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26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于TS-SVM模型的水安全评价

      2010, 26(2):1-4.

      摘要 (1333) HTML (0) PDF 213.95 K (16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核函数参数和误差惩罚因子的选择对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的精度有较大影响。为充分发挥SVM的性能,提出基于禁忌搜索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TS-SVM)。将TS-SVM应用于山东省水安全指数计算,得到各个水安全利用方案的评价指数值和安全等级。对比分析表明,TS-SVM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给出合理的评价结果,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模型。

    • 水利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文生态的影响

      2010, 26(2):5-9.

      摘要 (1330) HTML (0) PDF 156.98 K (1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要采用1980年以前的数据资料,分析丹江口水库建成后对汉江中下游径流量、泥沙、水温、水质、鱼类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库运行使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流量过程均化;防洪能力提高;泥沙大量减少;汛期水温降低;鱼类资源减少;水质没有明显的变化。汉江中下游水质恶化和发生水华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运行后,汉江中下游江段流量将比现状大幅度减少,流速变缓,对水污染的稀释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环境可供水量不足,使水文生态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 中水湿地去氮效果研究

      2010, 26(2):10-12.

      摘要 (1229) HTML (0) PDF 179.03 K (1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山东省平阴中水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湿地水体、底泥的氨态氮(NH3-N)、硝态氮(NO3--N)沿程变化的分析,研究湿地对中水中氮(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湿地对水体中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而作为水体中N主要存在形式的NO3--N沿水流方向却呈增加趋势,微生物硝化作用强烈。底泥中总氮(TN)沿水流方向也呈增加趋势,累计效应比较明显。研究结果为湿地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 应用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漓江水系健康状况

      2010, 26(2):13-17.

      摘要 (1248) HTML (0) PDF 265.30 K (1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通过漓江底栖无脊椎动物状况建立适合漓江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进而评价漓江流域内水质健康状况,于2008年3月调查了漓江水系17个参照点和14个监测点的水化学与底栖无脊椎动物指标,水质化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参照点的TP、TN、NH3-N和COD浓度一般低于监测点。通过对46个候选生物参数的计算和逐步分析,确定了构成底栖动物完整性B-IBI指数的4个生物参数: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扁蜉占蜉蝣总数的百分比和优势单元数量百分比,初步确立了B-IBI健康评价标准,即B-IBI≥21为健康; B-IBI<21为不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漓江上游及各支流健康状况较好,大部分为健康;中下游干流健康状况较差,大多为不健康。

    •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和地下水补给机制

      2010, 26(2):18-23.

      摘要 (1485) HTML (0) PDF 231.81 K (18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补给途径问题近年来争议很大。根据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地下水的特征,就水化学条件、环境同位素及相关的示踪理论研究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和地下水的补给机制。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和地下水的补给源有黑河中上游河水、祁连山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比较有争议的补给源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些湖泊水,尽管都有同位素依据,但没有考虑到氧漂移因素。在补给途径上,既有河西走廊祁连山前缘洪积扇地下水、雅布赖山前洪积扇地下水等通过巨厚覆盖层潜水或承压盆地水对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和周边地下水的缓慢补给,也有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入渗通过基岩地层的深部循环后向上渗透补给沙漠湖泊及周边地下水的快速补给,而且已经从古老碳酸盐岩地层的存在、区域活动断裂构造体系的发育,以及地下水幔源氦同位素特征、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中钙华幔源碳特征等方面得到验证。

    • 植树护岸对河道水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2010, 26(2):24-27.

      摘要 (1318) HTML (0) PDF 251.99 K (1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局部精细模拟的二维有限元数学模型对植树护岸条件下河道的水流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局部精细模拟更能有效考虑形状阻力,真实反映树干对流场的影响,植树后,植树区域的流场产生旋涡,并在局部地区产生滞水区,滩地的过流能力减小,主槽的流速增加,过流能力加大,并且对水位的影响小。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所观测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 基于改进型BP神经网络马尔科夫模型的区域需水量预测

      2010, 26(2):28-31.

      摘要 (1261) HTML (0) PDF 158.75 K (1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需水量预测的精确度,应用了一种BP神经网络与马尔科夫相结合的预测模型,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及算法,并给出了该模型建立的具体过程,最后该模型被应用于需水量预测工作中,计算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宜兴梅林小流域磷素的迁移规律

      2010, 26(2):32-35.

      摘要 (1261) HTML (0) PDF 201.13 K (1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自然降水条件下对环太湖丘陵区梅林小流域进行农田磷素随径流迁移输出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磷素主要以无机磷输出,总磷和可溶性正磷酸盐浓度随径流量变化,径流前期其浓度快速上升,后期趋于稳定;悬浮态磷和可溶性磷占总磷的百分比与下垫面和植被等因素有关,出口主要以可溶性磷输出;磷素淋溶主要是可溶性磷,且峰值滞后于降雨。此外,根据实验结果结合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 深圳市布吉河枯水期的水质特征

      2010, 26(2):36-38.

      摘要 (1384) HTML (0) PDF 187.99 K (17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深圳河的重要支流——布吉河水体不断发黑发臭的状况,对布吉河粤宝公司断面的河水枯水期水质进行连续监测。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评价并进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布吉河水质属严重的劣Ⅴ类,氮是最重要的污染物,布吉河水已经为低浓度城市污水,且水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全天24h、间隔为1h的水样监测结果表明:COD和BOD的日浓度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NH3-N和TN的日浓度变化规律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变化趋势比较一致;TP的浓度变化特征与NH3-N和TN的变化规律有较强的同步性,但是浓度变化趋势推迟1h左右。该水质监测评价分析为布吉河的水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 土地覆被和气候变化对拉萨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

      2010, 26(2):39-44.

      摘要 (1361) HTML (0) PDF 249.81 K (1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拉萨水文站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拉萨河流域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分别用1995~2000和2003~2006年两个时间段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结果显示月径流模拟相关系数和模拟效率系数分别为0.88和0.84。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情景模拟,探讨拉萨河流域气候波动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年径流量影响显著,在各种模拟假设情景中最多可以使径流量增加89%。土地覆被变化相对于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年际影响较弱,但对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影响显著。 

    • 淮北平原地下水三氮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0, 26(2):45-48.

      摘要 (1249) HTML (0) PDF 212.42 K (16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103个样品进行三氮及其他相关指标测定分析,揭示该区三氮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源及形成机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三氮浓度逐年增大,并与其水位埋深呈负相关关系,丰水期的三氮浓度明显大于枯水期。农业含氮肥料的过量使用和流失是导致该区三氮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此外,三氮浓度还受到包气带的厚度大小的影响,pH值的变化范围、溶解氧浓度的高低也影响着三氮的转化方向和速度,高浓度的Fe2+是导致局部NO2--N严重超标的重要因素。

    • 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污染物昼夜及沿程变化规律

      2010, 26(2):49-52.

      摘要 (1369) HTML (0) PDF 181.16 K (1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单元模型探讨COD、TN和NH4+-N质量浓度在一昼夜之中随时间及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污染物去除率的变化呈一定的周期性,昼夜差距较大。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在15:00达到最大,夜间最小。COD和NH4+-N质量浓度在表层(距湿地底部60~90cm段)迅速降低,底部变化幅度较小。TN浓度沿程的降低趋势很明显。湿地中COD、NH4+-N和TN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与DO显著相关,DO质量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有机物和氮的去除。

    • 富营养化水体中光照对黑藻生长的影响

      2010, 26(2):53-55.

      摘要 (1501) HTML (0) PDF 173.13 K (18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富营养化水体中光照对黑藻生长的影响,探索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条件。设置3个日平均光照水平,分别为6284lx、3913lx、3196lx,测定各个光照条件下的黑藻生长指标和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黑藻在3种光照条件下均可存活,且对水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6284lx、3913lx这2种光照条件下黑藻的生长指标和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但均与3196lx时的这2项指标差异显著。结果显示,在3196lx时黑藻所受胁迫最大,生长状况最差;且推测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有可能抑制黑藻的生长。

    • 塔里木河生态综合治理水量变化初探

      2010, 26(2):56-60.

      摘要 (1247) HTML (0) PDF 187.23 K (16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7年来塔里木河生态综合治理的实施,分析塔里木河水量变化。结果表明:经综合治理,断流多年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重新受水,水文情势变化显著;塔里木河上中游向下输送水量的能力明显增强,下游来水和耗水增加;上游耗水增加,中游耗水减少;塔里木河干流来水量减少趋势已经被初步遏制。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

    • 正常工况下石油类污染物运移及对地下水的污染分析

      2010, 26(2):61-65.

      摘要 (1329) HTML (0) PDF 312.71 K (1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兰州市某原油储备库为例,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应用危害最大化原则模拟该油库营运后未来50a内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油类污染物质量浓度为0.3mg/L的等值线临近黄河最快需40a;建立原油储备库不会对三滩水源地、黄河水质带来影响。

    • 云南省水富县大峡谷温泉岩溶承压水补给量分析计算

      2010, 26(2):66-69.

      摘要 (1213) HTML (0) PDF 226.68 K (1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同位素、水化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水富县大峡谷温泉岩溶承压水的来源补给区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法、地下水总补给模数法对补给区的岩溶地下水资源总量进行定量计算,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岩溶承压水的补给量。结果表明:温泉补给区主要是五角堡,补给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区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为621万m3,流量为0.20m3/s。岩溶承压水分析计算为该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 超声波对底泥中腐殖酸的分解作用

      2010, 26(2):70-73.

      摘要 (1249) HTML (0) PDF 190.35 K (1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超声波对污染底泥中腐殖酸的作用,研究超声波作用时间、作用功率、底泥水土质量比、腐殖酸初始质量分数等影响因素对超声波作用下腐殖酸的分解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促进底泥中腐殖酸的分解,被分解的腐殖酸主要是土颗粒结合态的腐殖酸。超声作用会促进孔隙水中腐殖酸质量分数的增加,但随着超声波的继续作用,孔隙水中的腐殖酸会逐渐被分解。在一定的超声波功率范围内,超声波功率对腐殖酸的分解影响不明显,泥浆的水土质量比越大对底泥中腐殖酸的去除越有利。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以小功率、长时间、高水土质量比的超声条件组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程序升温-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

      2010, 26(2):74-76.

      摘要 (1325) HTML (0) PDF 162.39 K (1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程序升温-电子捕获气相色谱进样温度、进样压力和分流程序进行优化,建立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高灵敏度检测方法。与传统的分流/不分流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将进样体积由1μL增加到30μL,仪器检测限由2.0ng/L降低到0.1ng/L。同时减少样品取样量和有机溶剂用量,缩短样品前处理时间,提高分析效率,节省分析成本,有利于全国地下水大批量地质调查样品的分析工作。 

    • 河口生态需水理论与计算研究进展

      2010, 26(2):77-82.

      摘要 (1252) HTML (0) PDF 204.14 K (18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辨识河口生态需水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河口生态需水是在一定生态目标下,维持河口相应时空范围内生态系统健康所需要的水量。回顾国内外河口生态需水研究的总体情况,综述近年来河口生态需水的主要计算方法,包括功能设定法、相关分析法及生态模型法等。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河口生态需水研究存在理论和计算方法还很不成熟,生态保护目标不明确及交叉重复计算等问题,今后应加强河口生态需水机理的综合研究,建立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计算方法体系,为不同生态保护目标下河口生态需水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风险管理的干旱防灾减灾计划

      2010, 26(2):83-87.

      摘要 (1233) HTML (0) PDF 195.88 K (1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增进干旱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总结干旱的定义、特性及管理理念;评述干旱风险管理的实践手段,即从干旱监测、旱灾风险分析和防灾减灾对策措施3方面构建干旱防灾减灾计划。归纳干旱监测的对象、方法,旱灾风险的含义及评估方法,防灾减灾对策措施的内容及组织形式。基于国内外干旱防灾减灾计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其存在系统性不足、针对性差等问题。

    • 热电厂水资源综合利用

      2010, 26(2):88-91.

      摘要 (1140) HTML (0) PDF 172.70 K (1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水循环经济的3R原则,对某热电厂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全厂用水、排水的分析与规划,得出水平衡图。结果表明,此项技术改造工程将提高热电厂的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减少自来水的用量以及污水的排放量,可实现水、热、电联产,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 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2010, 26(2):92-96.

      摘要 (1379) HTML (0) PDF 233.35 K (19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热传递数值模拟技术和热泵系统场地地下水环境的实测数据,推导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抽灌井群引起的地下水动力场范围,定量计算热泵运行起始期、建筑物年内冷热负荷失衡等情况的地温场变化,分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下水水质、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内冷热负荷平衡有利于热泵系统的长期运行;当冷负荷大于热负荷时,热泵起始期应在冬季,反之,起始期应选在夏季;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水质影响不大,温度变化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 违法填堵河道案件中的博弈关系

      2010, 26(2):97-100.

      摘要 (1186) HTML (0) PDF 187.24 K (1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上海市郊区镇级以下河道大量被阻断填埋,引发水质下降和积水问题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以及执法难度大而企业违法成本低,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往往对一些违法行为不重视甚至听之任之的现状,结合具体的违法填堵河道的案例,运用博弈理论和工具,根据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建立水务部门检查与不检查、企业办理与不办理填河手续的两方动态博弈模型,求出模型均衡解,通过均衡解得出影响两方博弈关系的几个重要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逐个分析,指出存在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