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27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嘉陵江支流梁滩河水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规划

      2011, 27(6):1-4,8.

      摘要 (1159) HTML (0) PDF 186.51 K (1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COD和NH3-N为控制对象,采用一维对流反应水质模型,对嘉陵江支流梁滩河水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①梁滩河现状负荷严重超标,但局部河段容量有富余。整体来看COD、NH3-N分别超出总环境容量的3.5倍和10.3倍;②对流域排放源进行优化后,得到的优化方案容量利用率比现状削减方案容量利用率高,其中COD容量利用率高出7.58%,NH3-N容量利用率高出8.15%;③为了满足现状削减方案,部分乡镇必须通过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搬迁、淘汰一部分企业才能使梁滩河满足其水质功能区划标准。

    • 辽河流域水环境时空差异性评价

      2011, 27(6):5-8.

      摘要 (1160) HTML (0) PDF 189.99 K (1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辽河流域的水环境时空差异性进行分析评价。依据流域内4条主要河流(辽河、浑河、太子河和大辽河)的25个监测点2000—2009年资料,监测点分为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和水质清洁区,反映不同采样点的水质水平和污染程度。通过重度污染区和中度污染区的各个站点主成分综合得分的计算,得到辽河流域水质总体优劣状况的排序为:太子河,大辽河,浑河,辽河;2009年这4条河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均为最小值。

    • 鄱阳湖水质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1, 27(6):9-13,18.

      摘要 (1361) HTML (0) PDF 286.21 K (2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鄱阳湖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对鄱阳湖的TN、TP、NH4+-N、COD、BOD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运用水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其水质参数进行分析,运用污染物通量和SPSS软件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区综合水质评价指数枯水期高于丰水期,平水期介于二者之间;从1999年开始鄱阳湖水质呈逐渐恶化的趋势,水质优于Ⅲ类的面积由1999年的85.9%下降至2006年57.8%,劣于Ⅲ类的面积从2002年至2006年扩大了近50倍;鄱阳湖区污染物出湖通量明显高于入湖通量,说明湖周边的污染物是鄱阳湖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鄱阳湖水体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水质与各个产业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07;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生活和生产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的78%直接排入河流最终汇入鄱阳湖,对鄱阳湖水质造成严重影响。指出应重视工农业生产中对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指标值和排放量的限制,以及渔业养殖生产中对水质指标值的限制。

    • 第二松花江流域1956—2006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11, 27(6):14-18.

      摘要 (1272) HTML (0) PDF 271.24 K (1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滑动平均法分析第二松花江流域降水量的变化与趋势,并分别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高斯权重法进行趋势性检验和空间插值。结果表明,第二松花江流域的降水量1956—2006年整体呈现小幅下降和丰枯交替现象,丰水年周期年数少于枯水年周期年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变化幅度较大;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变化幅度较小。从年内变化看,春季和夏季降水呈平稳状态,秋季呈下降趋势,冬季几乎无变化。在空间分布上,流域内降水量呈现由东南至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白山水库和丰满水库处于高值区。

    • 山东半岛地下水调蓄及其生态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2011, 27(6):19-23,27.

      摘要 (1295) HTML (0) PDF 236.04 K (1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山东半岛区特殊水源水系及供水结构,利用地下水资源调蓄研究理论,全面分析了山东半岛地下水资源调蓄的生态资源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在山东半岛修建地下水库进行地下水资源调蓄,不仅能有效阻滞海水入侵,减少旱涝灾害,还能增加区域地下水资源可开采利用量,调节时空分布不均的水资源,改善区域因地下水超采而引发的水文地质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提高区域用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能力。

    • 咸潮影响下磨刀门水道取淡时机初探

      2011, 27(6):24-27.

      摘要 (1429) HTML (0) PDF 201.03 K (16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磨刀门水道2005—2010年枯水期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最早取淡日”和“最后取淡日”的概念,探讨潮周期最早取淡日与最大潮差日、最后取淡日与最小潮差日关系。结果表明:在枯水期,相对于最大潮差日,最早取淡日呈逐月向后推移的趋势,压咸流量一般应在潮周期最早取淡日之前1d到达思贤癵;最后取淡日与最小潮差日关系较复杂,建议根据具体条件,调整压咸时机,压咸流量应在潮周期最后取淡日之前2~3d到达思贤癵,并持续2d左右。

    • 淀山湖千墩浦河口生态浮床试验工程净化效果

      2011, 27(6):28-31.

      摘要 (1305) HTML (0) PDF 185.96 K (1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淀山湖千墩浦河口实施生态浮床试验工程,利用多种水生植物浮床系统净化水质。结果表明:浮床区DO质量浓度比千墩浦来水、浮床区进水分别提高2.06、0.38mg/L,透明度分别提高8.1、7.4cm;浮床区的Chl-a质量浓度年均值均小于20μg/L;浮床试验工程对千墩浦来水TN、TP、COD、SS的去除负荷分别为14.9、0.90、58.3、64.4g/(m2•d),对浮床区进水的去除负荷分别为5.27、0.36、25.13、47.53g/(m2•d)。浮床系统有效改善了千墩浦来水水质和浮床外围水质。

    • 兰州市水污染特征分析与预测

      2011, 27(6):32-35.

      摘要 (1614) HTML (0) PDF 151.80 K (1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5—2009年兰州市水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兰州市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以1990—2009年市区非农业人口数据为基准,选取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2010—2015年兰州市区非农业人口数,并由此预测兰州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选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兰州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进行预测;将统计数据与预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兰州市城市污水各种排放类型的排放量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兰州市水污染以生活污染为主,并呈逐年增大趋势。指出应加大废污水综合治理与执法力度,落实各项治污配套措施,加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 淀山湖水污染状况分析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2011, 27(6):36-39.

      摘要 (1260) HTML (0) PDF 218.46 K (20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淀山湖湖区和入湖河流2000—2009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淀山湖及环湖河流近期水质变化趋势;从城市污水排放、工业污染及农业面源等方面研究淀山湖污染特性,分析淀山湖水资源保护形势;兼顾开发、利用、保护要求,统筹上游与下游,提出淀山湖污染源治理、水利工程调水引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断面浓度控制相结合的污染控制制度,建立环湖协商机制等综合治理对策。

    • 台兰河山前地下水开发新途径

      2011, 27(6):40-43.

      摘要 (1507) HTML (0) PDF 176.33 K (1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台兰河流域内地表水、地 下水综合分析,提出适合本区水文地质特点的开发新思路:在山前储水构造地带修建“横坎儿井”式集水系统,利用地形坡度,实现自流供水。对地表水采取“引洪回补”滞洪削峰,调蓄地下水,为新疆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

    •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典型非正规垃圾场地下水安全性评价

      2011, 27(6):44-47,52.

      摘要 (1225) HTML (0) PDF 205.10 K (1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26处非正规垃圾场地区地下水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DRASTIC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地下水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地下水埋深、含水层介质类型、土壤类型、包气带介质类型、氯离子、总硬度和硝酸盐等7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计算出北京市南水北调受水区26处非正规垃圾场地区地下水安全性评价综合评分值,并划分了各垃圾场地区的地下水安全性等级:5个一级区安全性较高,15个二级区次之,6个三级区地下水安全性最低。

    • 环太湖出入湖水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研究

      2011, 27(6):48-52.

      摘要 (1266) HTML (0) PDF 223.60 K (1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收集整理1986—2007年环太湖河道出入湖水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面积包围法及相关法,以太湖流域水资源四级分区为统计单元对环太湖出入湖水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水资源调度及太湖直接取水户取水量变化为影响出入湖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建议水行政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控系统,并加快制定和实施太湖水量分配方案,加强取水许可监督工作。

    • 玉符河生态修复目标及方案研究

      2011, 27(6):53-58.

      摘要 (1315) HTML (0) PDF 266.16 K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济南市玉符河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样点调查方法,寻找玉符河生态水文规律,提出玉符河生态修复的目标和方案,建议在玉符河生态恢复过程中进行长期的水文与生物监测,注重本底资料的完善与积累,以便为我国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 豫西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的生态功能研究

      2011, 27(6):59-62.

      摘要 (1309) HTML (0) PDF 185.29 K (1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多维利用雨水资源为目的,针对研究区坡面、沟道等不同的自然地貌条件,研究建立主动利用和被动利用雨水资源的两种开发模式,并通过示范区试验,初步实现人工有限干预水文循环的效果:改善灌溉条件,改良土壤成分,提高粮食单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农业效益;调控坡面与沟道径流,减少水土流失。

    • 包头市黄河水功能区划及水质质量现状分析

      2011, 27(6):63-66.

      摘要 (1286) HTML (0) PDF 217.82 K (2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黄河包头段水功能区划范围和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情况。通过对黄河包头段近7年的水质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阐述作为包头市城区饮用水80%来源的黄河水质质量现状和水质污染变化趋势,分析了主要污染物NH3-N的年际变化及季节性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保护黄河包头段水资源污染控制的对策建议。

    • 浑江中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变化规律分析

      2011, 27(6):67-69,78.

      摘要 (1203) HTML (0) PDF 254.85 K (1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1956—2010年浑江的径流输沙变化规律分析,指出浑江流域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每当发生大的社会动乱、管理上失控、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水土流失就会加重;大量使用长效除草剂,减少了农田地表的植被覆盖,对水土流失也会产生影响。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建议,旨在为浑江中上游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污泥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2011, 27(6):70-74.

      摘要 (1223) HTML (0) PDF 210.68 K (1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当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污泥预处理技术。重点对臭氧预处理技术、碱解预处理技术、热预处理技术、微波预处理技术、超声波预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和一些联合预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各种预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影响因素、优缺点及应用前景。指出对于不同预处理技术进行优化组合,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 基于WebAccess污水处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11, 27(6):75-78.

      摘要 (1351) HTML (0) PDF 289.60 K (1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太湖流域污水处理示范工程,结合无锡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改造的需求,在自行设计并建立的污水处理组合工艺中试装置系统中,实现其运行自动控制。使用研华WebAccess网际组态软件作为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GE VersaMax PLC完成数据采集和系统的控制,实现系统自动运行和远程监控。自2009年投入使用以来,完全实现了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的各项要求,至今运行良好。

    • 有机改进剂在水中有机氯分析前处理中的影响研究

      2011, 27(6):79-82.

      摘要 (1277) HTML (0) PDF 199.08 K (1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次对有机改进剂在液-液萃取、固相萃取预处理中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有机改进剂在水中有机氯液液萃取及固相萃取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固相萃取前处理水样中添加一定量有机改进剂,可提高水中有机氯的回收率;而液液萃取前处理水样中不加有机改进剂,回收率较高。对不同有机改进剂及其用量在水中有机氯固相萃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效果较好,当每200mL水样添加2.0mL甲醇时回收率最高。考察了优化条件下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现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 水量平衡分析方法及应用

      2011, 27(6):83-87.

      摘要 (1317) HTML (0) PDF 209.69 K (3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合理认识和评价区域水资源,针对水循环过程中的特定环节,用系统论方法分析其结构和水量组成要素,分别建立了天然水系统和社会水系统的水量平衡方程。将一定区域内各种水量要素计算结果代入相应的水量平衡方程,检验等式是否平衡,当出现不平衡时,揭示以下问题:①水量平衡分析过程中水量要素不够全面,缺某项水量要素的测验或统计数据;②部分水量要素的测验结果或统计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水量要素的测验或统计不准确。运用该方法进行天津市水量平衡分析,并取得较好效果。

    • 潮汐河流排污口设置对水质的影响

      2011, 27(6):88-91,96.

      摘要 (1229) HTML (0) PDF 316.77 K (1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扬州市青山污水处理厂长江排污口的设置为例,根据潮汐河流的水动力、污染物输移特征,采用正交曲线网格离散计算区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建立了非稳态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采用90%保证率下的枯水设计径流量与大潮、小潮典型潮位过程的组合作为设计水文条件,模拟分析了典型水文条件下,污水排放对纳污水体水环境的影响,旨在为排污口设置提供技术依据。

    • 淀山湖跨省管理体制设计与建议

      2011, 27(6):92-96.

      摘要 (1152) HTML (0) PDF 202.29 K (1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淀山湖水资源水环境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跨界湖泊成功的管理经验,设计了建立淀山湖联席会议制度、扩大流域机构管理职能、成立淀山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等3种淀山湖管理模式,分析了各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并比较其优劣。建议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采取淀山湖联席会议制度,以尽快实现淀山湖水资源水环境的统一协调管理。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