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3(S1):1-2.
摘要:介绍了属性识别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巴江流域为例,研究了属性识别理论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对水环境的质量控制与改善有一定参考价值。
2007, 23(S1):3-6.
摘要:从水环境预测、评价、管理三方面,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在水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数据选取与前处理、网络输入与输出的选取、网络结构的设计、学习规则的运用、仿真效果等,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时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在水科学的研究中具有相当的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7, 23(S1):7-10.
摘要:滨岸缓冲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过渡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从滨岸缓冲带对径流水的净化机理、生态功能恢复、植物选型、适宜宽度、模型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其研究现状,提出了国内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滨岸缓冲带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7, 23(S1):11-13.
摘要:根据修河水资源分布、水质现状、污染源等调研资料和实测数据,采用河流一维容量模型,测算出修河各方面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初步了解修河水环境总容量及分布状况,在污染物削减排放和水环境容量合理利用方面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2007, 23(S1):14-16.
摘要:从水资源与环境容量、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环境管理机制与水平、水污染控制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提高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途径和建议。
2007, 23(S1):17-19.
摘要:通过调查官厅水库不同样站浮游动物的生态状况,对官厅水库的水质污染进行评价。本次调查共检测到浮游动物105种,隶属于67个属。其中原生动物最多,共计59种,其次是轮虫35种,枝角类6种,桡足类及其无节幼虫5种。浮游动物在数量上具有原生动物占绝对优势,轮虫次之,枝角类与桡足类数量较少的特点。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群有急游虫Strombidiumuiride、螺形龟甲轮虫 Keratella cohlearis、矩形龟甲轮虫 Keratella quadrata、沟渠异足猛水蚤Canthocamptus staphylinus等。官厅水库浮游动物较丰富,大部分库区水体为中等污染,野鸭湖水体水质要优于官厅水库水体水质。
2007, 23(S1):20-22.
摘要:在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下游溢油的数学模型,并对某化工码头溢油事故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涨、落急不同情况下溢油事故对上下游取水口的影响 。
2007, 23(S1):28-31.
摘要:根据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保山分局对保山市主要江河湖库多年水质监测成果,综合评价保山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水环境变化趋势。
2007, 23(S1):32-33.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阐述了进行农田污水灌溉的必要性和农田污灌的效益。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用于农田污灌存在不少问题 :①河道灌溉功能退化;②水质超标,农田污染;③农作物产量、品质受影响;④污水恶臭,滋生蚊蝇,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应采取措施: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加强水质监测;控制污水超标排放;推行灌溉污水预处理技术等。
2007, 23(S1):34-36.
摘要: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水土保持若干误区的分析,提出使水土保持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的对策和措施。
2007, 23(S1):37-40.
摘要:石岩水库由于周边环境污染造成库体水质变差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库体水质的点污染源主要有10处。对污染源进行动态监测的结果表明:入库污水主要超标项目为Mn、TP、Fe、NH3-N、TN、BOD5、CODCr,且其污染负荷比依次升高,其中CODCr污染负荷比为0.594,远高于其他污染物;上述污染物浓度与取样时间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说明污染物排放存在随机性;由于人工湿地系统对于污染物净化具有选择性从而使得通过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排入水库后对库体水质仍有一定影响;人工湿地入水口处未进入人工湿地而直接排入水库的污水是库体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石岩水库周边的生活排污是水库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应成为污染治理的重点。
2007, 23(S1):41-44.
摘要:长江流域由于水土流失、污染物的偷排乱排、水资源的浪费、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等原因导致其水质恶化、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水资源利用前景不容乐观。为保持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对流域进行整体综合治理;进行水功能区划,加强排污总量控制和审批制度,加强水质监控,健全流域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科研,提升水资源保护的技术能力,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法规体系,加强流域与区域各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建立健全联合保护的长效机制,使流域的水资源现状得到改善。
2007, 23(S1):45-46.
摘要:为改善江阴市水环境,经白屈港引长江水进行了调水试验,通过对监测水质、水量资料的分析计算,找出了河网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变现状,应进行合理的水系改造。
2007, 23(S1):47-49.
摘要: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及岩溶准平原为主。地下水有基岩裂隙水 、岩溶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水三大类。对其进行天然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可有效开采资源量、储存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认为韶关市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含水量一般为贫乏—中等,局部丰富,可开采潜力为中等—大。岩溶盆地区地下水适宜采用群井开采和作为集中供水水源地。
2007, 23(S1):50-53.
摘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程。以南京淳东灌区为例,介绍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着重抓的几个环节和工程发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提出了淳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2007, 23(S1):54-55.
摘要:城市节约用水规划是城市水系统规划的组成部分之一,搞好城市节水规划,有利于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保证城市社会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了城市节约的内涵意义、国内外城市节水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以青岛市为例,对城市节水规划中的设计理念、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
2007, 23(S1):56-58.
摘要:以2000年作为水平年,对连云港市的用水量、用水水平及用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用水量大,工业产值用水量大,生活用水损失大等。以连云港市经济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经济规模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为目标,提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对策是:建设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工业节水技术改造,中水利用等。
2007, 23(S1):59-61.
摘要:对广东省水资源利用状况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广东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耦合不良,局部地区、个别时段水资源量不足、水质不优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全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愈来愈显得重要。对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需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2007, 23(S1):62-64.
摘要:晋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实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晋城谋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晋城市水资源特点为约束条件,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结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缓解晋城市目前水资源压力,实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加大地表水开发力度、建立中水供水网络、充分利用采煤排水等手段来实现。
2007, 23(S1):65-67.
摘要:综述了解决海岛缺水问题的途径及存在的问题:节约用水和废水资源化提高了有限水资源的使用率,但不能增加淡水总量;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收集雨水和大陆引水虽然能为海岛居民补充淡水,但受地质、气候、经济等因素影响较大,只有具备条件的海岛才能采用;进口虚拟水是补充海岛淡水的新颖方式,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海岛缺水问题。与上述方式相比,海水 淡化以海水为水源,是解决海岛水资源匮乏问题、实现海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提高,将海水淡化与移动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应用在海岛地区,必将为海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2007, 23(S1):68-71.
摘要:沂沭河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非过境河,其流域水资源比省内其他地区相对丰沛,汛期集中大量洪水出境入海。通过对沂沭河洪水资源现状特点和开发利用途径的分析,在核算不同水平年的出省水量的基础上,提出沂沭河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包括中下游梯级建设拦河蓄水工程,增加拦蓄利用量;上游新建适宜的大型山区水库、加固已有大中小型水库,提高现有工程蓄水能力;下游新建适宜的平原蓄水水库等工程措施。为沂沭河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和类似工程决策提供参考。
2007, 23(S1):72-73.
摘要:论述了乌拉泊水库对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供水的能力,提出了增加水量的途径,并提供了乌拉泊水库水源质量的有效参数。
2007, 23(S1):74-76.
摘要:水价调整过程中,用水特征的变化规律决定着水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居民生活用水类型对水价变动最为敏感,生活用水价格的调整应该兼顾公益性和必需性,工业用户是节水工作的重点,绿化环卫、商业建筑等用水应该加强管理。
2007, 23(S1):77-80.
摘要:沧州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淡水资源有限,地下水自然环境脆弱,深层淡水的大量开采,使原本脆弱的地下水自然环境更加脆弱,导致了地下水下降漏斗、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地下水质污染等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和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方案。
2007, 23(S1):84-85.
摘要:渭南市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渭南市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未来城市需水情况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及对策。
2007, 23(S1):86-87.
摘要:通过调查,阐述了乌鲁木齐河污染的情况,并分析了污染的成因,提出了乌鲁木齐河污染治理的措施。
2007, 23(S1):88-89.
摘要:针对河流综合防治,分析了山西省沁水县河道治理与综合防治的关系,提出了该县河流治理的现状、治理目标和宜采取的措施。
陈缨 ,
2007, 23(S1):90-91.
摘要:制约福州市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因素有:①水资源的利用受时空分配不均的限制;②水源地布局不合理;③内河水系自净能力差,环境容量不足等。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建议:①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调度;②加强供排水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
2007, 23(S1):92-93.
摘要:平原井灌区可划分为两类区块:村镇驻地区块和农田区块,两类区块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村镇驻地区块地下水位高于农田区块,形成地下水丘;村镇驻地区块地下水位年变幅小于农田区块;村镇驻地区块地下水位变化相对平缓,而农田区块地下水位常有陡坎,呈阶梯状。根据不同类型区块地下水位动态特点,提出了平原井灌区地下水位监测站点代表性的差异和选取监测站点的方法。
2007, 23(S1):94-96.
摘要:防汛抗旱,是人民群众赖以立命安身的基础,是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随着高淳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旱灾害防御标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高淳县防汛抗旱成就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防汛抗旱应采取的对策。
2007, 23(S1):100-102.
摘要:介绍ICEAS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应用:工艺的确定、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对处理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占地小、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剩余污泥少等优点。
2007, 23(S1):111-112.
摘要:本文提出了对水样分析结果进行审核的具体内容,以确定最终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2007, 23(S1):113-116.
摘要:本文对有机锡化合物的性质作了系统的论述,并对环境中的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作了简单的评价,就有机锡化合物对生物的毒性进行了重点分析。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水资源保护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