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26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于二级修正的区域水资源需求量预测模型

      2010, 26(3):1-4.

      摘要 (1247) HTML (0) PDF 169.67 K (1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现状以及水资源需求的总体变化趋势,将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和GM(1,1)等维新息模型相结合,建立组合预测模型,组合预测区域水资源需求量,并利用ARIMA模型对区域水资源需求量的组合预测结果进行一级修正;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节水规划的总体目标,剖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节水潜力,对区域水资源需求量的一级修正结果进行二级修正,最终得到区域水资源需求量的综合预测结果。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 投影寻踪技术在瓦房店市水资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2010, 26(3):5-7.

      摘要 (1318) HTML (0) PDF 156.65 K (19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统计软件DPS中的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选取最优投影方向,以最优投影方向所对应的投影特征量作为评价依据,得出瓦房店市水资源分区各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松树库上地区为安全性最高区域,回头河为安全性最低区域。研究表明,该方法对水资源安全评价有较好的评价能力。

    • 红枫湖水库底质污染物富集现状分析

      2010, 26(3):8-12.

      摘要 (1349) HTML (0) PDF 179.25 K (1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测定红枫湖水库底质样品中有机碳、总氮、总磷、氨态氮、有机氮和亚铁的含量,对红枫湖水库底质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质量比平均值为38.43g/kg,含量丰富;总磷质量分数平均值为0.140%,含量高且在湖中各点差异明显;湖泊底质氮质量分数为0.574%,总体偏高;总有机碳和总氮的相关系数r1=0.219(p>0.05),相关性不显著,有机碳与总磷的相关系数r2=0.809(p<0.01),具有显著相关性;底质有机指数较高;底质中碳氮比值表明其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等浮游生物,总氮和总磷主要来源于外源污染物的排入。

    • 福建省社会经济转型期水资源供需平衡趋势分析

      2010, 26(3):13-17.

      摘要 (1316) HTML (0) PDF 166.18 K (1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预测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福建省各地市水资源供需平衡能力发展趋势,构建了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指标体系。采用情景分析法、非线性回归法、自动回归法对各指标变量进行预测,采用AHP赋权、加权求和法分析福建省各地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态势。结果表明,除漳州外,各地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水平趋强,但增速减缓。由于水资源丰度、供水能力、用水效率、需水趋势各领域指数对水资源供需平衡水平贡献的变化,应注意因地因时调整水资源供需对策。

    • 乌江流域水资源、水质变化与水库建设关系分析

      2010, 26(3):18-22.

      摘要 (1298) HTML (0) PDF 178.91 K (1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乌江流域2001—2005年水资源与水环境质量的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究水库建设与水资源及水质变化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乌江流域降雨量、地表水资源量、年平均含沙量等指标年际变化很大;流域水质有逐渐恶化的趋势,主要污染区域在乌江上、中游地区的支流河段;各级水库的年末蓄水量与降雨量有关,与工农业用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水库建设对流域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和滞后效应。

    • 沙颍河(河南段)水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

      2010, 26(3):23-26.

      摘要 (1352) HTML (0) PDF 165.96 K (18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沙颍河流域(河南段)的沙河、颍河、贾鲁河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沙颍河水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征。结果显示:①流域内主要支流沙河、颍河、贾鲁河水体TN浓度均超过Ⅴ类地表水质量标准要求,为劣Ⅴ类。②流域水体CODMn、TP浓度从上游的Ⅳ类到下游的Ⅴ类逐步恶化,部分河段超过Ⅴ类水质要求。周口段贾鲁河和沙颍河NH3-N、TN、TP、CODMn浓度超过Ⅴ类水质标准;沙河、颍河TN、CODMn浓度为Ⅴ类或超Ⅴ类水质标准,NH3-N符合Ⅲ类水质标准,TP符合Ⅳ类水质标准。③沙颍河流域水体TN、TP、CODMn浓度随季节而变,枯水季节的TN、TP浓度明显高于丰水季节,CODMn浓度明显低于丰水期。④沙颍河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TN,其次为CODMn和TP。认为流域水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为贾鲁河,其次为颍河和沙河,该流域水体不仅点源污染严重,还存在明显的面源污染。

    • 五龙煤矿涌水量及可利用水量评价

      2010, 26(3):27-29.

      摘要 (1206) HTML (0) PDF 144.00 K (1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有效利用五龙煤矿矿坑排水,并对矿坑排水量进行有效预测,在调查分析矿坑涌水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学的方法分离矿坑涌水量的稳定和随机成分,并对未来(2010年、2015年、2020年)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据此获得了五龙煤矿可利用设计水量的序列数据。

    • 湛江冯村垃圾场对中深层承压水污染的可能性及其防治

      2010, 26(3):30-32.

      摘要 (1364) HTML (0) PDF 157.05 K (1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湛江冯村垃圾场所处的原生及次生地质环境条件,采用水文地质学及地下水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冯村垃圾场潜在污染中深层承压水的可能性、危害性及防治对策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冯村垃圾场建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补给区,地形切割强烈,包气带自净能力差,浅层潜水与中深层承压水之间的水头差较大,存在污染中深层承压水的可能性。建议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禁止在冯村一带再建垃圾填埋场,并设立防治分区,建立动态监测网络系统及地下水管理模型。

    • 河北省平原湿地减少原因分析

      2010, 26(3):33-37.

      摘要 (1275) HTML (0) PDF 143.80 K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河北省平原湖泊和河流两类湿地现状及演变特点,探讨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湿地保护的目标及修复措施。由于工农业用水量增大、流域下垫面发生重大变化、上游建设大量水利工程等原因,河北省平原湿地面积锐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减少了97.6%;仅有的3处湖泊湿地也面临水源枯竭、生态环境退化的困境。为保证湿地的水源供给,急需制定河北省平原湿地的保护规划并进行流域间生态应急补水。

    • 安阳市浅层地下水再利用回灌对地下水的影响

      2010, 26(3):38-40.

      摘要 (1311) HTML (0) PDF 127.55 K (15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安阳市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监测数据,分析了浅层地下水再利用回灌对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温度场及地下水水位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安阳市浅层地下水再利用回灌未对地下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 太湖湖区“黑水团”成因及危害分析

      2010, 26(3):41-44.

      摘要 (1390) HTML (0) PDF 210.69 K (1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跟踪观测太湖湖区“黑水团”形成过程,在室内对蓝藻死亡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①“黑水团”形成过程中,溶解氧迅速降低,最低值可为零,氨氮、化学需氧量均高于常值,发生剧烈的藻体分解矿化过程;②2008年太湖竺山湖湾及附近出现的“黑水团”与2007年引发无锡自来水供水危机的贡湖水源地“黑水团”特征基本一致;③蓝藻大规模聚集并堆积、死亡,在温度较高、风力较小、气压较低、复氧能力弱的条件下,蓝藻死亡后分解释放产生挥发性硫化物、二甲基三硫等硫醚类物质,硫化物与底泥中的重金属化合而形成致黑物质,在吸附凝聚过程中受湖泊风浪及水动力条件影响,悬浮而成“黑水团”。

    • 引配水对京杭运河杭州段水质的改善预测

      2010, 26(3):45-48.

      摘要 (1357) HTML (0) PDF 206.32 K (16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平原河网的水动力和水质特点,建立了运河水系河网水质模型,并利用2007年该运河水系河网的实测水位及水质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进行了杭州市主城区引配水方案下的水动力计算,并对设计水动力条件下的运河水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引配水方案实施后,运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将有较大改善。

    • SWAT模型与MODFLOW模型的耦合计算及应用

      2010, 26(3):49-52.

      摘要 (1578) HTML (0) PDF 189.25 K (1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准确模拟区域地下水动态变化,将地表水SWAT模型与地下水MODFLOW模型进行耦合计算。根据SWAT分布式模型的特点,以其水文响应单元(HRU)和MODFLOW模型的有限差分网格(cell)作为基本交换单元,将SWAT模型计算的地下水补给量和潜水蒸发量引入MODFLOW模型的地下水补给(RCH)模块和潜水蒸发(EVT)模块中,并将其应用于徐州市张集地区的地下水模拟计算。结果表明,SWAT模型与MODFLOW模型的耦合计算能准确模拟和预测该地区的地下水水情及其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

    • Fenton试剂在微波条件下处理稻壳热解发电含酚废水的试验

      2010, 26(3):53-56.

      摘要 (1280) HTML (0) PDF 165.56 K (1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取试验手段,研究在微波条件下用Fenton试剂处理含酚废水的效果,探讨H2O2质量浓度、FeSO4质量浓度、pH值、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等因素对稻壳热解发电废水中COD、挥发酚及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并进行不同条件下Fenton反应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条件下,Fenton试剂能快速降解含酚废水,处理后水样的COD去除率超过73%,挥发酚去除率超过99%,色度去除率接近50%。该含酚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是:H2O2质量浓度为1500mg/L,FeSO4质量浓度为100mg/L,pH值为3,反应时间为10min,微波功率为400W。

    • 菌藻混合固定化及其对污水的净化实验

      2010, 26(3):57-60.

      摘要 (1318) HTML (0) PDF 184.85 K (1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菌藻共固定化系统进行研究,初步确定菌藻共固定化中较佳的污泥包埋量。在同等条件下,固定化菌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固定化细菌和固定化藻类的去除效果。对氨氮和磷酸盐磷去除能力的48h实验结果表明,按去除率的大小排列为:固定化菌藻>固定化小球藻>固定化细菌,固定化菌藻对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09%和88.69%,可见把细菌和藻类共同包埋于同一载体内,在同时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和有机物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

    • 混凝气浮处理蛋白质和乳脂的试验

      2010, 26(3):61-63.

      摘要 (1345) HTML (0) PDF 153.15 K (1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pH值、硫酸铝钾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接触反应时间对混凝气浮处理蛋白质和乳脂的影响,并对比混凝气浮和混凝沉淀2种工艺处理蛋白质和乳脂的效果。试验表明,pH值、混凝剂用量、浮选剂用量及接触反应时间对蛋白质和乳脂的去除效果都有较大影响。当pH值为8、混凝剂用量为222mg/L、浮选剂用量为6mg/L、接触反应时间为5min时,混凝气浮对蛋白质和乳脂这2种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66%,气浮可进一步去除沉淀未能去除的细小悬浮颗粒。

    • 固定化光合细菌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去除效果

      2010, 26(3):64-67.

      摘要 (1362) HTML (0) PDF 202.57 K (1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索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微生物修复方法,采用固定化光合细菌进行人工模拟的富营养化水体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固定化光合细菌比对照可明显地降低水体中的养分。19d的处理时间,TN、NH4+-N、NO3-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94%,79.84%,78.80%,62.95%,78.06%,并且接种光合细菌对水体中的藻类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接种光合细菌增加了水体的DO和pH值,同时也提高了硝化率以及光合细菌数,而水体中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与水体中养分的去除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接种固定化光合细菌可以起到去除养分的目的。 

    • 流域综合管理研究述评

      2010, 26(3):68-72.

      摘要 (1343) HTML (0) PDF 242.58 K (1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流域综合管理的概念、要素、内容和功能的辨析,认为流域综合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决策制定过程,在流域的不同空间尺度和决策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并发展为适应性综合管理的新趋势。进一步讨论了流域综合管理的信息系统建立原则和数据转化2个共性问题和流域综合管理中社会维度的价值和内容。最后,对流域综合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述,并针对中国流域管理现状提出几点展望。

    •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2010, 26(3):73-78.

      摘要 (2458) HTML (0) PDF 195.79 K (2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染料废水的常见处理方法,包括絮凝法、吸附法、电化学法、氧化法(化学氧化,光催化法,微波协同法)、生物法以及膜法等,分别介绍了各种处理方法的研究、应用及可能的发展。

    • 虚拟水理论在河北省的应用

      2010, 26(3):79-82.

      摘要 (1320) HTML (0) PDF 214.05 K (18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虚拟水的计量分析方法,对2005年河北省单一农产品虚拟水量和动物产品的虚拟水量进行了计算,得出河北省2005年城乡居民消费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为484.72亿m3,为实体水利用量的2.3倍;5种动物产品虚拟水总含量为121.17亿m3,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平均值为2 597.60m3/t,9种农产品虚拟水总含量为363.55亿m3,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平均值为648.44m3/t,具有较大的虚拟水应用潜力。依据2005年河北省的虚拟水、用水量及用水结构,分析了虚拟水战略对河北省的影响及其发展潜力。认为对于河北省这样的缺水地区,运用虚拟水手段可有效解决实体水调用的工程费用问题。建议密切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药业,适当从邻省调入粮食。

    • 国外水生态区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2010, 26(3):83-86.

      摘要 (1298) HTML (0) PDF 154.52 K (1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概述国外水生态区评价研究成果:目前水生态区正确性评价方法主要以复合生物群落指标体系为主,考察水生态区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不同方法、不同尺度的水生态分区结果之间的相互校验也是水生态区正确性评价的一种辅助方法;水生态区边界准确性评价和特定应用方面有效性评价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提出我国开展水生态分区及其评价研究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在选择水生态分区方法时,应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弥补,从而更准确地对我国流域水体进行水生态分区;在选择分区指标时,应综合考虑水生态系统的各方面特征指标及影响因素,结合生物量、物种组成比例、物种数等生物指标和河床类型、河道形态、水化学等非生物指标,全面地反映水生态区的特征;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指标的综合性与针对性、评价对象的异质性等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 太湖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途径

      2010, 26(3):87-90.

      摘要 (1504) HTML (0) PDF 157.54 K (1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太湖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归纳面源入河路径,采用流域社会经济资料对面源污染负荷进行定量研究,据此提出加强农业节水、减少农田养分投入、进行地表径流和渗漏养分的生态拦截等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 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与对策

      2010, 26(3):91-93.

      摘要 (1300) HTML (0) PDF 130.47 K (1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而利用效率较低的现状,提出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与对策:节流优先,高效利用,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适度开发,科学调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