地区长期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使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地下水对上部土体产生淘空作用,破坏了岩层的自然平衡状态,引起岩溶塌陷;峄城盆地第四系岩层中的粘土具有膨胀性,随着地下水水位下降,干裂收缩,产生地裂缝,抽水活动在含水层内部形成远井径向的拉张区,加速了地裂缝的活动;地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向地下渗透,使十里泉的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根据上述水环境问题,提出了防治地下水环境恶化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开采量,调整开采井布局;开发新水源,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农业和实施防污工程等。
2005, 21(1):64-66.
摘要:结合近年野外实际调查和收集到的资料,重点分析董志塬地形、构造、地层特性、地下水容积贮存量、天然补给量、允许开采量及井网布置等问题,揭示董志塬地下水资源特点,提出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对策:实施董志塬地下水资源统一管理,厉行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降水入渗补给率。
2005, 21(1):67-68.
摘要:围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阐述了莱芜市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的现状,分析了区域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要加快实施五大环保工程,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生态建设的对策。
2005, 21(1):69-71.
摘要:文峪河灌区开栅高耗水区紧靠文峪河水库,位于灌区最上游,受土壤和地质条件限制,水资源浪费非常惊人。为此,对本灌区进行了节水改造设计,文中仅对改造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论述,以论证该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005, 21(1):72-74.
摘要:将单细胞蛋白核小球藻和活性污泥按照V藻∶V泥=1∶1的比例包埋于聚乙烯醇中制成小球,形成固定化藻菌共生系统,用来去除模拟污水里的氮磷。实验表明,不同的小球浓度的脱氮除磷效果不同,最佳效果的藻菌小球浓度为V球∶V 水=1∶4.5,在60h的周期中,TN去除率为76.79%,TP的去除率在90%左右,小球浓度太低(V球∶V水=1∶9)和太高(V球∶V水=1∶3,1∶2.25,1∶1.8)则TN和TP的去除率明显降低。
2005, 21(1):75-78.
摘要:瓦楞纸板包装印刷废水是一种CODCr、BOD5、SS、色度都较高的生产废水,选用碱式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的混凝剂组合对该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实验室烧杯搅拌试验,确定了PAC投加量为200~500mg/L,PAM投加量为5mg/L,最适宜搅拌反应时间为15~25mm,pH值在6.2~8之间时,废水经混凝后CODCr去除率在50%以上,色度去除率在90%以上。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资源保护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